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492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4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用于将定子冲片和铆钉铆成定子铁芯,包括上模、下模、定位芯、槽样棒、导柱、卸料柱和弹性套筒。铆压状态时,所述导柱定位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所述上模下压所述弹性套筒,所述定位芯挤压所述弹性套筒,使得所述弹性套筒沿径向扩张,从而使所述定子冲片与所述弹性套筒获得无间隙定位效果,所述下模使所述铆钉的内孔向外翻折,进而铆成所述定子铁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子铁芯,尤其涉及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
技术介绍
Φ90低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动转子的永磁体采用了稀土钕铁硼,定、转子间隙必须控制在0.05mm以内。从制造角度而言,首先必须保证定子铁芯(如图2所示)铆接牢固,端面平整,垂直度好;为避免电动机产生振动和噪声,定子冲片的齿槽参差不得超过0.02mm。定子铁芯是由100片定子冲片(如图1所示)迭压后,以铆钉固定铆接而成,将固定铆接好的定子铁芯以热套法过盈配合于机壳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该迭压模具形成的定子铁芯符合产品设计要求且不需要固定铆接后进行磨削等加工工艺。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用于将定子冲片和铆钉铆成所述定子铁芯,铆钉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内孔,包括上模、下模、定位芯、槽样棒、导柱、卸料柱和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内缘为锥孔,所述弹性套筒的外周边与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中心通孔形状相适配;定位状态时:所述槽样棒与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槽样棒孔间隙配合,所述铆钉与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铆钉孔间隙配合,所述弹性套筒插入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中心通孔,所述定位芯插入所述弹性套筒的中心通孔,所述定位芯的头部与所述下模相抵接,所述导柱的头部与所述下模相抵接,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过所述导柱来定位;铆压状态时:所述上模下压所述弹性套筒的上端,所述弹性套筒微量下行,所述定位芯轴向挤压所述弹性套筒,使得所述弹性套筒沿径向扩张,从而所述弹性套筒的外周边与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内孔之间产生零间隙的理想定位效果,彻底避免了所述定子铁芯内外缘的参差度误差,所述下模使所述铆钉的内孔向外翻折,进而固定铆接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形成所述定子铁芯;卸料状态时:所述上模通过所述卸料柱带动所述下模,使得所述定子铁芯脱离所述槽样棒和所述弹性套筒。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上固定板、压料圈和压头;所述压料圈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第一环形柱体和第二环形柱体,以及远离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一端沿径向延伸形成的第三环形柱体,所述第一环形柱体具有比所述第二环形柱体大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形柱体具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相同的内径且为一体的,穿过所述第一环形柱体和所述第二环形柱体形成一对关于所述压料圈的中心轴对称的槽样棒让孔,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一端设关于所述压料圈的中心轴对称的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一对所述槽样棒让孔之间;所述压头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所述第三圆形柱体和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内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第四圆柱体和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内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上模板的中心通孔与所述第三圆柱体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固定板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第四环形柱体和第五环形柱体,所述第四环形柱体的内周边与所述第三环形柱体的外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五环形柱体的内周边与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外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卸料柱沉孔,所述卸料柱沉孔与所述卸料柱的头部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导套;定位状态时:所述第三圆柱体与所述上模板的中心通孔和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间隙配合,所述第四圆柱体与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三环形柱体与所述第四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环形柱体和所述第二环形柱体与所述第五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间隙配合,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上固定板轴向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柱的头部与所述卸料柱沉孔间隙配合,所述卸料柱的一端抵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过渡配合;铆压状态时:所述槽样棒凸出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顶端部分插入所述压料圈的槽样棒让孔,所述铆钉的头部嵌入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第四圆柱体下压所述弹性套筒,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一端下压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卸料状态时:所述上固定板通过所述卸料柱带动所述下模,使得固定铆接形成的所述定子铁芯脱离所述槽样棒和所述弹性套筒。所述第三圆柱体为橡皮,使得施加在所述弹性套筒的为弹性压力。所述下模包括底座、底板、铆爪、卸料板、卸料圈、预紧橡皮、限位圈和下固定板;所述卸料圈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第六环形柱体和第七环形柱体,所述第六环形柱体的内径和外径均比所述第七环形柱体的大,穿过所述第六环形柱体和所述第七环形柱体形成一对关于所述卸料圈的中心轴对称的槽样棒让孔,穿过所述第六环形柱体和所述第七环形柱体形成三对关于所述卸料圈的中心轴对称的铆爪让孔;所述卸料板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第八环形柱体和第九环形柱体,所述第八环形柱体与所述第九环形柱体的外径相等,所述第八环形柱体的内周边与所述第六环形柱体的外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九环形柱体的内周边与所述第七环形柱体的外周边形状相适配,穿过所述第八环形柱体与所述第九环形柱体形成一对关于所述卸料板的中心轴对称的导柱固定孔,穿过所述第八环形柱体与所述第九环形柱体形成两对关于所述卸料板的中心轴对称的卸料柱通孔,所述导柱固定孔与所述导柱形状相适配;穿过所述预紧橡皮形成三对关于所述预紧橡皮的中心轴对称的铆爪通孔;所述预紧橡皮的外周边与所述限位圈的中心通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限位圈的轴向长度比所述预紧橡皮的短;所述铆爪的一端设有一尖凸,所述尖凸的根部四周为弧形凹槽;所述下固定板的中心设有一定位芯沉孔,穿过所述下固定板形成一对关于所述下固定板的中心轴对称的导柱沉孔,所述导柱沉孔与所述导柱的头部形状相适配,穿过所述下固定板形成三对关于所述下固定板的中心轴对称的铆爪沉孔,穿过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底板形成两对关于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底板的中心轴对称的卸料住让孔;定位状态时:所述定位芯的头部与所述定位芯沉孔间隙配合,抵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