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保善专利>正文

红绿长生素及其专门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1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红绿长生素”及其专门生产工艺,是指将特制的红曲、麦苗提取物和两种生菌剂等三类四种组分物质正交组合,并加工成型。所获产品中生菌剂活细胞数为19. 2亿/克以上,比深层单菌生菌剂高160倍以上,红曲孢子数为1. 2亿/克以上;其生产投资少,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与价格低廉;由于三类四种组分物质之间的互补作用,使本品抗衰保健功能优于红曲、麦苗提取物和生菌剂单独作用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红绿长生素”及其专门生产工艺。(一)作为新型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的红绿长生素及其专门生产工艺属于衰老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技术相互交叉的新兴科技领域。(二)现有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微生物
、食品科技界和医疗卫生界对抗衰保健食品的研究方兴未艾。在这种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有作为天然保健食品的红曲食品和麦苗食品,以及生菌剂。红曲(即红曲米)是制作中国传统食品红豆腐乳的原料,同时也可直接入药。早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即有详细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红曲有活血、健脾功能。但此种食品原料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特别的青睐。近年来国外对红曲药理作用的研究表明,红曲有多种医疗保健和抗衰老功能,它有降低血压、血脂、血糖、以及防止血管老化、保护肝脏、治疗便秘、抗菌等作用,还是理想的天然食用色素。日本健康食品中心营养开发事业部以红曲作原料已研制开发成功含红曲的面包、面条、点心、米饭以及红曲醋、红曲酱和红曲酱油等“功能食品”。其中有些还相当走俏(如红曲面包)。所谓“麦苗食品”也叫“麦草食品”就是用大麦或小麦的嫩叶为原料的各种绿色食品,如小麦叶纤维食品、大麦叶健康食品、麦草汁饮料、麦绿素可乐、青麦酶营养品等。早在我国医学经典《伤寒类要》中就记载:大麦苗可以“治诸黄,利小便”;《本草纲目》中记载:用大麦苗“治冬月面目手足皲瘃,煮汁洗之。”但因缺乏现代科学手段,长期以来人们不了解麦苗提取物的抗衰保健功能及其机理。本世纪中叶以后才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1969年日本医学博士获原义秀就发表过《禾木科植物绿叶成分及作为稳定的药品、食品研究》一文,并着手进行产品开发。科学家认为,小麦嫩叶是一种食疗佳品。因为它富含叶绿素、酵素、天然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能够消除长期累积于血液中的毒素,补充体内氧气,均衡体内营养,因此对哮喘、便秘、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大麦嫩叶的清汁中不仅所含的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远远高于其他食品,而且含有能除去活性氧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氨减氧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多种酶。美国加州大学等两所大学进行的对大麦嫩叶汁粉(即麦绿素的一种)作为艾滋病治疗药和抗衰老药的研究表明,它对于损伤的NDA有促进修复的作用,还具有消炎镇痛、变有害物质为无害、抗溃疡、抑制艾滋病感染、防止血管老化、冠心病、脑溢血、肺气肿、视为低下及多种遗传病发生等功效。近来人们还发现,大麦嫩叶汁中有一种成份能刺激脑下垂体前叶,促进乳腺和精囊腺的发育,促进与免疫有密切关系的促乳激素的分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将大麦嫩叶汁制品作为食品增补剂允许在各地市场销售。本世纪初,俄国学者Melihnkob提出,人体肠道中所寄居的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毒素,如吲哚和吲哚乙酸等。毒素被大肠吸收后,会导致机体慢性中毒,从而促成人体的过早衰老。后来,人们发现,饮用酸牛奶等发酵制品和各种生菌剂则可取代肠道内原有菌群,抑制大肠菌群产生毒素,从而减缓自体中毒。但长期以来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而从发现抗生素等抗菌剂的使用会引起公共安全问题以来,国际上日益重视生菌剂的使用,并极力研究开发。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
因为生菌剂区别于医药(特别是化学合成药物),它不仅具有医疗作用,更主要的是具有养生保健作用,并且不产生抗药性。研究表明,生菌剂本身所包含的有益菌可调整人体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其代谢物可使肠内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并能清除人体代谢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重现中老年人机体年轻时的表观微生态环境,起到延缓衰老、防治疗病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生菌剂均用深层发酵工艺制作,并且大多为单菌制剂,存在生产设备昂贵、操作工艺复杂、售价高、含生菌少以及抗衰防病功能不理想等缺点。而红曲食品、麦苗食品的抗衰保健作用则比较薄弱而单一。