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机及动力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69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6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机及动力作业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变更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第2小齿轮轴(22)与主轴(23)之间的变速比的变速机(13),包括:低速用驱动齿轮(27),设置在第2小齿轮轴(22)上;低速用从动齿轮(31),设置在主轴(23)上,而且与低速用驱动齿轮(27)相咬合而设定第1变速比;高速用驱动齿轮(28),设置在第2小齿轮轴(22)上;以及高速用从动齿轮(32),设置在主轴(23)上,而且与高速用驱动齿轮(28)相咬合而设定第2变速比,高速用从动齿轮(32)的外径小于低速用从动齿轮(31)的外径,高速用从动齿轮(32)可沿主轴(23)的中心线(C1)移动。从而可抑制在旋转构件的中心线方向上大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变更第I旋转构件与第2旋转构件之间的变速比的变速机及动力作业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可变更第I旋转构件与第2旋转构件之间的变速比的变速机及动力作业机。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动力作业机为钻孔机(drill),钻孔机包括作为马达的输出轴的第I小齿轮轴(pin1n shaft)、以及传递第I小齿轮轴的扭矩(torque)的钻孔机夹头(drill chuck)。并且,在从第I小齿轮轴至钻孔机夹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有变速机。变速机包括传递第I小齿轮轴的扭矩的第2小齿轮轴、以及与第2小齿轮轴大致平行地配置的主轴(spindle)。设置有与第2小齿轮轴一体旋转的低速用驱动齿轮(drivegear)及高速用驱动齿轮。在主轴上,安装有可相对于主轴进行旋转的低速用从动齿轮(driven gear)及高速用从动齿轮。低速用驱动齿轮与低速用从动齿轮相咬合,高速用驱动齿轮与高速用从动齿轮相咬合。在沿主轴的中心线的方向上,在低速用从动齿轮与高速用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clutch)元件。离合器元件与主轴一起一体旋转,并且可在沿中心线的方向上移动。在离合器元件的第I端面上设置有第I突起,在离合器元件的第2端面上设置有第2突起。并且,在低速用从动齿轮的端面上设置有第I卡合孔,在高速用从动齿轮的端面上设置有第2卡合孔。当将换挡转盘(shiftdial)操纵至低速位置时,离合器元件在沿中心线的方向上移动,第I突起进入至第I卡合孔,而且第2突起从第2卡合孔出来。于是,第2小齿轮轴的扭矩经由低速用驱动齿轮及低速用从动齿轮及离合器盘(clutch disc)传递至主轴。即,变速机的变速比成为与低速用驱动齿轮的齿数及低速用从动齿轮的齿数相对应的第I变速比。与此相对,当将换挡转盘操纵至高速位置时,离合器元件在沿中心线的方向上移动,第2突起进入至第2卡合孔,而且第I突起从第I卡合孔出来。于是,第2小齿轮轴的扭矩经由高速用驱动齿轮、高速用从动齿轮及离合器盘传递至主轴。即,变速机的变速比成为与高速用驱动齿轮的齿数及高速用从动齿轮的齿数相对应的第2变速比。第2变速比小于第I变速比。此外,当将换挡转盘操纵至空档位置(neutral posit1n)时,离合器元件在沿中心线的方向上移动,第I突起从第I卡合孔退出,而且第2突起从第2卡合孔退出。因此,从第2小齿轮轴至主轴的动力传递路径被切断。日本专利实开平1-66915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变速机及动力作业机选择空档位置而切断变速机的动力传递路径,因此在沿中心线的方向上低速用从动齿轮与高速用从动齿轮的间隔设定为大于在沿中心线的方向上从第I突起的前端至第2突起的前端的长度。因此,存在变速机在中心线方向上大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在旋转构件的中心线方向上大型化的变速机及动力作业机。本技术的变速机是可变更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而传递动力的第I旋转构件与第2旋转构件之间的变速比的变速机,包括:第I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I旋转构件上;第2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2旋转构件上,而且与所述第I变速齿轮相咬合而设定第I变速比作为所述变速比;第3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I旋转构件上;以及第4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2旋转构件上,而且与所述第3变速齿轮相咬合而设定第2变速比作为所述变速比,所述第4变速齿轮的外径小于所述第2变速齿轮的外径,而且所述第4变速齿轮可沿所述第2旋转构件的中;L1、线移动O在本技术的变速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4变速齿轮沿所述中心线移动而对所述第I变速比与所述第2变速比进行切换。