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梭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2825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减少了对缝料及设备的污染,且维修方便的旋梭供油系统,包括缝纫机壳体、设置在缝纫机壳体内的旋梭组件以及供油装置,所述旋梭组件包括旋梭座以及设置在旋梭座上的旋梭,所述供油装置包括与旋梭座连通的油盘,油盘内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后部的上方安装有挡油盖板,挡油盖板与油盘壁面密封连接;所述挡油盖板下侧的油盘底壁向上延伸形成储油室,储油室内形成第一储油腔,储油室外侧的油盘凹腔形成第二储油腔;所述挡油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储油腔连通的出油管接头以及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的吸油管接头,所述挡油盖板的上方设置有将第二储油腔内的油液吸到第一储油腔内的吸油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
,具体指一种旋梭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缝纫机供油(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油盘与油泵,所述的油盘设置于缝纫机壳体内,机头再放置其上,油盘结构为敞开式不封闭油盘,里面注有液体油液,油泵为叶轮泵通过两条油管与上轴供油口和旋梭供油口相连接,出油口为敞开式,多余的油直接通过出油口流出顺着机壳的腔壁流回油盘。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1、为了能达到上轴供油口和旋梭供油口所需的油液的量,在油盘中需要保持大量的油液,这样在缝纫机翻倒维修时,液油容易溢出,且容易将液油洒到台面上,影响工作环境;2、叶轮泵的设置增加了缝纫机的体积,噪音大,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了对缝料及设备的污染,且维修方便的旋梭供油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梭供油系统,包括缝纫机壳体、设置在缝纫机壳体内的旋梭组件以及供油装置,所述旋梭组件包括旋梭座以及设置在旋梭座上的旋梭,所述供油装置包括与旋梭座连通的油盘,油盘内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后部的上方安装有挡油盖板,挡油盖板与油盘壁面密封连接;所述挡油盖板下侧的油盘底壁向上延伸形成储油室,储油室内形成第一储油腔,储油室外侧的油盘凹腔形成第二储油腔;所述挡油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储油腔连通的出油管接头以及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的吸油管接头,所述挡油盖板的上方设置有将第二储油腔内的油液吸到第一储油腔内的吸油组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油组件包括可旋转的驱动轴以及套设在驱动轴外周的轴套,驱动轴相对于轴套转动,所述轴套包括与驱动轴适配的中心孔,连接中心孔的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孔与吸油管接头连通,出油孔与出油管接头连通,轴套上设置有将驱动轴上的油液挤压到出油孔内的柱塞组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塞组件包括与轴套连接的柱塞本体,柱塞本体的一端弹性连接有柱塞帽,所述柱塞帽与驱动轴抵接,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可连通柱塞帽和出油孔的凹槽,柱塞帽与凹槽位于同一径向方向,凹槽与中心孔形成一负压腔,驱动轴转动时通过负压腔对润滑油进行抽吸,将润滑油吸到凹槽内,柱塞帽将凹槽内的润滑油挤压到出油孔中排出,进而流入到第一储油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腔内设有开口朝向外侧的台阶,所述台阶上盖设有挡油盖板,挡油盖板与台阶上端面密封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油盖板下侧的油盘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第三储油腔,所述第三储油腔一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上设置有过滤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部的一端延伸至挡油盖板的上端面,开口部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油盘底壁,开口部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可拆卸连接有所述过滤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油盖板上方的油盘后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第四储油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盘外侧设置有检测第二储油腔内储油量的油标组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盘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储油腔内的通孔一,所述油盘上设置有连通第二储油腔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均位于凹腔的底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腔底部设置有放油孔,放油孔上设有放油螺钉。