(三)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比较实验、抗衰老实验和人体实验的结果为基础,设计一整套将红曲、麦苗提取物和生菌剂加以合理组合的生产工艺。使组合后的产品其抗衰保健作用优于红曲、麦苗和生菌剂单独作用的效果,且克服工艺复杂、售价昂贵等缺点。为此要解决以下技术关键:第一,确定红曲、麦苗提取物和生菌剂这三类组份的最佳配比;第二,作为红曲和生菌剂发酵菌种的红曲霉菌株和生菌剂菌株的筛选技术;第三,革新生产工艺,以取代生菌剂的深层单菌发酵工艺。(四)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新型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红绿长生素”及其专门生产工艺是指:将特制的红曲,麦苗提取物和两种生菌剂等三类四种组份按一定配比相组合及其最终产品。所说的特制红曲,是指以筛得的红曲霉菌为菌种、以米为原料经固体发酵而成的红曲(即红曲米)。该红曲霉菌可为红曲霉属(Monascus)中的红曲红曲霉(Monascusanka)、紫红红曲霉(Monascuspurpureus),变红红曲霉(MonascusSerorubosens)和马来加红曲霉(Monascusbarkeri)等菌种之一。所说的麦苗提取物,系指未受任何污染的大麦或小麦的新鲜嫩叶经榨叶、用海带灰水提取液吸附中和、最后进行干燥处理所得的粉状产物。-->所说的两种生菌剂,是指分别单独地以特选的双歧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为菌种,以动植物蛋白粉(膏)、碳水化合物、全脂乳粉、白砂糖、食盐等(均为食品级)为原料,运用液—固结合工艺发酵而成的两种产物T1物质和T2物质。所说的三类四种组份的一定配比是指:红曲占5~20%,麦苗提取物占0.5~3.5%,生菌剂T1占50~70%,生菌剂T2占20~40%。(五)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步骤1.菌种和麦种的筛选(1)红曲霉菌株的筛选。筛选依据:①生长繁殖快,抗杂菌能力强;②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强。根据第一条原则,我们从28株红曲霉属的菌种中初筛出16株。初筛方法同常规方法。根据第2条原则,我们从初筛的16株菌种中复筛得4株作为生产菌种。方法是:以大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不同菌种发酵的红曲对大鼠血清脂蛋白影响的比较实验。每株菌种制成的红曲均分三个组:实验组、普通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实验组大鼠样品食入量为0.03g/kg/d;普通对照组只喂5701配方饲料(见武汉医学院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出版社,1981,第378页);高脂组和实验组饲料均为:5701饲料占91%,胆固醇占1.5%,猪油占7.5%。但高脂组不喂实验样品。按赵氏法(见《天津医药》,1982.N012赵睿珊一文,第752页)测定大鼠血清TC、HDL-C和LDL-C等三项指标,并做统计学处理。根据P值大小决定菌种取舍。(2)生菌剂菌株的筛选筛选原则:①用筛得菌发酵而成的生菌剂中活细胞数含量高,并可在室温下存活一年以上者;②经抗衰老比较动物实验证明,小鼠肝SOD活性最高(即机体衰老速度最慢)者。根据第一个原则,运用GB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所规定的常规方法测定18种生菌剂出品时和一年后的活细胞总数,从中初筛得8株生菌剂菌株。根据第2个原则,从初筛的8株菌中复筛得2株菌作为生产菌种。方法是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不同菌种的生菌剂对小鼠肝SOD(过氧化物歧化酶)影响的比较实验。每种生菌剂均分为三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对照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红绿长生素及其专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将特制的红曲(即红曲米)、麦苗提取物和两种生菌剂T↓[1]物质和T↓[2]物质等三类四种组份物质按一定配比组合,并经调质、成型、包装成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红绿长生素及其专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将特制的红曲(即红曲米)、麦苗提取物和两种生菌剂T1物质和T2物质等三类四种组份物质按一定配比组合,并经调质、成型、包装成产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及其专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说的三类四种组份物质的配比为:(1)红曲占5~20%,(2)麦苗提取物占0.5~3.5%,(3)T1物质占50~70%,(4)T2物质占20~40%。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及其专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该产品所含生菌剂活细胞总数≥19.0×108个/g(出厂一年内),所含红曲孢子数≥1.2×108个/g。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及其专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说的特制红曲是指以米为原料对红曲霉属中的下列菌株之一进行固体发酵的产物:(1)红曲红曲霉(M9nascus anka),(2)紫红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3)变红红曲霉(Monascus Serorubosens),(4)马来加红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保善王厚德
申请(专利权)人:袁保善王厚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