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油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813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式油冷器,所述外管套接于内管外壁,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形成0.5mm-5mm的间隙,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翘片,外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法兰台,所述翘片卷曲呈圆筒状并设置于外管与内管之间,翘片表面沿圆筒轴向分布有呈排状的连续凸起部,所述连续凸起部呈上下迂回形状,相邻的两排连续凸起部之间形成连续凹陷部,所述连续凹陷部亦呈上下迂回形状,连续凸起部的顶面向上抵住外管内壁并与外管内壁呈一体结构,连续凹陷部的底面向下抵住内管外壁并与内管外壁呈一体结构,其采用双层管路结构,内嵌式翘片方式结合特殊的翘片冲压结构,有效提升了翘片与管路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大大提升了管式油冷器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冷装置的
,具体地说是管式油冷器,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采用散热机构对各系统进行散热,以确保各系统在所有工作状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变速器是整车的重要部件,润滑油的品质对变速器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变速器在工作时有功率损失,所以会导致润滑油的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变速器的传递率会降低,损坏变速器的密封件,甚至会导致润滑油变质,最终变速器损坏。所以为了使变速器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在整车上安装布置油冷器,来降低润滑油的温度,使变速器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转。现有油冷器采用单层管路结构,并且翘片的结构也存在问题,导致冷却效果不佳,故仍然需要对现有管式油冷器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油冷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管式油冷器,包括外管和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套接于内管外壁,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形成0.5mm-5mm的间隙,夕卜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翘片,外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法兰台,所述翘片卷曲呈圆筒状并设置于外管与内管之间,翘片表面沿圆筒轴向分布有呈排状的连续凸起部,所述连续凸起部呈上下迂回形状,相邻的两排连续凸起部之间形成连续凹陷部,所述连续凹陷部亦呈上下迂回形状,连续凸起部的顶面向上抵住外管内壁并与外管内壁呈一体结构,连续凹陷部的底面向下抵住内管外壁并与内管外壁呈一体结构。本技术公开了管式油冷器,其采用双层管路结构,内嵌式翘片方式结合特殊的翘片冲压结构,有效提升了翘片与管路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大大提升了管式油冷器的冷却效率,产品结构设计简单,构思巧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法兰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管和外管装配后的剖面图。图4为翘片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5为翘片的剖面图。其中:1、外管;2、内管;3、间隙;4、翘片;5、法兰台;6、连续凸起部;7、连续凹陷部;8、筒体;9、管体;10、圆形基座;11、密封胶圈;12、环状压片;13、六角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本技术公开了管式油冷器,包括外管I和内管2,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外管I套接于内管2外壁,外管I内壁与内管2外壁之间形成0.5mm-5mm的间隙3,外管I与内管2之间的间隙3内设有翘片4,外管I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法兰台5,所述翘片4卷曲呈圆筒状并设置于外管I与内管2之间,翘片4表面沿圆筒轴向分布有呈排状的连续凸起部6,所述连续凸起部6呈上下迂回形状,相邻的两排连续凸起部6之间形成连续凹陷部7,所述连续凹陷部7亦呈上下迂回形状,连续凸起部6的顶面向上抵住外管I内壁并与外管I内壁呈一体结构,连续凹陷部7的底面向下抵住内管2外壁并与内管2外壁呈一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法兰台5由筒体8和与筒体8壁垂直的管体9构成,管体9内腔与筒体8内腔相互连通,筒体8套接在上述外管I的端部,管体9与筒体8的连接处形成一圆形基座10,该圆形基座10上表面开设有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内设有密封胶圈11,管体9外壁处开设有外螺纹,管体9外依次旋接有环状压片12和六角螺母13,环状压片12向下压住上述密封胶圈11,而六角螺母13则向下压住环状压片1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管式油冷器,包括外管(I)和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套接于内管(2)外壁,外管(I)内壁与内管(2)外壁之间形成0.的间隙(3),外管(I)与内管(2)之间的间隙(3)内设有翘片(4),外管(I)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法兰台(5),所述翘片(4)卷曲呈圆筒状并设置于外管(I)与内管(2)之间,翘片(4)表面沿圆筒轴向分布有呈排状的连续凸起部(6),所述连续凸起部(6)呈上下迂回形状,相邻的两排连续凸起部(6)之间形成连续凹陷部(7),所述连续凹陷部(7)亦呈上下迂回形状,连续凸起部(6)的顶面向上抵住外管(I)内壁并与外管(I)内壁呈一体结构,连续凹陷部(7)的底面向下抵住内管(2)外壁并与内管(2)外壁呈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台(5)由筒体(8)和与筒体(8)壁垂直的管体(9)构成,管体(9)内腔与筒体(8)内腔相互连通,筒体(8)套接在上述外管(I)的端部,管体(9)与筒体(8)的连接处形成一圆形基座(10),该圆形基座(10)上表面开设有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内设有密封胶圈(11),管体(9)外壁处开设有外螺纹,管体(9)外依次旋接有环状压片(12)和六角螺母(13),环状压片(12)向下压住上述密封胶圈(11),而六角螺母(13 )则向下压住环状压片(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管式油冷器,所述外管套接于内管外壁,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形成0.5mm-5mm的间隙,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翘片,外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法兰台,所述翘片卷曲呈圆筒状并设置于外管与内管之间,翘片表面沿圆筒轴向分布有呈排状的连续凸起部,所述连续凸起部呈上下迂回形状,相邻的两排连续凸起部之间形成连续凹陷部,所述连续凹陷部亦呈上下迂回形状,连续凸起部的顶面向上抵住外管内壁并与外管内壁呈一体结构,连续凹陷部的底面向下抵住内管外壁并与内管外壁呈一体结构,其采用双层管路结构,内嵌式翘片方式结合特殊的翘片冲压结构,有效提升了翘片与管路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大大提升了管式油冷器的冷却效率。【IPC分类】F16H57/04【公开号】CN204878671【申请号】CN201520506277【专利技术人】侯宗贤, 饶伟光, 陈迪 【申请人】上海威可特汽车热交换器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7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管式油冷器,包括外管(1)和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套接于内管(2)外壁,外管(1)内壁与内管(2)外壁之间形成0.5mm‑5mm的间隙(3),外管(1)与内管(2)之间的间隙(3)内设有翘片(4),外管(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法兰台(5),所述翘片(4)卷曲呈圆筒状并设置于外管(1)与内管(2)之间,翘片(4)表面沿圆筒轴向分布有呈排状的连续凸起部(6),所述连续凸起部(6)呈上下迂回形状,相邻的两排连续凸起部(6)之间形成连续凹陷部(7),所述连续凹陷部(7)亦呈上下迂回形状,连续凸起部(6)的顶面向上抵住外管(1)内壁并与外管(1)内壁呈一体结构,连续凹陷部(7)的底面向下抵住内管(2)外壁并与内管(2)外壁呈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宗贤饶伟光陈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可特汽车热交换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