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艳燕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61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车体、车轮、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源、电路板和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控制杆和转动轴,所述控制杆垂直于车体设置,所述控制杆包括上部的扶手部、下部的控制部和连接扶手部和控制部的连接杆,所述控制部靠近车体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轴包括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的第一段。由于控制部件是分体的,包括控制杆和转动轴,在安装过程中,转动轴部分配合其他部件优选安装,控制杆在平衡车后期安装,减小了平衡车安装前期过程中的体积,方便对平衡车主体操作,控制部靠近车体设有连接孔,转动轴包括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的第一段,控制杆和转动轴配合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衡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现在的电动平衡车车体上设一个操作杆,使用者站在电动平衡车的脚踏平台上对操作杆进行操作,实现转向等功能。但是现在的操作杆不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电动平衡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车体、车轮、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源、电路板和控制部件,所述电源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车体内,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控制杆和转动轴,所述控制杆垂直于车体设置,所述控制杆包括上部的扶手部、下部的控制部和连接扶手部和控制部的连接杆,所述控制部靠近车体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轴包括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的第一段。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包括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车体的一段内,所述连接孔为方形的连接孔,所述转动轴第一段为方形,所述转动轴第一段嵌入所述方形的连接孔内。控制杆的控制部设有方形连接孔,转动轴的方形第一段与其配合,只要控制杆旋转就能马上带动转动轴转动,非常方便快捷,设计简洁,灵敏度高,不需要其他如螺丝固定等方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端部设有嵌入孔,第一段侧面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嵌入孔导通。从第一连接通孔嵌入盖子,盖子卡入嵌入孔,从而将控制杆和转动轴固定,还可以防水防尘,盖子卡入嵌入孔的部分对应连接通孔设有两个凸起,可以起到加强固定的效果。两个连接通孔中远离端部的第二连接通孔起到平衡转动轴第一段与控制杆连接部之间的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气压,方便拆装。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设有与第一段固定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段外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外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车体内的底部。利于转动轴转动,稳定转动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设有过渡段。过渡段可以让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存有间隙,不会影响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设有圆柱形第三段,所述第三段外部设有限制转动轴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限制转动轴转动角度,防止在转向过程中太大的角度而造成危险,尤其是在突发情况下过大的转动角度造成危险,如突然有小孩冲出来而大角度变向而操作失控。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设有圆柱形第四段,所述第四段外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外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车体内的底部。利于转动轴转动,稳定转动轴,尤其是与第一轴承配合后稳定性更高。进一步的,转动轴还包括圆柱形的第五段,所述第五段端部设有装配转动识别装置的装配孔。第五段端部的装配孔容纳转动识别装置,方便安装,方便识别转动角度,方便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第五段侧面还设有与装配孔导通的固定孔。转动识别装置的电位器转轴伸入装配孔,从固定孔内设置螺丝从侧面固定电位器转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设有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所述第二段与第一段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设有过渡段,所述第二段外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外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车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三段外部设有限制转动轴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第四段外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外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车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五段端部设有装配转动识别装置的装配孔,第五段侧面还设有与装配孔导通的固定孔,所述第二段直径大于第一段直径,所述过渡段直径大于第一段直径小于第二段直径,所述第三段直径大于第二段和第四段直径,所述第五段直径小于第四段直径。转动轴分成五段,可以在不同段设置对应的配合装置,使转动轴转动稳定,不会在转动过程中偏移,转动角度识别更准确,限制转动角度,提高安全性。一体的控制部件需要优先安装,然后一体的控制部件的控制杆影响后续的安装,使平衡车前期体积太大不方便后续安装,本专利技术由于控制部件是分体的,包括控制杆和转动轴,在安装过程中,转动轴部分配合其他部件优选安装,控制杆在平衡车后期安装,减小了平衡车安装前期过程中的体积,方便对平衡车主体操作,控制部靠近车体设有连接孔,转动轴包括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的第一段,控制杆和转动轴配合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平衡车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平衡车控制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平衡车转动轴及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平衡车转动轴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平衡车示限位板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平衡车控制底板示意图。其中:1、电动平衡车,2、车体、21、上盖,22、底盖,23、控制底板,24、加厚板,25、第二螺丝孔,26、支撑板,27、支撑通孔,3、车轮、4、驱动电机、5、电源,6、控制杆,61、扶手部,62、控制部,63、第二连接部,64、方形连接孔,65、连接杆,66、第一连接部,67、长直部,68、弯曲部,7、转动轴,71、第一段,711、嵌入孔,712、第一连接通孔,713、第二连接通孔,72、第二段,721、第一轴承,722、第一轴承座,73、第三段,731、限位板,732、缺口,733、夹持板,734、弹簧,735、第一螺丝孔,736、突出限制部,74、第四段,741、第二轴承,742、第二轴承座,75、第五段,751、装配孔,752、固定孔,76、过渡段,8、电位器,81、电位器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动平衡车1,包括车体2、车轮3、用于驱动车轮3的驱动电机4、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源5、电路板和控制杆6,所述电源5、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车体2内,所述车轮3包括两个车轮3,两个车轮3分别设置在车体2两侧,所述驱动电机4包括两个驱动电机4,两个驱动电机4分别设置在车体2内两侧,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卡入车轮3的轮轴内。电源5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如果是多个电池均匀的分布在车体2内,例如两个电池分别设置在车体2内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例如为三个电池呈三角形设置在车体2内,例如为四个电池分别设置在车体2内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地方,电池采用锂电池等电池,电池都比较重,多个电池均匀分别有利于车体2重量均衡,重心稳定,方便控制。控制杆6设置在车体2前侧,与运动方向在一个方向。控制杆6垂直于车体2,控制杆6包括上部的扶手部61、下部的控制部62和连接扶手部61和控制部62的连接杆65。扶手部61用于用户双手控制,包括与连接杆65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66,第一连接部66两侧分别设有用于用户手握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都设有防滑纹。第一连接部66为弧形,向外弯曲,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设置在弧形的第一连接部66向外弯曲的地方,即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比连接杆65更靠外,方便用户握取。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为圆柱形,第一连接部66为长条形,第一连接部66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段为圆柱形,加强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轮、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源、电路板和控制部件,所述电源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车体内,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控制杆和转动轴,所述控制杆垂直于车体设置,所述控制杆包括上部的扶手部、下部的控制部和连接扶手部和控制部的连接杆,所述控制部靠近车体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轴包括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的第一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轮、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源、电路板和控制部件,所述电源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车体内,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控制杆和转动轴,所述控制杆垂直于车体设置,所述控制杆包括上部的扶手部、下部的控制部和连接扶手部和控制部的连接杆,所述控制部靠近车体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轴包括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的第一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车体的一段内,所述连接孔为方形的连接孔,所述转动轴第一段为方形,所述转动轴第一段嵌入所述方形的连接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端部设有嵌入孔,第一段侧面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嵌入孔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设有与第一段固定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段外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外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车体内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设有过渡段。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艳燕
申请(专利权)人:尚艳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