定位芯与所述预紧橡皮的中心通孔、所述第七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和所述弹性套筒的中心锥孔间隙配合,所述弹性套筒与所述第六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间隙配合,所述槽样棒露出于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底端部分与所述卸料圈的槽样棒定位孔间隙配合,所述铆爪的头部与所述铆爪沉孔间隙配合,抵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铆爪与所述铆爪通孔和所述铆爪让孔间隙配合,所述导柱的头部与所述导柱沉孔间隙配合,抵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柱与所述导柱通孔间隙配合,所述预紧橡皮的外周边与所述限位圈的中心通孔间隙配合,所述限位圈与所述下固定板轴向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柱插入所述卸料柱通孔,并在所述卸料柱上旋合有一螺母,用于滑动连接所述卸料板,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铆压状态时:所述上模逐渐弹性压紧所述定子冲片,所述卸料板亦受压下行,当其下平面碰到所述限位圈的上平面时,所述上模加压结束,在刚性限位的作用下,所述定子冲片的平整度得到保障;由于所述预紧橡皮的产生的弹性压力,使得所述定子冲片在被弹性压紧的状态下再进行铆压,从而所述定子冲片间的紧密度较高;所述尖凸插入所述内孔,逐渐挤压所述内孔的外缘,使得所述内孔外缘向外弯折,从而固定铆接在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上;所述卸料柱通过卸料柱通孔插入所述卸料柱让孔;卸料状态时:所述卸料柱通过旋合的所述螺母带动所述卸料板和所述卸料圈竖直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定子铁芯脱离所述槽样棒和所述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在轴向上设有一2mm宽的切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

【技术保护点】
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用于将定子冲片和铆钉铆成所述定子铁芯,所述铆钉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内孔,所述迭压模具的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定位芯、槽样棒、导柱、卸料柱和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内缘为锥孔,所述弹性套筒的外周边与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中心通孔形状相适配;定位状态时:所述槽样棒、铆钉、弹性套筒对应插入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槽样棒孔、铆钉孔、中心通孔中,所述定位芯插入所述弹性套筒的中心锥孔,所述定位芯的头部与所述下模相抵接,所述弹性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上模相抵接,所述导柱的头部与所述下模相抵接,所述铆钉的头部与所述上模相抵接,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过所述导柱来定位;铆压状态时:所述上模下压所述弹性套筒的上端,进而所述定位芯轴向挤压所述弹性套筒,使得所述弹性套筒沿径向扩张,从而定位所述定子冲片,所述下模使所述铆钉的内孔向外翻折,进而固定铆接迭压的所述定子冲片,形成所述定子铁芯;卸料状态时:所述上模通过所述卸料柱带动所述下模,使得所述定子铁芯脱离所述槽样棒和所述弹性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用于将定子冲片和铆钉铆成所述定子铁芯,所述铆钉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内孔,所述迭压模具的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定位芯、槽样棒、导柱、卸料柱和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内缘为锥孔,所述弹性套筒的外周边与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中心通孔形状相适配;定位状态时:所述槽样棒、铆钉、弹性套筒对应插入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槽样棒孔、铆钉孔、中心通孔中,所述定位芯插入所述弹性套筒的中心锥孔,所述定位芯的头部与所述下模相抵接,所述弹性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上模相抵接,所述导柱的头部与所述下模相抵接,所述铆钉的头部与所述上模相抵接,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过所述导柱来定位;铆压状态时:所述上模下压所述弹性套筒的上端,进而所述定位芯轴向挤压所述弹性套筒,使得所述弹性套筒沿径向扩张,从而定位所述定子冲片,所述下模使所述铆钉的内孔向外翻折,进而固定铆接迭压的所述定子冲片,形成所述定子铁芯;卸料状态时:所述上模通过所述卸料柱带动所述下模,使得所述定子铁芯脱离所述槽样棒和所述弹性套筒。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上固定板、压料圈和压头;所述压料圈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第一环形柱体和第二环形柱体,以及远离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一端沿径向延伸形成的第三环形柱体,所述第一环形柱体具有比所述第二环形柱体大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形柱体具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相同的内径且为一体的,穿过所述第一环形柱体和所述第二环形柱体形成一对关于所述压料圈的中心轴对称的槽样棒让孔,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一端设有关于所述压料圈的中心轴对称的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一对所述槽样棒让孔之间;所述压头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所述第三圆柱体和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内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第四圆柱体和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内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上模板的中心通孔与所述第三圆柱体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固定板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第四环形柱体和第五环形柱体,所述第四环形柱体的内周边与所述第三环形柱体的外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五环形柱体的内周边与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外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卸料柱沉孔,所述卸料柱沉孔与所述卸料柱的头部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导套;定位状态时:所述第三圆柱体插入所述上模板的中心通孔和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所述第四圆柱体插入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所述第三环形柱体插入所述第四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所述第一环形柱体和所述第二环形柱体插入所述第五环形柱体的中心通孔,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上固定板轴向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柱的头部插入所述卸料柱沉孔,所述卸料柱的头部抵在所述上模板,所述导柱插入所述导套;铆压状态时:所述槽样棒凸出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的顶端部分插入所述压料圈的槽样棒让孔,所述铆钉的头部嵌入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第四圆柱体下压所述弹性套筒,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柱体的所述第二环形柱体的一端下压叠压的所述定子冲片;卸料状态时:所述上固定板通过所述卸料柱带动所述下模,使得所述定子铁芯脱离所述槽样棒和所述弹性套筒。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涨胎自动卸料式定子铁芯的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柱体为橡皮。4.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