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大钊专利>正文

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21824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6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包括油箱(1)、油水分离器(2)、输油泵(3)、滤清器、高压泵(5)、共轨管(6)、喷油器(7)、高压油管(8)以及控制装置(9),控制装置(9)用于调节共轨管中的燃油压力,通过上述装置的连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供油系统,使用该供油系统对发动机供油,可以实现对共轨管中燃油的压力,也就是喷油压力的独立控制,并通过对喷油压力的控制实现了喷油时间和喷油量的控制,还可以克服油品差导致的排放污染物较高的问题,使尾气排放达到国III、国IV的排放标准。

Oil supply system for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el supply system of an engine, comprising an oil tank (1), oil-water separator (2), (3) oil pump, filter, high pressure pump (5), common rail injector (6), (7), high pressure oil pipe (8) and a control device (9), control device (9) for adjusting the common rail fuel pressure, by connecting the device, so as to form a complete supply system, to use the engine fuel supply system, can be achieved on the common rail fuel pressure, fuel injection pressure is controlled independently, and realizes the control of injection timing and fuel injection the amount by controlling the fuel injection pressure, but also can overcome the high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caused by poor oil problems, to meet China III emission, IV emission stand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供油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其中以柴油机最明显。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起步较晚、水平较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采取了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的具体方案,其具体实施至今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I、国II、国III、国IV。自2008年7月1日起,全国3.5t以上柴油车都要求达到国Ⅲ排放标准。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是柴油发动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其技术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使用的可靠性,而且对减少环境污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电控喷射技术是确保柴油车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关键,目前电喷柴油发动机普遍采用的是电子控制燃油供油系统。然而,由于国内柴油品质较差,而且在短时间之内尚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此现有的供油系统很难保障柴油机的排放能够达到国III、国IV的排放标准,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使用该供油系统对发动机供油,可以克服油品差导致的排放污染物较高的问题,使尾气排放达到国III、国IV的排放标准。具体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包括油箱、油水分离器、输油泵、滤清器、高压泵、共轨管、喷油器、高压油管以及控制装置,上述滤清器包括细滤器和精滤器,上述部件按照以下任一种方式连接:(a)油箱出口与油水分离器入口连接,油水分离器出口与输油泵入口连接,输油泵出口与细滤器入口连接,细滤器出口与精滤器入口连接,精滤器出口与高压泵入口连接,高压泵第一出口通过高压油管与共轨管入口连接,共轨管的节流口通过高压油管与喷油器进油孔连接;或(b)油箱出口与油水分离器入口连接,油水分离器出口与细滤器入口连接,细滤器出口与输油泵入口连接,输油泵出口与精滤器入口连接,精滤器出口与高压泵入口连接,高压泵第一出口通过高压油管与共轨管入口连接,共轨管的节流口通过高压油管与喷油器进油孔连接;上述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共轨管中的燃油压力。进一步地,上述共轨管上还设有溢流口和限压阀,溢流口与油箱入口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喷油器上还设有回油孔,回油孔与油箱入口连接。进一步地,上述高压泵上还设有安全阀和第二出口,安全阀与精滤器出口连接,第二出口与油箱入口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上述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共轨管中的燃油压力;上述控制器与执行器连接,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生成指令;上述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高压泵的加压压力进行相应的调节。