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6895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1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叶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桑叶咀嚼片包括桑叶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制法为首先将桑叶微波烫漂,再对其进行微细化处理制得桑叶粉,将桑叶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混合均匀、压片,即可制得桑叶咀嚼片。优点为该桑叶咀嚼片中黄酮和DNJ的含量及保留率高;同时,采用微波烫漂和微细化联合处理技术,使桑叶组织细胞壁完全破碎,营养物质完全释放,桑叶组织呈现纳米化,提高了桑叶咀嚼片在摄入后营养物质的吸收率,此外,整个工艺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此外,制备的桑叶咀嚼片能够在辅助降血糖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桑叶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咀嚼片是一种能够在口腔中经咀嚼或吮服后溶化进行吞服的片剂,其与普通片剂相比,具有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及服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咀嚼片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桑树为桑科多年生落叶乔木,桑叶主要用于饲养家蚕。随着我国养蚕规模的逐渐缩小,大量过剩的桑叶资源有待高值化开发与利用。桑叶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黄酮、生物碱等多种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其中以富含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和黄酮类化合物尤为丰富,是一种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原材料,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目前陆续涌现采用桑叶制备咀嚼片的报道,例如,2006年赵洪霞等研究利用桑叶乙醇提取物制备桑叶咀嚼片;申请号为200610017043.6、名称为“桑叶咀嚼片及其生产工艺”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破壁桑叶粉制备咀嚼片的方法。尽管上述研究报道了桑叶咀嚼片,然而目前尚未见推广应用,其主要存在的缺陷有:(1)采用桑叶提取液制备咀嚼片,导致咀嚼片中保留桑叶营养物质较单一,桑叶利用率低;(2)采用桑叶粉制成咀嚼片,而桑叶粉制备中的干燥和粉碎过程会导致部分营养物质损耗,降低了桑叶利用率,同时桑叶粉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影响了咀嚼片在口腔中的速溶性,口感也不佳。因此,现亟需一种活性成分含量高且口感佳的桑叶咀嚼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含量的黄酮及DNJ,且两者的保留率高的桑叶咀嚼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微波烫漂和微细化联合处理技术制备该桑叶咀嚼片的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桑叶咀嚼片,按质量百分数包括如下组分:桑叶粉71~75wt%、微晶纤维素23~26wt%、甘露醇1.95~2.9wt%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
0.05~0.1wt%。本专利技术制备桑叶咀嚼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桑叶微波烫漂:将桑叶切片,在微波辐照条件下处理2~3min;进一步说,将桑叶切成长和宽均为2~5cm,微波辐照采用的功率为420~700W。(2)桑叶微细化:向上述桑叶中加入其重量14~20倍的水后,微粉碎处理2~3min,干燥制得桑叶粉;进一步说,采用的干燥为在-50℃~-80℃条件下的真空冷冻干燥。(3)按质量分数将桑叶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混合均匀、压片,即可制得桑叶咀嚼片;进一步说,在对混合物进行压片时,加入质量分数为0.4~0.6wt%的硬脂酸镁进行压片。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为:该桑叶咀嚼片中黄酮和DNJ的含量分别高达17.12~18.43mg/g、1.85~1.95mg/g,其保留率分别达到86%和90%,且该桑叶咀嚼片可用于辅助降血糖;同时,采用微波烫漂和微细化联合处理技术,使桑叶组织细胞壁完全破碎,营养物质完全释放,桑叶组织呈现纳米化,提高了桑叶咀嚼片在摄入后营养物质的吸收率,此外,整个工艺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原料来源广泛;此外,制备的桑叶咀嚼片能够在辅助降血糖中得到广泛地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利用微波烫漂协同微细化处理制备桑叶咀嚼片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桑叶咀嚼片的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桑叶咀嚼片,按质量百分数包括如下组分:桑叶粉71~75wt%、微晶纤维素23~26wt%、甘露醇1.95~2.9wt%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0.05~0.1wt%。本专利技术制备桑叶咀嚼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桑叶微波烫漂:将桑叶切成长和宽均为2~5cm,在微波辐照条件下处理2~3min;进一步说,微波辐照采用的功率为420~700W。在制备咀嚼片时,首先对桑叶进行采用微波处理,即进行灭酶活,从而使得桑叶保持完好的天然绿色以及固定活性物质含量,避免了活性物质降解丧失;而
