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8464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2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包括: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外框槽体、三节式液压升降顶、触控及复位系统、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变速齿轮系、供压系统、发电机、蓄电池,通过采用减速带带体内外双层结构结合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和变速齿轮系可实现将车辆经过减速带时损失的冲击力和脉动能量进行回收,并作用于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以给整个系统供电,保证系统的对外独立性;还通过采用减速带带体内外双层结构结合复位弹簧构成可调节带体高度、坡度以及达到缓冲减震作用的三层结构,进而减轻因剧烈的机械振动而造成的车辆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道路交通附属设施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和公路系统的不断完善,机动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大,许多城市,特别是一些中、大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并且有些城市的政府已经开始限牌。然而,在高速公路出入站口、支路、社区、学校等车辆密集地区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都设有减速带。减速带是保障行人及车辆行驶安全的交通设施。当车辆高速通过减速带时会产生剧烈的机械振动,使驾驶员产生不适感,并预计会对车辆零件造成损坏,从而使驾驶员自觉、主动降低车速,以达到该路段行车安全的目的。针对目前公路上普遍使用的减速带,存在以下问题:(1)无论车辆高速还是低速通过减速带时都会产生无法避免的剧烈机械振动,使驾驶员产生不适感,并会对车辆零件造成损坏;(2)每天行驶车辆经过减速带产生的能量非常可观,但目前却没有实现能量回收转化利用。尹森等曾指出车辆在通过减速带时冲击力的幅值与减速带的高度成正比,与车辆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可见车辆在经过减速带时伴随了巨大的冲击力和脉动能量损失,若将这些能量转换为电能,将有非常大的市场潜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能减排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能量的高效利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其目的是在于克服以下不足之处:(1)无论车辆高速还是低速通过减速带时都会产生无法避免的剧烈机械振动,使驾驶员产生不适感,并会对车辆零件造成损坏;(2)每天行驶车辆经过减速带产生的能量非常可观,但目前却没有实现能量回收转化利用。(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包括: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外框槽体、三节式液压升降顶、触控及复位系统、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变速齿轮系、供压系统、发电机、蓄电池,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侧承载活动片、上部承载活动片、后侧承载活动片,且三者均依次活动铰接,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边缘两侧设有滑耳,且在正中部沿轴线方向等距开有圆形通孔,所述外框槽体的前侧上口边缘与所述前侧承载活动片活动铰接,后侧上口边缘等高设有一定宽度的活动槽,且所述后侧承载活动片的另一自由端滚动卡设在所述活动槽中,所述外框槽体内部通过隔板将其分为两层,在其上分层上口两侧的内部均设有弧形滑道,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滑动安设在所述弧形滑道中,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安装在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底部与所述隔板之间,且分布成六排,前三排等距间隔,后三排等距间隔,在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底部之间和在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与所述隔板之间均采用固定铰支座连接,所述隔板上开有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上所述圆形通孔所对应的面积稍大且稍偏离轴线的矩形孔,所述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包括复位弹簧、传动杆、长齿条,所述复位弹簧原长略大于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最大间距,且其半径略大于所述圆形通孔的半径,所述传动杆一端通过固定铰支座Ⅰ连接在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的所述上部承载活动片的中央,穿过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长齿条活动铰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的所述上部承载活动片,一端固定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的上表面,所述长齿条穿过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正中部上的所述圆形通孔和所述隔板上的所述矩形孔,与所述变速齿轮系联接,所述变速齿轮系包括传动轴承、连动轴承、不等径同心齿轮轴承、小齿轮轴承,所述传动轴承为一个,由一个长轴小齿轮和两个大齿轮Ⅰ通过传动轴连接组成,通过两个固定支座式滚动轴承固定于所述隔板下部,且所述长轴小齿轮与所述长齿条啮合,所述连动轴承为两个,由一个小齿轮Ⅰ和一个大齿轮Ⅱ通过连杆Ⅰ连接组成,每个所述连动轴承都通过两个所述固定支座式滚动轴承固定于所述隔板下部,且所述小齿轮Ⅰ与所述大齿轮Ⅰ啮合,所述不等径同心齿轮轴承为两个,由一个小齿轮Ⅱ和一个大齿轮Ⅲ通过转动杆紧凑连接组成,且都旋转固定于所述外框槽体的内壁上,