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6417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在所述衬底、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中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至覆盖所述硬掩膜层表面;对所述电极材料层和硬掩膜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去除及硬掩膜层上的电极材料层,剩余的位于凹槽中的电极材料层形成电极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再对电极材料层和硬掩膜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化学机械研磨基本不会对所述缓冲层造成影响。在形成所述电极层之后,缓冲层依然保持较好的形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形成的半导体电容器具有较好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在所述衬底、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中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至覆盖所述硬掩膜层表面;对所述电极材料层和硬掩膜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去除及硬掩膜层上的电极材料层,剩余的位于凹槽中的电极材料层形成电极层。本专利技术先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再对电极材料层和硬掩膜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化学机械研磨基本不会对所述缓冲层造成影响。在形成所述电极层之后,缓冲层依然保持较好的形貌,使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的半导体电容器具有较好的性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CMOS图像传感器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半导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指纹识别等领域。采用3D IC技术制作CMOS图像传感器已经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采用3D IC技术制作CMOS图像传感器,在底部晶圆中需要形成半导体电容器。通常半导体电容器的电极板均形成于衬底中的深沟槽中。请参考图1和图2,是现有技术一种半导体电容器制作方法的示意图。首先参考图1,其中衬底01为经过掺杂后的有源衬底,在衬底01上形成有缓冲层02、绝缘层03以及硬掩膜层04。所述绝缘层03用于保护衬底01以及衬底01中的电极板,并使衬底01以及衬底01中的电极板与衬底01上的器件绝缘,所述缓冲层02用于增强绝缘层03与衬底01之间的结合性,以所述硬掩膜层04为掩膜,刻蚀所述绝缘层03、缓冲层02以及衬底01,在所述绝缘层03、缓冲层02以及衬底01中形成凹槽05。所述凹槽用于填充电极材料,以形成电极板。参考图2,在形成凹槽05后,需要去除所述硬掩膜层04,通常所述硬掩膜层04和所述缓冲层02均为氧化硅材料构成。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常用湿法刻蚀去除硬掩膜层04,以确保在绝缘层03上表面凹凸不平处的硬掩膜层04被去除干净。但是在去除硬掩膜层04的过程中,所述凹槽05暴露出缓冲层02的侧壁,所述缓冲层02也容易被侵蚀,使得凹槽05的侧壁形成如圈中所示的缺口。在所述凹槽05中形成电极层之后,所述缺口中也形成了电极层,使电极层在缺口位置产生凹凸不平的缺陷,可能影响电极板之间的电容值,甚至造成电极板的断路,同时也可能减小衬底01与绝缘层03之间的结合性,使半导体电容器产生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半导体电容器中缓冲层的形貌,进而提高半导体电容器的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在所述衬底、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中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至覆盖所述硬掩膜层表面;对所述电极材料层和硬掩膜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去除硬掩膜层上的电极材料层,剩余的位于凹槽中的电极材料层用于形成电极层。可选的,在所述化学机械研磨的步骤包括:采用KOH或NH4OH作为研磨液。可选的,所述化学机械研磨的步骤中,研磨头的转速在60转每分钟以上。可选的,化学机械研磨还去除部分厚度的硬掩膜层,所述形成方法在化学机械研磨会后还包括:通过干法刻蚀去除剩余的硬掩膜层。可选的,所述半导体结构用于形成电容器,在提供衬底之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缓冲层之前,对所述衬底进行掺杂,使所述衬底的部分区域形成掺杂区;在所述衬底、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中形成凹槽的步骤中,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衬底的掺杂区中。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硬掩膜层的步骤中,在所述硬掩膜层中形成露出第一绝缘层的开口;在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在所述衬底、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中形成凹槽的步骤中,刻蚀所述开口露出的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可选的,在所述衬底、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中形成凹槽之后,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之前,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凹槽内表面以及所述硬掩膜层上形成第二绝缘层;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的步骤包括:在形成有第二绝缘层的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可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依次形成的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可选的,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氧化硅。可选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在25到150埃的范围内。可选的,所述硬掩膜层的材料为氧化硅。可选的,所述硬掩膜层的厚度在7000到17000埃的范围内。可选的,所述电极层的材料为多晶硅。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在5.7微米到9微米的范围内。可选的,刻蚀所述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以形成凹槽的步骤中,刻蚀所述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的方法为干法刻蚀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在所述衬底、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中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之后,对所述硬掩膜层和电极材料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在化学机械研磨的过程中,缓冲层与所述硬掩膜层之间有第一绝缘层作为阻挡,缓冲层的顶部和侧壁分别在第一绝缘层和电极材料层的覆盖下,化学机械研磨基本不会对所述缓冲层造成影响。在形成所述电极层之后,缓冲层依然保持较好的形貌,因此,衬底与第一绝缘层之间的结合性较好,并且所述电极层在缓冲层附近不会产生凹凸不平的缺陷,这样本实施例所形成的半导体电容器具有较好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至图2是现有技术一种半导体电容器制作方法的示意图;图3至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半导体电容器制作方法中,去除硬掩膜层的步骤容易损伤缓冲层,降低半导体电容器的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在所述衬底、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中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至覆盖所述硬掩膜层表面;对所述电极材料层和硬掩膜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去除硬掩膜层上的电极材料层,剩余的位于凹槽中的电极材料层用于形成电极层。本专利技术先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至覆盖所述硬掩膜层表面;对所述电极材料层和硬掩膜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在对所述电极材料层和硬掩膜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的过程中,缓冲层的侧壁和顶部在电极材料层和第一绝缘层的覆盖下,化学机械研磨基本不会对所述缓冲层造成影响。在形成所述电极层之后,缓冲层依然保持较好的形貌,因此,衬底与第一绝缘层之间的结合性较好,并且,所述电极层在缓冲层附近不会产生凸起的缺陷,这样本实施例所形成的半导体电容器具有较好的性能。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考图3至图11,示出了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参考图3,提供衬底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底100位于晶圆上,所述衬底100为单晶娃衬底,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衬底还可以为多晶硅衬底、非晶硅衬底、锗硅衬底或绝缘体上硅衬底等其它半导体衬底,对此本专利技术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在提供衬底100之后,在所述衬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绝缘层、缓冲层和衬底,在所述衬底、缓冲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硬掩膜层中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电极材料层,至覆盖所述硬掩膜层表面;对所述电极材料层和硬掩膜层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去除硬掩膜层上的电极材料层,剩余的位于凹槽中的电极材料层用于形成电极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丁敬秀包德君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