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吸油组件能将第二储油腔内的油液传送到第一储油腔内,使第一储油腔内的油量高度大于第二储油腔内的油量高度,第一储油腔可以减少第二储油腔内油液的储量,需要油液的量只需要在第一储油腔内保持一定的储油高度即可达到润滑需要,且第二储油腔的储油量不需要过多,挡油盖板与油盘壁面密封连接,在油盘随缝纫机主体向后翻转时,挡油盖板阻止储油区域内的油液漏出油盘;避免溢油对设备及缝料造成污染;且在挡油盖板上设置吸油组件,便于对吸油组件进行维修,且在维修时吸油组件的外部不会粘上油液,不会对设备照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缝纫机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油盘与挡油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油盘与挡油盖板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油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A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吸油组件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吸油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10是油标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轴套与柱塞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缝纫机壳体;2-油盘;20-第一储油腔;21-第二储油腔;22-第三储油腔;23-开口部;24-安装槽;25-第四储油腔;26-泄油槽;27-台阶;28-通孔一;29-通孔二;291-通孔三;3-挡油盖板;4-过滤网;5-出油管接头;6-吸油管接头;7-吸油组件;71-驱动轴;711-凹槽;72-轴套;721-中心孔;722-进油孔;723-出油孔;724-安装孔;73-密封套;81-柱塞本体;82-柱塞帽;83-弹簧;84-负压腔;9-油标组件;91-储油桶;92-标示盘;921-窗口一;922-窗口二;93-导管;94-浮标;10-放油孔;11-放油螺钉;12-旋梭座;13-旋梭;14-供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旋梭供油系统,包括缝纫机壳体1、设置在缝纫机壳体1内的旋梭组件以及供油装置,所述旋梭组件包括旋梭座12以及设置在旋梭座12上的旋梭13,所述供油装置包括油盘2以及连通油盘2与旋梭座12的供油管14,油盘2内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后部的上方安装有挡油盖板3,挡油盖板3与油盘2壁面密封连接;所述挡油盖板3下侧的油盘2底壁向上延伸形成储油室,储油室内形成第一储油腔20,储油室外侧的油盘2凹腔形成第二储油腔21;所述挡油盖板3上设置有与第一储油腔20连通的出油管接头5以及与第二储油腔21连通的吸油管接头6,所述挡油盖板3的上方设置有将第二储油腔21内的油液吸到第一储油腔20内的吸油组件7;吸油组件7能将第二储油腔21内的油液传送到第一储油腔20内,使第一储油腔20内的油量高度大于第二储油腔21内的油量高度,第一储油腔20可以减少第二储油腔21内油液的储量,需要油液的量只需要在第一储油腔20内保持一定的储油高度即可达到润滑需要,且第二储油腔21的储油量不需要过多,挡油盖板3与油盘2壁面密封连接,在油盘2随缝纫机主体向后翻转时,挡油盖板3阻止储油区域内的油液漏出油盘2;避免溢油对设备及缝料造成污染;且在挡油盖板3上设置吸油组件7,便于对吸油组件7进行维修,且在维修时吸油组件7的外部不会粘上油液,不会对设备照成污染。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油组件7包括可旋转的驱动轴71以及套设在驱动轴71外周的轴套72,驱动轴71相对于轴套72转动,轴套72固定设置在缝纫机壳体1上,所述轴套72包括与驱动轴71适配的中心孔721,连接中心孔721的进油孔722和出油孔723,所述进油孔722与吸油管接头6连通,出油孔723与出油管接头5连通,轴套72上设置有将驱动轴71上的油液挤压到出油孔723内的柱塞组件,本实施例中进油孔722的出油端要高于进油孔722的进油端,这样便于对第二储油腔21内的油液进行吸取,出油孔723的进油端要高于出油孔723的出油端,这样便于出油孔723出油,且为了防止油液从轴套72的后端流出,在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梭供油系统,包括缝纫机壳体、设置在缝纫机壳体内的旋梭组件以及供油装置,所述旋梭组件包括旋梭座以及设置在旋梭座上的旋梭,所述供油装置包括与旋梭座连通的油盘,油盘内设置有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后部的上方安装有挡油盖板,挡油盖板与油盘壁面密封连接;所述挡油盖板下侧的油盘底壁向上延伸形成储油室,储油室内形成第一储油腔,储油室外侧的油盘凹腔形成第二储油腔;所述挡油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储油腔连通的出油管接头以及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的吸油管接头,所述挡油盖板的上方设置有将第二储油腔内的油液传送到第一储油腔内的吸油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梭供油系统,包括缝纫机壳体、设置在缝纫机壳体内的旋梭组件以及供油装置,所述旋梭组件包括旋梭座以及设置在旋梭座上的旋梭,所述供油装置包括与旋梭座连通的油盘,油盘内设置有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后部的上方安装有挡油盖板,挡油盖板与油盘壁面密封连接;所述挡油盖板下侧的油盘底壁向上延伸形成储油室,储油室内形成第一储油腔,储油室外侧的油盘凹腔形成第二储油腔;所述挡油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储油腔连通的出油管接头以及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的吸油管接头,所述挡油盖板的上方设置有将第二储油腔内的油液传送到第一储油腔内的吸油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组件包括可旋转的驱动轴以及套设在驱动轴外周的轴套,驱动轴相对于轴套转动,所述轴套包括与驱动轴适配的中心孔,连接中心孔的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孔与吸油管接头连通,出油孔与出油管接头连通,轴套上设置将从进油孔吸入的部分润滑油供给到出油孔内的柱塞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组件包括与轴套连接的柱塞本体,柱塞本体的一端弹性连接有柱塞帽,所述柱塞帽与驱动轴抵接,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可连通柱塞帽和出油孔的凹槽,柱塞帽与凹槽位于同一径向方向,凹槽与中心孔形成一负压腔,驱动轴转动时通过负压腔对润滑油进行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孟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杜马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