所述小齿轮Ⅱ与所述大齿轮Ⅱ啮合,所述小齿轮轴承为两个,由小齿轮Ⅲ和连杆Ⅱ组成,都通过一个所述固定支座式滚动轴承固定于所述外框槽体底部,还包括联轴器和发电机转轴,均为两个,所述连杆Ⅱ与所述联轴器连接,且所述联轴器通过所述发电机转轴与所述发电机联接,所述发电机为两个,在其中部安置有所述蓄电池,且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蓄电池均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外框槽体的底部,所述供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分配器,三者均通过油管连接,且所述供压系统通过所述分配器与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之间的管路连接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加压与卸压功能,所述触控及复位系统主要包括触控时间开关和二次触闭开关,二者通过线路电连接起到对装置的开启和复位作用。进一步地,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的三节油缸等长,且在其大口径油缸上设有油口,与所述油管连接。进一步地,六排间同一行的六个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构成一组,每组间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均通过并联连接,最后通过所述油管接入所述分配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承上的所述长轴小齿轮非对称设置在轴承中间,其位置与所述隔板上的所述矩形孔相对应,且其轴线长度略比所述矩形孔对应边长度多0.5~0.7cm。进一步地,所述分配器内设置有回油管电磁阀YVⅠ和进油管电磁阀YVⅡ,所述回油管电磁阀YVⅠ用于控制油从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通过回油管路回流入所述油箱内,所述进油管电磁阀YVⅡ用于控制油从所述油箱内通过进油管路流到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进一步地,在所述触控及复位系统中,所述触控时间开关安设在来车方向的路面距减速带约3.5~5m处,通过车轮压过其时间来间接反应车速大小,再通过电控制在所述油泵作用下使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油缸内油按预先设定好的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的进回油速度经所述分配器内所述回油管电磁阀YVⅠ控制油从所述回油管路回流到所述油箱内,所述二次触闭开关安设在去车方向的所述路面距所述减速带约0.5~0.75m处,当且仅当前车轮压过以后在后车轮二次碾压时才开启此开关,电路接通,在所述油泵作用下使所述油箱内的油经所述油管通过所述分配器内所述进油管电磁阀YVⅡ控制并从所述进油管路流入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三)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通过采用减速带带体内外双层结构结合供压系统予以三节式液压升降顶的升降可以实现对减速带坡度及高度的调节,并且在带体内外双层结构间采用复位弹簧不但起到对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的支撑和反弹作用,而且当车辆经过时在车轮碾压减速带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轻剧烈的机械振动对车辆的损害。(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通过采用减速带带体内外双层结构结合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和变速齿轮系可实现将车辆经过减速带时损失的冲击力和脉动能量进行回收,并作用于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以给整个系统供电,保证系统的对外独立性。(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通过采用触控及复位系统可以实现对行车速度的间接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外框槽体(19)、三节式液压升降顶(9)、触控及复位系统、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变速齿轮系、供压系统、发电机(15)、蓄电池(16),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侧承载活动片(8)、上部承载活动片(6)、后侧承载活动片(3),且三者均依次活动铰接,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边缘两侧设有滑耳,且在正中部沿轴线方向等距开有圆形通孔(56),所述外框槽体(19)的前侧上口边缘与所述前侧承载活动片(8)活动铰接,后侧上口边缘等高设有一定宽度的活动槽(1),且所述后侧承载活动片(3)的另一自由端滚动卡设在所述活动槽(1)中,所述外框槽体(19)内部通过隔板(21)将其分为两层,在其上分层上口两侧的内部均设有弧形滑道(2),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滑动安设在所述弧形滑道(2)中,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9)安装在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底部与所述隔板(21)之间,且分布成六排,前三排等距间隔,后三排等距间隔,在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9)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底部之间和在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9)与所述隔板(21)之间均采用固定铰支座连接,所述隔板(21)上开有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上所述圆形通孔(56)所对应的面积稍大且稍偏离轴线的矩形孔(57),所述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包括复位弹簧(28)、传动杆(5)、长齿条(4),所述复位弹簧(28)原长略大于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最大间距,且其半径略大于所述圆