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变速器壳体、手动变速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573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变速器壳体、手动变速器及汽车,涉及汽车设计领域,解决现有变速器易导致润滑油温度升高而失效的问题,该手动变速器壳体的壳体本体包括外表面和与外表面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外表面以及内表面与外表面的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多个散热区;第一散热区,沿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筋,第一散热筋沿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散热区,沿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筋,第二散热筋沿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散热区,沿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三散热筋,第三散热筋沿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解决了现有变速器易导致润滑油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变速器壳体、手动变速器及汽 车。
技术介绍
现有手动变速器壳体的散热筋数目较少,散热效果差,在高温、大负荷环境下行 驶,易导致变速器润滑油温度升高,粘度降低而失效。尤其是越野汽车的使用工况恶劣,更 易出现变速器润滑油温度升高,粘度降低而失效的情况,从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安 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变速器壳体、手动变速器及汽车, 解决现有手动变速器的散热效果差,易导致润滑油温度升高而失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动变速器壳体,包括壳体 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包括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相对设置的内表面,所述手动变速器壳体 还包括: 于所述外表面上以及于所述内表面上与所述外表面的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的多个 散热区,多个所述散热区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第一散热区,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筋,所 述第一散热筋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其中第二散热区,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 筋,所述第二散热筋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其中第三散热区,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三散热 筋,所述第三散热筋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散热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三散热区的宽 度。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区与所述第二散热区相连,所述第二散热区与所述第三散热 区相连。 其中,所述外表面的第二散热区的中部设置有两个凸台,每个所述凸台与一个所 述第二散热筋相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动变速器,包括:如 上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壳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 的手动变速器。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技术实施例的手动变速器壳体,在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上以及内表面上与外 表面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散热区,多个散热区沿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其中 第一散热区,沿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筋,第一散热筋沿壳体本 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散热区,沿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散 热筋,第二散热筋沿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散热区,沿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 部分别设置有第三散热筋,第三散热筋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增加了散热筋的数目,且散 热筋布置方式合理,散热效果好,有效解决了现有手动变速器的散热效果差,易导致润滑油 温度升高而失效的问题,避免了由此造成的安全隐患,且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 全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手动变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外表面,100-第一散热区,200-第二散热区,300-第三散热区, 1_第一散热筋,2-第二散热筋,3-第二散热筋。【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 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技术实施例的手动变速器壳体,增加了散热筋的数目,并优化了散热筋的 布置结构,使散热量大,散热效果好,有效解决了原有变速器在高温、大负荷环境下行驶,易 导致变速器润滑油温度升高,粘度降低而失效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手动变速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 包括外表面10和与所述外表面10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变速器壳体还 包括: 于所述外表面10上以及于所述内表面上与所述外表面10的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的 多个散热区,多个所述散热区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第一散热区100,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筋 1,所述第一散热筋1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其中第二散热区200,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二 散热筋2,所述第二散热筋2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其中第三散热区300,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三 散热筋3,所述第三散热筋3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技术实施例的手动变速器壳体,通过在壳体本体的内表面及外表面10相 对位置分别设置多个散热区,并在多个散热区合理布置多个散热筋,有效改善了变速器的 散热效果,增加了散热量。解决了现有手动变速器的散热效果差,易导致润滑油温度升高 而失效的问题,避免了由此造成的安全隐患。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和实用 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区100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散热区 200的宽度和所述第三散热区300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散热区100与所述第二散热区200 相连,所述第二散热区200与所述第三散热区300相连。 此时,变速器壳体可更好的适配变速器的结构,使装配后的结构更加稳固,增加了 装置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且装配后的结构散热效果良好,避免了由于变速器散热效果差 而导致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和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外表面10的第二散热区200的中部设置有两个凸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变速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包括外表面(10)和与所述外表面(10)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变速器壳体还包括:于所述外表面(10)上以及于所述内表面上与所述外表面(10)的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的多个散热区,多个所述散热区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第一散热区(100),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筋(1),所述第一散热筋(1)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第二散热区(200),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筋(2),所述第二散热筋(2)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第三散热区(300),沿所述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三散热筋(3),所述第三散热筋(3)沿所述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强谢文强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