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外用制剂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280582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3 19:36
离体动物皮肤被广泛应用于外用制剂的体外透皮实验,但动物皮肤因种属、个体、部位、年龄、性别等因素导致差异,实验可控性和重现性不佳,且存在一定伦理学问题;而市售人工皮肤膜与真实皮肤的拟合度较低,导致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鉴于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其基于脂质体技术模拟皮肤角质层的组成和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脂质体制备、多孔膜与嵌套底部密封、脂质体与多孔膜结合、冻融循环等步骤。实验证实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透过不同极性药物成分,其透过行为与真实皮肤类似,且模拟程度优于市售人工皮肤膜,表明其能替代真实皮肤用于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为外用制剂、化妆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皮给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及其制备方法 和在外用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经皮给药是除口服以外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具有给药方便、可随时中 止用药、能够避免口服给药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副作用等优点。但是,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 屏障,大部分药物较难通过皮肤角质层,因此,不管是局部给药还是全身给药,经皮给药制 剂处方的设计和优化都需要开展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以评价经皮渗透性能或优选制剂处方 工艺。 由于人皮难以获得,长期以来,离体动物皮肤被广泛应用于外用制剂的体外透皮 实验,但动物皮肤存在种属、个体、部位、年龄、性别等各种生物因素导致的差异,实验可控 性和重现性不佳,并且动物皮肤的使用也存在一定伦理学问题。如能采用人工皮肤膜替代 动物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无疑会为外用制剂包括化妆品的研 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目前文献报道的人工皮肤膜主要是借助于简单的改性技术制备, 与真实皮肤的拟合度较低,直接导致体外透皮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脂质体是一种组成和 结构类似于生物膜的微型载体,本专利技术基于脂质体技术,模拟皮肤角质层的组成和结构,并 通过脂质体融合改性人工膜,致力于研发一种重现性好且能模拟真实皮肤的人工皮肤膜, 能够替代动物皮肤在体外透皮试验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方案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发一种能够代替真实皮肤进行体外透皮 实验的人工皮肤膜。该人工膜应用了脂质体技术,模拟角质层的结构特征,从而模拟皮肤的 屏障作用,可以替代真实皮肤应用到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中,使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果具有 较好的可控性和重现性。 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模拟真实皮肤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其包含两种 粒径不同的脂质体,1份过孔径为SOOnm聚碳酸酯膜的脂质体,1~10份过孔径为400nm聚 碳酸酯膜的脂质体。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脂质体采用磷脂材料制备所得,其中磷脂材料为 重量比为1~8:1:0. 2:0. 6:2的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硫酸酯、神经酰胺、棕榈酸。磷脂材 料优选为重量比为8:1~1:1的卵磷脂和胆固醇。最优选为卵磷脂。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两种粒径不同的脂质体,其组成为1份过孔径 为SOOnm聚碳酸酯膜的脂质体,2份过孔径为400nm聚碳酸酯膜的脂质体。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两种粒径不同的脂质体分层铺于多孔膜上(见 图1)。 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脂质体的制备、多孔膜 与嵌套底部的密封、脂质体与多孔膜的结合、冻融循环步骤。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脂质体采用被动载药法或主动载药法制备所得, 其中被动载药法选自超声分散法、冷冻干燥法、复乳法、注入法、反相蒸发法、超临界法;主 动载药法选自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醋酸钙梯度法。优选为薄膜分散法。