形通孔(56)的半径,所述传动杆(5)一端通过固定铰支座Ⅰ(39)连接在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的所述上部承载活动片(6)的中央,穿过所述复位弹簧(28),另一端与所述长齿条(4)活动铰接,所述复位弹簧(28)一端固定于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的所述上部承载活动片(6),一端固定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的上表面,所述长齿条(4)穿过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正中部上的所述圆形通孔(56)和所述隔板(21)上的所述矩形孔(57),与所述变速齿轮系联接,所述变速齿轮系包括传动轴承、连动轴承、不等径同心齿轮轴承、小齿轮轴承,所述传动轴承为一个,由一个长轴小齿轮(17)和两个大齿轮Ⅰ(20)通过传动轴(25)连接组成,通过两个固定支座式滚动轴承(24)固定于所述隔板(21)下部,且所述长轴小齿轮(17)与所述长齿条(4)啮合,所述连动轴承为两个,由一个小齿轮Ⅰ(18)和一个大齿轮Ⅱ(10)通过连杆Ⅰ(27)连接组成,每个所述连动轴承都通过两个所述固定支座式滚动轴承(24)固定于所述隔板(21)下部,且所述小齿轮Ⅰ(18)与所述大齿轮Ⅰ(20)啮合,所述不等径同心齿轮轴承为两个,由一个小齿轮Ⅱ(11)和一个大齿轮Ⅲ(12)通过转动杆(40)紧凑连接组成,且都旋转固定于所述外框槽体(19)的内壁上,所述小齿轮Ⅱ(11)与所述大齿轮Ⅱ(10)啮合,所述小齿轮轴承为两个,由小齿轮Ⅲ(13)和连杆Ⅱ(26)组成,都通过一个所述固定支座式滚动轴承(24)固定于所述外框槽体(19)底部,还包括联轴器(14)和发电机转轴(58),均为两个,所述连杆Ⅱ(26)与所述联轴器(14)连接,且所述联轴器(14)通过所述发电机转轴(58)与所述发电机(15)联接,所述发电机(15)为两个,在其中部安置有所述蓄电池(16),且所述发电机(15)与所述蓄电池(16)均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外框槽体(19)的底部,所述供压系统包括油箱(55)、油泵(54)、分配器(53),三者均通过油管(47)连接,且所述供压系统通过所述分配器(53)与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9)之间的管路连接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加压与卸压功能,所述触控及复位系统主要包括触控时间开关(34)和二次触闭开关(31),二者通过线路(32)电连接起到对装置的开启和复位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外框槽体(19)、三节式液压升降顶(9)、触控及复位系统、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变速齿轮系、供压系统、发电机(15)、蓄电池(16),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侧承载活动片(8)、上部承载活动片(6)、后侧承载活动片(3),且三者均依次活动铰接,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边缘两侧设有滑耳,且在正中部沿轴线方向等距开有圆形通孔(56),所述外框槽体(19)的前侧上口边缘与所述前侧承载活动片(8)活动铰接,后侧上口边缘等高设有一定宽度的活动槽(1),且所述后侧承载活动片(3)的另一自由端滚动卡设在所述活动槽(1)中,所述外框槽体(19)内部通过隔板(21)将其分为两层,在其上分层上口两侧的内部均设有弧形滑道(2),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滑动安设在所述弧形滑道(2)中,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9)安装在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底部与所述隔板(21)之间,且分布成六排,前三排等距间隔,后三排等距间隔,在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9)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底部之间和在所述三节式液压升降顶(9)与所述隔板(21)之间均采用固定铰支座连接,所述隔板(21)上开有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上所述圆形通孔(56)所对应的面积稍大且稍偏离轴线的矩形孔(57),所述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包括复位弹簧(28)、传动杆(5)、长齿条(4),所述复位弹簧(28)原长略大于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最大间距,且其半径略大于所述圆形通孔(56)的半径,所述传动杆(5)一端通过固定铰支座Ⅰ(39)连接在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的所述上部承载活动片(6)的中央,穿过所述复位弹簧(28),另一端与所述长齿条(4)活动铰接,所述复位弹簧(28)一端固定于所述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59)的所述上部承载活动片(6),一端固定于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的上表面,所述长齿条(4)穿过所述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7)正中部上的所述圆形通孔(56)和所述隔板(21)上的所述矩形孔(57),与所述变速齿轮系联接,所述变速齿轮系包括传动轴承、连动轴承、不等径同心齿轮轴承、小齿轮轴承,所述传动轴承为一个,由一个长轴小齿轮(17)和两个大齿轮Ⅰ(20)通过传动轴(25)连接组成,通过两个固定支座式滚动轴承(24)固定于所述隔板(21)下部,且所述长轴小齿轮(17)与所述长齿条(4)啮合,所述连动轴承为两个,由一个小齿轮Ⅰ(18)和一个大齿轮Ⅱ(10)通过连杆Ⅰ(27)连接组成,每个所述连动轴承都通过两个所述固定支座式滚动轴承(24)固定于所述隔板(21)下部,且所述小齿轮Ⅰ(18)与所述大齿轮Ⅰ(20)啮合,所述不等径同心齿轮轴承为两个,由一个小齿轮Ⅱ(11)和一个大齿轮Ⅲ(12)通过转动杆(40)紧凑连接组成,且都旋转固定于所述外框槽体(19)的内壁上,所述小齿轮Ⅱ(11)与所述大齿轮Ⅱ(10)啮合,所述小齿轮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强王滕卢慧卢辉杨德云张潇王森杨梓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