将桑叶切成长和宽均为2~5cm,能够有效提高微波灭酶活的效果,且有效控制微波处理的时间,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微波处理使桑叶活性物质降解以及色泽由绿色变浅,从而影响咀嚼片的色泽。(2)桑叶微细化:向上述桑叶中加入其重量14~20倍的水后,微粉碎处理2~3min,干燥制得桑叶粉;进一步说,采用的干燥为在-50℃~-80℃条件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本专利技术首先对桑叶进行微波处理后,再对其进行微细化处理,两者联合使用,提高了桑叶粉的活性,进一步地采用冷冻干燥,避免了活性物质丧失严重及咀嚼片色泽变浅。(3)按质量分数将桑叶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混合均匀、压片,即可制得桑叶咀嚼片。进一步说,在对混合物进行压片时,加入质量分数为0.4~0.6wt%的硬脂酸镁进行压片。本专利技术采用质量分数为0.4~0.6wt%的硬脂酸镁进行压片,若加入的硬脂酸镁过少,则将使咀嚼片表面变得粗糙,而加入量过多,则将影响咀嚼片的成型,使其成型效果差。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桑叶咀嚼片组分为:桑叶粉71%、微晶纤维素为26%,甘露醇为2.9%,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0.1%。制备方法为:将新鲜桑叶切成2cm×2cm大小,在微波420W辐照处理3min,加入14倍桑叶重量的水,在磨球超微粉碎机中处理3min,在-50℃下真空冷冻干燥,向冷冻干燥的桑叶粉中加入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质量分数0.5%的硬脂酸镁进行压片,即可制备得到桑叶咀嚼片。本实施例采用的咀嚼片配料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均可从市场上购买得到。本实施例采用的测定方法如下:桑叶黄酮的测定:以芦丁为标准,采用510nm比色法测定桑叶黄酮的含量。桑叶DNJ的测定:采用芴甲氧羰酰氯(FMOC-Cl)衍生化,利用RP-HPLC测定桑叶DNJ含量。对比例1该实验中的桑叶咀嚼片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得,制备方法为:将新鲜桑置于鼓风干燥机中50℃烘干,然后利用粉碎机粉碎制成桑叶粉,向制备的桑叶粉中加入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咀嚼片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混合均匀后,加入质量分数0.5%的硬脂酸镁进行压片,即可制备得到桑叶咀嚼片。将实施例1及对比例1制得的桑叶咀嚼片采用实施例1的检测方式进行性能检测,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与对比例1制得的桑叶咀嚼片的性能对照表由表1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桑叶咀嚼片中黄酮和DNJ的含量,及桑叶中黄酮和DNJ主要活性物质保留率明显优于现有方法制备的桑叶咀嚼片,且采用微波烫漂和微细化处理技术联合制备桑叶咀嚼片,使桑叶组织细胞壁完全破碎,营养物质完全释放,桑叶组织呈现纳米化,提高了桑叶咀嚼片在摄入后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桑叶咀嚼片组分:桑叶粉73%、微晶纤维素为25%,甘露醇为1.92%,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0.08%。制法为:将新鲜桑叶切成4cm×4cm大小,在微波560W辐照处理3min,微波辐照结束后,在处理的桑叶中加入16倍重量的水,然后在磨球超微粉碎机中处理2min,处理结束后在-70℃下真空冷冻干燥,向冷冻干燥的桑叶粉中加入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混匀后加入质量分数0.4%的硬脂酸镁,然后进行压片,即可得到桑叶咀嚼片。对比例2设计对比实验,该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叶咀嚼片,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包括如下组分:桑叶粉71~75wt%、微晶纤维素23~26wt%、甘露醇1.95~2.9wt%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0.05~0.1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咀嚼片,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包括如下组分:桑叶粉71~75wt%、微晶纤维素23~26wt%、甘露醇1.95~2.9wt%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0.05~0.1wt%。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桑叶咀嚼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桑叶微波烫漂:将桑叶切片,在微波辐照条件下处理2~3min;(2)桑叶微细化:向上述桑叶中加入其重量14~20倍的水后,微粉碎处理2~3min,干燥制得桑叶粉;(3)按质量百分数将桑叶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及聚乙烯吡咯烷酮醇液混匀、压片,即可制得桑叶咀嚼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俊强桂仲争李少辉杨东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