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1)脂质体的制备:称取作膜材用的磷脂材料5~10份,溶于50~120份无水乙 醇或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混合溶液;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形成薄膜;再用50~120份 含有5~15 %乙醇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室温水合,得到脂质体混悬液;最后将脂质体混悬液 分别挤压过孔径为400nm和SOOnm的聚碳酸酯膜,得到两种粒径的脂质体; 2)多孔膜与膜嵌套底部的密封:将膜嵌套底部原有的膜去掉,将孔径为0. 45 μm 的尼龙膜和膜嵌套底部150°C加热,使多孔膜与嵌套底部形成完全密封的小室; 3)脂质体与多孔膜的结合:将步骤1)制备所得过孔径400nm聚碳酸酯膜的脂质 体1份,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嵌套中,2000rpm离心10min ;将嵌套版旋转180°,再次加入 步骤1)制备所得过孔径400nm聚碳酸酯膜的脂质体1份,2000rpm离心10min ;然后将膜置 于干燥箱中50°C加热至干燥;最后加入步骤1)制备所得过孔径SOOnm聚碳酸酯膜的脂质 体1份,2000rpm离心10min,去除上清液,制得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初品; 4)冻融循环:将步骤3)制备所得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初品置于-70~-120°C冷冻 0. 5~lh,取出后50~75°C加热0. 5~lh,如此循环冻融2~3次,即得脂质体人工皮肤 膜。 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用上述方法制备所得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及其在外用药物制剂 或化妆品中的应用,包括用于经皮途径的软膏剂、凝胶剂、乳膏剂、贴膏剂、贴剂、溶液剂、乳 剂、混悬剂、涂剂、搽剂、洗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等剂型体外透皮吸收性质的评价。 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用上述方法制备所得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在考察或筛选透皮吸 收促进剂的作用及机制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能够替代真实皮肤用于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不同 极性药物成分透过行为与真实皮肤类似,并且模拟程度优于市售人工皮肤膜。【附图说明】 图1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示意图 图2模型药物在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市售人工皮肤膜和真实皮肤的体外透皮曲线 (η = 5);横坐标为透过时间、纵坐标为单位面积透过量 图3布洛芬通过人工皮肤膜与大鼠皮肤的透皮吸收曲线(η = 5) 图4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模型,对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组、市售Start-M 膜组,及大鼠皮组透过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得分图(score plot) 图5大鼠皮、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市售Start-M膜的红外测定结果【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这些实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 范围。 实施例1 :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制备 包括如下步骤:脂质体的制备、多孔膜与嵌套底部的密封、脂质体与多孔膜的结 合、冻融循环,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 (1)脂质体的制备:称取卵磷脂460mg,胆固醇140mg,置于前形瓶,用12ml无水乙 醇溶解,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成膜。成好的膜置于真空干燥箱过夜除去残余溶剂。加入 含10 %乙醇的磷酸盐缓冲溶液12ml水合,得到脂质体混悬液。将该脂质体混悬液分成两 份,分别过400nm和SOOnm的聚碳酸酯膜,得到两种粒径的脂质体混悬液。 (2)多孔膜与嵌套底部的密封:将尼龙膜(孔径0. 45 μ m)和膜嵌套底部150°C高 温加热25~30s,使之形成完全密封的小室。 (3)脂质体与多孔膜的结合:将小室置于六孔板中,先加入过400nm聚碳酸酯膜挤 出的脂质体〇. 6ml,2000rpm,离心10min,再将小室水平旋转180°,加入过400nm聚碳酸酯 膜挤出的脂质体〇. 6ml,2000rpm离心10min ;然后将膜置于干燥箱中50°C加热使膜干燥; 再加入过800nm聚碳酸酯膜挤出的脂质体0. 6ml,2000rpm离心10min,去除上清液。 冻融循环:将载有脂质体的膜置于-80°C冷冻lh,再于真空干燥箱中65°C加热 0. 5h,完成一次冻-融,重复该冻融循环3次,即得脂质体人工皮肤膜。 实施例2 :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制备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1)中称取卵磷脂360mg,胆固醇180mg置于前形瓶,用 IOml氯仿-甲醇(v/v = 2:l)溶解,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其特征在于:包含两种粒径不同的脂质体,1份过孔径为800 nm聚碳酸酯膜的脂质体,1~10份过孔径为400 nm聚碳酸酯膜的脂质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张会许海恒张梦盼葛恒菊汤清涵史玉婷张敏顾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