在本技术的变速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2变速齿轮包括第I卡合部,所述第4变速齿轮包括沿所述中心线移动而与所述第I卡合部卡合或脱离的第2卡合部,所述第2卡合部与所述第I卡合部卡合或脱离,对所述第I变速比与所述第2变速比进行切换。在本技术的变速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I变速齿轮及所述第3变速齿轮与所述第I旋转构件一体旋转,所述第2变速齿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2旋转构件上,所述第4变速齿轮与所述第2旋转构件一体旋转,沿所述中心线的方向上的所述第4变速齿轮的位置在如下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第I位置,连接由所述第2变速齿轮及所述第2旋转构件所形成的第I动力传递路径,而且切断由所述第3变速齿轮及所述第2旋转构件所形成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而设定所述第I变速比;第2位置,切断所述第I动力传递路径,而且连接所述第2动力传递路径;以及第3位置,将所述第I动力传递路径及所述第2动力传递路径一并切断。在本技术的变速机的一实施例中,设置有连接或切断所述第I动力传递路径的离合器机构,所述离合器机构包括:第I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2变速齿轮上;以及第2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4变速齿轮上,而且与所述第I卡合部卡合或脱离,当所述第4变速齿轮位于所述第I位置时,使所述第I卡合部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而且所述第4变速齿轮与所述第3变速齿轮分离,当所述第4变速齿轮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第I卡合部与所述第2卡合部脱离,而且所述第4变速齿轮与所述第3变速齿轮相咬合,当所述第4变速齿轮位于所述第3位置时,使所述第I卡合部与所述第2卡合部脱离,而且所述第4变速齿轮与所述第3变速齿轮分离。在本技术的变速机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中心线的方向上的所述第4变速齿轮及所述第2卡合部的长度短于沿所述中心线的方向上的所述第2变速齿轮与所述第3变速齿轮的间隔。在本技术的变速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2旋转构件在动力的传递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第I旋转构件更下游的位置上。本技术的动力作业机是在从马达至前端工具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有所述的变速机。根据本技术,可抑制变速机在沿第2旋转构件的中心线的方向上大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包含本技术的变速机的动力作业机的实施方式的钻孔机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作为包含本技术的变速机的动力作业机的实施方式的钻孔机的元件的立体图。图3是在图2的变速机中设定第2变速比时的截面图。图4是在图2的变速机中设定第I变速比时的截面图。图5是在图2的变速机中动力传递路径已被切断时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钻孔机11:电动马达13:变速机22:第2小齿轮轴23:主轴27:低速用驱动齿轮 28:高速用驱动齿轮31:低速用从动齿轮32:高速用从动齿轮39:卡合孔42:突起49:离合器机构Cl:中心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图5,对作为本技术的动力作业机的实施方式的钻孔机进行详细说明。钻孔机10包括:电动马达11,作为动力源;钻孔机夹头12,传递电动马达11的扭矩;变速机13,配置于从电动马达11至钻孔机夹头12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壳体(hoUsing)14是动力作业机的本体,壳体14包括:马达罩体14a,收纳有电动马达11;变速机罩体14b,收纳有变速机13;以及中间罩体14c,介于马达罩体14a与变速机罩体14b之间。马达罩体14a、变速机罩体14b及中间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机,可变更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而传递动力的第1旋转构件与第2旋转构件之间的变速比,所述变速机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1旋转构件上;第2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2旋转构件上,而且与所述第1变速齿轮相咬合而设定第1变速比作为所述变速比;第3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1旋转构件上;以及第4变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2旋转构件上,而且与所述第3变速齿轮相咬合而设定第2变速比作为所述变速比,所述第4变速齿轮的外径小于所述第2变速齿轮的外径,而且所述第4变速齿轮可沿所述第2旋转构件的中心线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冨山健菊池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