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装置供油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6045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供油系统,包括泵组、控制阀组、润滑补油泵、润滑补油控制阀组、蓄能器和主定压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润滑补油泵及其控制阀组,基于负载工况变化的前提,使润滑补油泵根据负载工况调整供油方向,为供油系统中换挡转向回路和润滑回路供油,保证了各回路的供油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低压工况下,通过润滑补油控制阀组换向作用,使润滑补油泵为润滑系统供油,改善了现有技术中低压工况下传动装置润滑流量不足的状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多变负载工况下使用蓄能器为换挡转向系统提供瞬时大流量,弥补了由于液压泵组供油不及时导致的换挡转向回路瞬时供油不足的状况,提高了换挡、转向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传动装置液压供油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协同的传动装置供油系统,该供油系统是为了保证在低压工况、高压工况以及复杂多变工况下,传动装置能够润滑及时,且能够可靠换挡与转向而设计的液压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传动装置供油系统是车辆的核心部件。主要包含液压泵组、控制阀组、换挡转向子系统和冷却润滑子系统等。车辆发动机驱动液压泵组为系统供油,控制阀组根据不同工况分配液压泵的流量分别供给换挡转向子系统和冷却润滑子系统。车辆换挡和转向时,换挡和转向回路负载突变,此时供油系统供油特性决定了整个车辆的换挡和转向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与此同时,供油系统中的润滑流量决定着传动装置关键部件运行状况、系统温升等。目前,车辆上所使用的供油系统优先考虑换挡转向回路供油条件,由于换挡转向回路负载变化幅度大,而供油系统供油总流量不变,进而导致在某些极端工况下供油系统中冷却润滑子系统的供油流量减少。虽然保证了换挡转向回路的正常工作,但由于润滑流量的不足,会导致供油系统散热不均、车辆关键部件的磨损甚至破坏。因此,基于复杂工况下的车辆传动装置供油系统研究仍需不断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设计一种在复杂工况下提高换挡、转向回路供油快速性的同时,并改善润滑子系统流量不足现象的传动装置供油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传动装置供油系统,包括泵组、控制阀组、润滑补油泵、润滑补油控制阀组、蓄能器和主定压阀,所述的润滑补油控制阀组采用两个二位二通电液换向阀并联或直接采用一个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所述的吸油过滤器一端与油箱相连,另一端连接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泵组和润滑补油泵的吸油口相连;所述的泵组由p1泵、p2泵和p3泵组成,有一个吸油口和两个排油口,其中p1泵出口直接与p2泵和p3泵的入口相通,而p2泵和p3泵的出口即泵组的两个排油口与控制阀组的两个入口相对应,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使泵组与控制阀组相通;所述的控制阀组的两个出口通过高压管道分别连接换挡转向负载和润滑负载。所述的润滑补油泵的吸油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泵组和加热器相连,其出口连接单向阀B。若润滑补油控制阀组采用两个二位二通电液换向阀并联,则单向阀B出口与润滑补油控制阀组的两个入口通过三通管相连接;若润滑补油控制阀组采用一个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则单向阀B出口直接与润滑补油控制阀组入口相连接。所述的润滑补油控制阀组有两个出口,其中一出口与控制阀组中一个出口通过三通管连接,进而通过管路连接换挡转负载;另一出口与控制阀组的另一出口通过三通管连接,再通过管路连接润滑负载。所述的主定压阀与换挡转向回路并联连接,其入口与换挡转向主油路相连,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到润滑回路。所述的蓄能器与换挡转向负载并联连接,同时在换挡转向回路安装单向阀A,以确保蓄能器的工作油液全部进入换挡转向回路,蓄能器前安装有截止阀,单向阀A出口、蓄能器前截止阀入口、换挡转向负载油路之间通过三通管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泵组和润滑补油泵从油箱中吸油供给系统负载。其中换挡转向回路负载较大且变化幅度大,润滑子系统负载压力较小且变化幅度小。本专利技术分为两种工况,一种为低压工况即换挡转向回路负载较小,控制阀组尚未换向,换向阀左位接通;另一种为高压工况即换挡转向回路负载较大,控制阀组换向,换向阀右位接通;低压工况下,换挡转向回路负载较小,泵组从油箱中吸油,由于未达到控制阀组的换向压力,液压泵组提供的油液全部流入换挡转向回路,与此同时润滑补油泵从油箱中吸油经过润滑补油控制阀组将油液供给润滑负载。高压工况下,换挡转向回路负载较大,泵组提供的油液中p2泵供给换挡转向回路,p3泵供给润滑回路,同时润滑补油泵从油箱中吸油,为换挡转向回路提供压力油液。当换挡转向负载压力达到主定压阀开启压力后,主定压阀溢流,溢流流量进入润滑系统。由于传动装置供油系统中换挡转向负载属于多变负载,当其由高压工况突变为低压工况时,控制阀组中换向阀左位接通,供油系统为换挡转向回路提供较大流量供给,在液压泵组为其供油的同时,使用蓄能器为换挡转向提供瞬时大流量。与此同时,润滑补油泵所提供油液经过润滑补油控制阀组为润滑子系统供油。当供油系统由低压工况突变为高压工况时,控制阀组中换向阀换向,液压泵组既为换挡转向回路供油又为润滑系统供油。此时润滑补油泵经过润滑补油控制阀组为换挡转向回路供油,同时为蓄能器充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润滑补油泵及其控制阀组,基于负载工况变化的前提,使润滑补油泵根据负载工况调整供油方向,为供油系统中换挡转向回路和润滑回路供油,保证了各回路的供油需求。2、本专利技术在低压工况下,通过润滑补油控制阀组换向作用,使润滑补油泵为润滑系统供油,改善了现有技术中低压工况下传动装置润滑流量不足的状况。