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疟疾血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36019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7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疟疾血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技术人经长期艰苦的科学实验发现,疟疾病人的血清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来自疟疾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血清,在特定的浓度条件下,其对治疗或预防肿瘤尤其是肝癌效果明显。实验证实,该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7721)具有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并且随血清浓度增大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比率增加。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进一步研究由疟原虫产生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子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也为重新认识疟疾危重和脑型疟病例的发病机理及各种疟原虫种株流行病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同时在利用疟疾血清或血清制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肿瘤的药物中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极具科学研究价值和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疟疾血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927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奥地利精神病医师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JuliusWagner-Jauregg,1857-1940),奖励他开创了利用疟原虫人工感染给全身麻痹性痴呆(GeneralParesisoftheInsaneGPI)患者,其人为的造成患者高烧达到当时对GPI疾病治疗束手无策的患者得以治愈和缓解,因此,他被学术界称之为“发热疗法之父”。上世纪40年代以前,“发热疗法”被广范用于当时各种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如肿瘤、梅毒和淋病等疾病,直到青霉素专利技术后,发热疗法的使用范围缩小,但在人类各种肿瘤的治疗中仍不断使用至今,并发展出各种物理发热方法来治疗肿瘤,如微波热疗法及近几年的纳米发热疗法等。该方法的治疗机理是肿瘤细胞在40℃以上的温度下极易死亡,而人在感染疟原虫后高烧均达到40℃左右,这无疑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杀伤作用,但除此物理性作用之外。临床疟疾病例观察发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疟疾血清,其特征在于来自于疟疾病人的血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疟疾血清,其特征在于来自于疟疾病人的血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疟疾血清,其特征在于:所述疟疾病人为疟
疾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疟疾血清,其特征在于:所述疟疾为间日疟
或恶性疟。
4.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疟疾血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疟疾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铭黄鼎铭邹春燕韦海艳黄超李黄羿林康明毛玮蒋智华黎军韦树娇张伟尉燕慧区德锦贺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