进一步地,上述油水分离器或细滤器上还设有手压泵。进一步地,上述油水分离器或细滤器上还设有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本技术的供油系统在使用时,燃油从油箱通过油水分离器,分离水分并过滤去大颗粒的机械杂质,再依次经过输油泵、细滤器、精滤器或依次经过细滤器、输油泵、精滤器,过滤小颗粒杂质后,被输送至高压泵;进入高压泵的燃油,此时油压约为0.2MPA-0.5MPA,燃油经过高压泵加压到控制装置预设的压力(通常在130MPa以上)后,通过高压油管进入共轨管;从共轨管的节流口流出的燃油通过高压油管进入喷油器,通过喷油嘴喷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在传统的供油系统中,喷油压力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有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变量,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喷油压力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无关,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共轨管中燃油的压力,也就是喷油压力的独立控制,并通过对喷油压力的控制实现了喷油时间和喷油量的控制。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后分析,认为燃前过滤技术的提升是确保高效燃烧的前提,从而保证即便使用无法达到国Ⅲ标准要求的燃油,也能保障柴油机的排放可以达到国III、国IV的标准。上述的供油系统,通过油水分离器、细滤器和精滤器一共三次过滤,提高燃油的清洁度,清除柴油中的2μm以上的杂质颗粒,避免杂质引起的供油下降、雾化不良、油耗增加、功率下降等后果,从而使柴油机的排放能够达到国III、国IV的排放标准;同时,还可以充分清除燃油中的水分,避免水分腐蚀油泵、喷油器等部件,影响正常供油。此外,本技术的供油系统,通过清除柴油中的有害颗粒杂质和水分有效地保护供油系统的精密耦件,例如,3-5μm级燃油中极小的机械杂质导致柱塞偶件、针阀偶件、量孔喷嘴等运动部件拉伤、擦伤等磨粒磨损,上述的供油系统可以有效避免非正常磨损,从而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供油系统的其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的供油系统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油箱1;油箱入口11;油箱出口12;油水分离器2;油水分离器入口21;油水分离器出口22;输油泵3;输油泵入口31;输油泵出口32;细滤器41;细滤器入口411;细滤器出口412;精滤器42;精滤器入口421;精滤器出口422;高压泵5;高压泵入口51;高压泵第一出口52;高压泵第二出口53;安全阀54;共轨管6;共轨管入口61;共轨管节流口62;共轨管溢流口63;限压阀64;喷油器7;喷油器进油孔71;喷油器回油孔72;喷油嘴73;高压油管8;控制装置9;传感器91;控制器92;执行器93。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结合图1和图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包括油箱1、油水分离器2、输油泵3、滤清器、高压泵5、共轨管6、喷油器7、高压油管8以及控制装置9,上述滤清器包括细滤器41和精滤器42,上述部件按照以下任一种方式连接:(a)油箱出口12与油水分离器入口21连接,油水分离器出口22与输油泵入口31连接,输油泵出口32与细滤器入口411连接,细滤器出口412与精滤器入口421连接,精滤器出口422与高压泵入口51连接,高压泵第一出口52通过高压油管8与共轨管入口61连接,共轨管的节流口62通过高压油管8与喷油器进油孔71连接;或(b)油箱出口12与油水分离器入口21连接,油水分离器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油水分离器(2)、输油泵(3)、滤清器、高压泵(5)、共轨管(6)、喷油器(7)、高压油管(8)以及控制装置(9),所述滤清器包括细滤器(41)和精滤器(42),上述部件按照以下任一种方式连接:(a)油箱出口(12)与油水分离器入口(21)连接,油水分离器出口(22)与输油泵入口(31)连接,输油泵出口(32)与细滤器入口(411)连接,细滤器出口(412)与精滤器入口(421)连接,精滤器出口(422)与高压泵入口(51)连接,高压泵第一出口(52)通过高压油管(8)与共轨管入口(61)连接,共轨管的节流口(62)通过高压油管(8)与喷油器进油孔(71)连接;或(b)油箱出口(12)与油水分离器入口(21)连接,油水分离器出口(22)与细滤器入口(411)连接,细滤器出口(412)与输油泵入口(31)连接,输油泵出口(32)与精滤器入口(421)连接,精滤器出口(422)与高压泵入口(51)连接,高压泵第一出口(52)通过高压油管(8)与共轨管入口(61)连接,共轨管的节流口(62)通过高压油管(8)与喷油器进油孔(71)连接;所述控制装置(9)用于调节共轨管中的燃油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油水分离器(2)、输油泵(3)、滤清器、高压泵(5)、共轨管(6)、喷油器(7)、高压油管(8)以及控制装置(9),所述滤清器包括细滤器(41)和精滤器(42),上述部件按照以下任一种方式连接:(a)油箱出口(12)与油水分离器入口(21)连接,油水分离器出口(22)与输油泵入口(31)连接,输油泵出口(32)与细滤器入口(411)连接,细滤器出口(412)与精滤器入口(421)连接,精滤器出口(422)与高压泵入口(51)连接,高压泵第一出口(52)通过高压油管(8)与共轨管入口(61)连接,共轨管的节流口(62)通过高压油管(8)与喷油器进油孔(71)连接;或(b)油箱出口(12)与油水分离器入口(21)连接,油水分离器出口(22)与细滤器入口(411)连接,细滤器出口(412)与输油泵入口(31)连接,输油泵出口(32)与精滤器入口(421)连接,精滤器出口(422)与高压泵入口(51)连接,高压泵第一出口(52)通过高压油管(8)与共轨管入口(61)连接,共轨管的节流口(62)通过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大钊
申请(专利权)人:谭大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