3、本专利技术在多变负载工况下使用蓄能器为换挡转向系统提供瞬时大流量,弥补了由于液压泵组供油不及时导致的换挡转向回路瞬时供油不足的状况,提高了换挡、转向的快速性和准确性。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协同供油系统,采用在换挡转向回路并联蓄能器的方法,提高系统在换挡、转向时供油快速性,利用润滑补油泵及其控制阀组改善极端工况下润滑系统供油流量不足的状况。本专利技术在满足原供油系统供油规律基础上改善了换挡转向系统、润滑系统的供油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系统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改变润滑补油控制阀组后液压系统结构简图。图中:1、吸油过滤器;2、加热器;3、泵组;4、控制阀组;5、润滑补油控制阀组;6、主定压阀;7、单向阀A;8、蓄能器;9、截止阀;10、单向阀B;11、润滑补油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传动装置供油系统,包括泵组3、控制阀组4、润滑补油泵11、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蓄能器8和主定压阀6,其中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可以采用两个二位二通电液换向阀并联如图1所示,或直接采用一个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如图2所示,图1与图2所示供油系统能达到相同效果。本专利技术分为两种稳定工况,一种为低压工况即换挡转向回路负载压力较小,控制阀组4左位接通;另一种为高压工况即换挡转向回路负载压力较大,控制阀组4右位接通;低压工况下,液压泵组3从油箱中吸油,由于换挡转向回路压力较低,阀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传动装置供油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装置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组(3)、控制阀组(4)、润滑补油泵(11)、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蓄能器(8)和主定压阀(6),所述的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采用两个二位二通电液换向阀并联或直接采用一个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所述的吸油过滤器(1)一端与油箱相连,另一端连接加热器(2);所述的加热器(2)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泵组(3)和润滑补油泵(11)的吸油口相连;所述的泵组(3)由p1泵、p2泵和p3泵组(3)成,有一个吸油口和两个排油口,其中p1泵出口直接与p2泵和p3泵的入口相通,而p2泵和p3泵的出口即泵组(3)的两个排油口与控制阀组(4)的两个入口相对应,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使泵组(3)与控制阀组(4)相通;所述的控制阀组(4)的两个出口通过高压管道分别连接换挡转向负载和润滑负载;所述的润滑补油泵(11)的吸油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泵组(3)和加热器(2)相连,其出口连接单向阀B(10);若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采用两个二位二通电液换向阀并联,则单向阀B(10)出口与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的两个入口通过三通管相连接;若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采用一个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则单向阀B(10)出口直接与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入口相连接;所述的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有两个出口,其中一出口与控制阀组(4)中一个出口通过三通管连接,进而通过管路连接换挡转负载;另一出口与控制阀组(4)的另一出口通过三通管连接,再通过管路连接润滑负载;所述的主定压阀(6)与换挡转向回路并联连接,其入口与换挡转向主油路相连,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到润滑回路;所述的蓄能器(8)与换挡转向负载并联连接,同时在换挡转向回路安装单向阀A(7),以确保蓄能器(8)的工作油液全部进入换挡转向回路,蓄能器(8)前安装有截止阀(9),单向阀A(7)出口、蓄能器(8)前截止阀(9)入口、换挡转向负载油路之间通过三通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装置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组(3)、控制阀组(4)、
润滑补油泵(11)、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蓄能器(8)和主定压阀(6),所
述的润滑补油控制阀组(5)采用两个二位二通电液换向阀并联或直接采用一个
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
所述的吸油过滤器(1)一端与油箱相连,另一端连接加热器(2);所述的
加热器(2)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泵组(3)和润滑补油泵(11)的吸
油口相连;所述的泵组(3)由p1泵、p2泵和p3泵组(3)成,有一个吸油口
和两个排油口,其中p1泵出口直接与p2泵和p3泵的入口相通,而p2泵和p3
泵的出口即泵组(3)的两个排油口与控制阀组(4)的两个入口相对应,通过
螺钉紧固连接使泵组(3)与控制阀组(4)相通;所述的控制阀组(4)的两个
出口通过高压管道分别连接换挡转向负载和润滑负载;
所述的润滑补油泵(11)的吸油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泵组(3)和加热器(2)
相连,其出口连接单向阀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琦关广丰吕庆军陈溪熊伟罗小梅熊庆辉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