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542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7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动机。该电动机包括用于防止清洗水和切削液等异物进入壳体内的空气吹扫构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包括:壳体,其为筒状,用于容纳转子铁芯;旋转轴,其具有向壳体的外侧突出的第1端部和位于壳体的内侧的第2端部;以及轴承,其配置在旋转轴的第1端部与转子铁芯之间,将旋转轴支承为能够在壳体的内侧旋转。壳体具有空气供给孔,该空气供给孔能够连接用于向供旋转轴的第2端部所配置的内部空间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源,旋转轴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自设于第2端部的空气流入口延伸至设于位于第1端部与轴承之间的局部区域的周面的空气流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用于防止清洗水和切削液等异物进入壳体内的空气吹扫(日文:パージ)构造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在各种工作机械用的主轴马达中,具有在清洗水和切削液等飞散的环境下使用的主轴马达。因此,为了防止清洗水和切削液等异物进入壳体的内侧,大多数主轴马达采用在壳体的构成构件之间的接合部设置密封材、在壳体与输出轴之间的空隙设置油封件的密闭构造。然而,安装于主轴马达的油封件与输出轴直接接触,因此在输出轴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油封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磨损而破坏壳体的密闭性。对此,在JP-A-2007-105850中提出了一种具有空气吹扫构造的主轴马达,该空气吹扫构造通过向壳体内输送压缩空气来防止异物进入壳体内。更具体而言,JP-A-2007-105850中的主轴马达包括:空气流路,其形成在定子铁芯与转子之间;和空气排出路,其以绕过输出侧的轴承的方式形成在前部壳体的内侧。并且,JP-A-2007-105850中的主轴马达将供给至后部壳体的内侧的压缩空气经由所述空气流路和空气排出路引导至设于前部壳体的前面的绕旋转轴的环状开口。由此,所述压缩空气经由绕旋转轴的环状开口向壳体的外侧排出,因此防止清洗水或切削液等异物经由环状开口进入壳体的内侧。然而,公知在主轴马达的旋转轴高速旋转的期间在所述环状开口附近产生负压。因而,在工作机械的主轴与主轴马达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即在所述环状开口靠近工作机械的加工区域的情况下,清洗水或切削液等的雾沫容易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引而到达环状开口。为了防止这样的雾沫进入壳体内,需要将特别是较高压力的压缩空气供给至壳体的内侧。然而,对于JP-A-2007-105850中的主轴马达,供给至壳体的内侧的压缩空气需要在到达所述环状开口之前的期间内经过定子铁芯与转子之间的较窄的空气流路以及以绕过轴承的方式弯曲的空气排出路,因此压缩空气经过壳体的内侧时的压力损失可能较大。谋求一种能够减少供给至壳体的内侧的空气吹扫用空气在到达壳体的前端的绕旋转轴的环状开口之前的期间内的压力损失的电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机,该电动机包括:壳体,其为筒状,用于容纳转子铁芯;旋转轴,其固定于转子铁芯,具有向壳体的外侧突出的第1端部和位于壳体的内侧的第2端部;以及轴承,其配置在第1端部与转子铁芯之间,将旋转轴支承为能够在壳体的内侧旋转,其中,壳体具有空气供给孔,该空气供给孔能够连接用于向第2端部所位于的内部空间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源,旋转轴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自设于第2端部的空气流入口延伸至设于旋转轴的位于第1端部与轴承之间的局部区域的绕旋转轴线的周面的空气流出口。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机,在第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贯通孔形成第1空气流路和第2空气流路,该第1空气流路自第2端部的端面沿着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该第2空气流路自第1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的末端延伸至周面。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机,在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2空气流路以与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式延伸。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4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机,在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2空气流路沿着相对于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倾斜且是远离转子铁芯的方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能够减少供给至壳体的内侧的空气吹扫用空气在到达壳体的前端的绕旋转轴的环状开口之前的期间内的压力损失。参照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进一步明确所述内容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例示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空气吹扫构造的变形例,是与图1同样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记载的内容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用语的意义等。参照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是转子与定子协作而产生动力的旋转式电动机,是驱动各种负荷装置、例如工作机械的主轴而使其旋转的主轴马达。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具有用于防止清洗水和切削液等异物进入该电动机的壳体内的空气吹扫构造。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例示的电动机M的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电动机M包括:转子铁芯1,其为筒状;壳体2,其为筒状,用于容纳转子铁芯1;旋转轴3,其固定于转子铁芯1;以及一对轴承4A、4B,其用于将旋转轴3支承为能够在壳体2的内侧旋转。以下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旋转轴3的延伸方向称作“轴线方向”。首先,本例中的转子铁芯1具有层叠多个电磁钢板的构造,在其外周面粘贴有铁氧体磁体或钕磁体等未图示的多个平板状的永磁体。本例中的转子铁芯1受到由在后述的定子绕组SW内流动的电流形成的旋转磁场的影响而能够绕规定的旋转轴线RA旋转。接着,本例中的旋转轴3嵌入转子铁芯1的中心孔,并且由一对轴承4A、4B支承为与转子铁芯1一起绕旋转轴线RA旋转。更具体而言,本例中的旋转轴3以超过转子铁芯1的两端的方式延伸,并且在转子铁芯1的前方由一侧的轴承4A支承。同样地,本例中的旋转轴3在转子铁芯1的后方由另一侧的轴承4B支承。在此所说的“前方”表示靠近旋转轴3的向壳体2的外侧突出的第1端部31的一侧的位置,“后方”表示远离旋转轴3的第1端部31的一侧的位置。接着,本例中的壳体2由如下部分构成,即:定子铁芯20,其为筒状,以包围转子铁芯1的方式配置为与转子铁芯1同心;前方部分21,其为筒状,配置在定子铁芯20的前方;后方部分22,其为筒状,配置在定子铁芯20的后方;以及后方盖23,其以封堵后方部分22的后端的开口的方式配置在后方部分22的更后方。在此,本例中的定子铁芯20具有层叠多个电磁钢板的构造,在其内周面以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狭槽(未图示)。在这些狭槽分别配置有定子绕组SW,定子绕组SW的引出线(未图示)与后述的端子箱5的金属端子部电连接。因而,若端子箱5与交流电源连接,则会由于流入定子绕组SW的交流电流而在转子铁芯1的周围形成旋转磁场。本例中的定子铁芯20通过螺栓等未图示的连接部件分别与前方部分21和后方部分22连接。另外,本例中的后方盖23通过螺栓等未图示的连接部件与后方部分22连接。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壳体2在除后述的前方部分21的环状开口24以及后方部分22的空气供给孔27以外的部位与外部环境大致隔绝。...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该电动机包括:壳体,其为筒状,用于容纳转子铁芯;旋转轴,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该旋转轴具有向所述壳体的外侧突出的第1端部以及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的第2端部;以及轴承,其配置在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转子铁芯之间,将所述旋转轴支承为能够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旋转,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空气供给孔,该空气供给孔能够连接用于向所述第2端部所位于的内部空间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源,所述旋转轴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自设于所述第2端部的空气流入口延伸至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位于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轴承之间的局部区域的绕旋转轴线的周面的空气流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30 JP 2014-1341231.一种电动机,
该电动机包括:
壳体,其为筒状,用于容纳转子铁芯;
旋转轴,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该旋转轴具有向所述壳体的外侧突出
的第1端部以及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的第2端部;以及
轴承,其配置在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转子铁芯之间,将所述旋转轴支承
为能够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旋转,
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空气供给孔,该空气供给孔能够连接用于向所述第2端部
所位于的内部空间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源,
所述旋转轴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自设于所述第2端部的空气流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原卓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