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腥去嘌呤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836 阅读:6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腥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豆制品有腥味等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浸泡于10~70℃水中,并加入去腥、去嘌呤的偏碱性缓冲液,调整液体pH值在8~13,浸泡时间为3~15h,冲洗干净,再加入酸性去腥液浸泡3-8分钟,清洗。按照上述工艺制作出来的大豆制品为无腥味且类似牛奶味。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大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去除豆腥味,同时抑制胀气因子、降低嘌呤含量从而生产出适宜更多人群且喜欢食用的大豆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豆制品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去除大豆腥味和降低嘌呤含量的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如豆奶豆浆、含大豆双蛋白饮料、速溶豆浆粉等。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动物蛋白摄入过高带来许多健康隐患。加之大豆制品不仅可以助消化,还有促进人体造血,营养神经的作用,既可减慢老化、增强脑力、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又能降低血脂、解除疲劳、预防癌症。如果将不愉快的豆腥味去除,同时去除大豆中的胀气因子、嘌呤等,这将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另一方面,乳品价格不断上涨,开发植物蛋白奶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宜批量生产的去腥、去嘌呤、营养高、具有保健功能的无腥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去腥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豆浸泡于在10~70℃水中,并加入去腥、去嘌呤的偏碱性缓冲液,调整液体pH值在8~13,浸泡时间为3~15h,冲洗干净,再加入酸性去腥液浸泡3-8分钟,清洗。然后再经过熟化即得煮熟的、发涨的、无腥臭味的大豆。特别是,上述的去腥、去嘌呤的偏碱性缓冲液为含有强力的酶失活剂能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腥、去嘌呤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大豆浸泡于在10~70℃水中,并加入去腥、去嘌呤的偏碱性缓冲液,调整液体pH值在8~13,浸泡时间为3~15h,冲洗干净,再加入酸性去腥液浸泡3-8分钟,清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腥、去嘌呤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大豆浸泡于在10~70℃水中,并加入去腥、去嘌呤的偏碱性缓冲液,调整液体pH值在8~13,浸泡时间为3~15h,冲洗干净,再加入酸性去腥液浸泡3-8分钟,清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腥、去嘌呤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腥、去嘌呤的偏碱性缓冲液为含有强力的酶失活剂能阻止蛋白质的合成、能降解大豆中的有机酸、植物碱、核酸中嘌呤的液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腥、去嘌呤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腥、去嘌呤的偏碱性缓冲液包括:0.05-0.1重量份的酶制剂,0.1-0.3重量份的焦磷酸钠,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悦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