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280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结构,包括扶手外盖壳、扶手内盖壳、连接扶手外盖壳和扶手内盖壳的铰链转臂,铰链转臂通过螺钉与扶手外盖壳连接;扶手外盖壳左右侧壁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四个角部均设有第二安装孔、前侧壁上设有防缩孔、后部设有BOSS柱;铰链转臂由上段和下段构成,下段包括一竖直段、两平直的安装台面和一安装台面过渡段;扶手内盖壳左右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一安装孔配合连接的第一卡扣、四个角部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连接的第二卡扣、后部设有一开口;铰链转臂下段插入开口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零件集成化,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扶手翻转打开后的外露金属螺钉,减少外观分缝,提高用户感官品质;同时节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汽车内装饰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结构
技术介绍
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布置在汽车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一般由扶手总成和扶手总成下方的储物空间构成。扶手总成通常具有翻转功能,当扶手总成关闭时,方便驾驶员和乘员手肘肘靠休息;当扶手总成打开时,方便驾驶员和乘员取放物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内饰布置越来越受用户重视。传统汽车副仪表板扶手,主要由原扶手外盖壳1、原扶手内盖壳2、原铰链转臂3和原螺钉盖板4构成,参见图1和图2。原铰链转臂3通过自攻螺钉5安装紧固在原扶手外盖壳1上,原扶手内盖壳2和原螺钉盖板4再通过原自攻螺钉5安装紧固在原扶手外盖壳1上。但是这种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当扶手总成翻转打开后,外露金属螺钉,且可视的外观分缝较多,用户感官品质差;零件集成化程度不高,影响生产效率;多余的分缝搭接位置,存在重叠材料浪费。CN203496780U公开的“一种副仪表板扶手铰链结构、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及车辆”;其中所述副仪表板扶手铰链结构,包括卡接在副仪表板上的铰链座和固定在扶手上的铰链臂,所述铰链臂具有一带有弯折部的本体,且所述本体的一端固定在扶手上,另一端的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结构,包括呈开口盒状的扶手外盖壳(6)、扶手内盖壳(7)、连接扶手外盖壳和扶手内盖壳的铰链转臂(8),所述铰链转臂通过多颗自攻螺钉(9)与所述扶手外盖壳(6)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扶手外盖壳(6)左右侧壁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61)、四个角部均设有第二安装孔(62)、前侧壁上设有防缩孔(63)、后部设有BOSS柱(64);所述铰链转臂(8)由呈弧形段(81)的上段和呈阶梯状的下段构成,所述下段包括一竖直段(82)、两平直的安装台面(83)和一安装台面过渡段;所述扶手内盖壳(7)左右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61)配合连接的第一卡扣(71)、四个角部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结构,包括呈开口盒状的扶手外盖壳(6)、扶手内盖壳(7)、连接扶手外盖壳和扶手内盖壳的铰链转臂(8),所述铰链转臂通过多颗自攻螺钉(9)与所述扶手外盖壳(6)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扶手外盖壳(6)左右侧壁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61)、四个角部均设有第二安装孔(62)、前侧壁上设有防缩孔(63)、后部设有BOSS柱(64);所述铰链转臂(8)由呈弧形段(81)的上段和呈阶梯状的下段构成,所述下段包括一竖直段(82)、两平直的安装台面(83)和一安装台面过渡段;所述扶手内盖壳(7)左右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迎春余淑萍李江苏童张登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