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结构及具有该折叠结构的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830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5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折叠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及具有该折叠结构的滑板车,旨在解决现有折叠结构操作复杂及在定位使用时容易松脱的技术问题。在第一弹性件推顶紧固销的作用下,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一一对应与第一抵接面及第三抵接面相抵接,两个连接件可靠展开。推动紧固销,让紧固销松开,两个连接件可向下转动。当两个连接件折叠到位,松开紧固销,在第一弹性件作用下,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一一对应与第二抵接面及第四抵接面相抵接,两个连接件可靠折叠。当要打开两个连接件时,推动紧固销,让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往上转动,两个连接件可靠展开。该折叠结构操作简单,在定位使用时可靠,不会产生松脱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折叠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及具有该折叠结构的滑板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滑板车通常采用折叠结构,以降低车体所占用空间,便于携带。但是,现有滑板车的折叠结构较复杂,折叠操作麻烦;而在打开折叠结构定位使用时,折叠结构容易松脱,影响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折叠结构操作复杂及在定位使用时容易松脱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结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枢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顶抵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抵部上的第一杆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枢接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第一顶抵部相面对的第二顶抵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抵部上的第二杆状部,所述第一顶抵部具有第一抵接面及与该第一抵接面相邻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顶抵部具有第三抵接面及与该第三抵接面相邻的第四抵接面;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顶抵部与所述第二顶抵部之间的紧固销及用于沿所述紧固销的滑动方向推顶该紧固销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紧固销的面向于所述第一顶抵部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推顶所述紧固销的方向倾斜,所述紧固销的面向于所述第二顶抵部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推顶所述紧固销的方向倾斜;于滑动所述紧固销且所述第一斜面及所述第二斜面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及所述第三抵接面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杆状部与所述第二杆状部相展开;于滑动所述紧固销且所述第一斜面及所述第二斜面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及所述第四抵接面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杆状部与所述第二杆状部相折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抵部上且与该第一顶抵部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抵部上且与该第二顶抵部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的错开角度及所述第三抵接面与所述第四抵接面之间的错开角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三抵接面与所述第四抵接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面。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齿轮部的第一转轴及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齿轮部的第二转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紧固销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的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形成于所述第三抵接部上。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截面与所述本体的截面均呈T字型。进一步地,还包括枢接在所述本体上呈条状的按键,所述按键具有第一侧面及与该第一侧面相垂直的第二侧面,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按键的容纳槽;于转动所述按键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相面对时,所述按键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于转动所述按键且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本体相面对时,所述按键分离于所述容纳槽且该按键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槽,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远离所述按键的一端上的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的第二弹性件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靠近所述按键的一端上的球体,所述弹性件的其中一端顶抵于所述紧固件上,该弹性件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球体相连接;所述第一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球体卡接配合以使所述按键限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第一凹坑,所述第二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球体卡接配合以使所述按键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第二凹坑。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折叠结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在第一弹性件推顶紧固销的作用下,紧固销的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一一对应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抵接面及第二连接件的第三抵接面相抵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靠展开。向下推动紧固销,让紧固销松开第一抵接面与第三抵接面,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向下转动,实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折叠。当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折叠到位,松开紧固销,在第一弹性件作用下,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一一对应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抵接面及第二连接件的第四抵接面相抵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靠折叠。当要打开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时,再次推动紧固销,让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往上转动,松开紧固销,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一一对应与第一抵接面及第三抵接面相抵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靠展开。该折叠结构操作简单,在定位使用时可靠,不会产生松脱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结构的立体装配图,按键容纳在容纳槽内。图2是图1的折叠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的折叠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1的折叠结构的状态示意图之一,第一杆状部与第二杆状部处于展开状态,按键分离于容纳槽。图5是图4的折叠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图1的折叠结构的状态示意图之二,第一杆状部与第二杆状部处于从展开到折叠的中间状态,按键分离于容纳槽。图7是图6的折叠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图1的折叠结构的状态示意图之二,第一杆状部与第二杆状部处于折叠状态,按键分离于容纳槽。图9是图8的折叠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的状态示意图之一,折叠结构中的第一杆状部与第二杆状部处于展开状态。图11是图10的滑板车的状态示意图之二,折叠结构中的第一杆状部与第二杆状部处于折叠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结构100,包括安装座10、安装在安装座10上的第一连接件20及第二连接件30,第一连接件20包括枢接在安装座10上的第一顶抵部21及设置在第一顶抵部21上的第一杆状部22,第二连接件30包括枢接在安装座10上且与第一顶抵部21相面对的第二顶抵部31及设置在第二顶抵部31上的第二杆状部32,第一顶抵部21具有第一抵接面21a及与该第一抵接面21a相邻的第二抵接面21b,第二顶抵部31具有第三抵接面31a及与该第三抵接面31a相邻的第四抵接面31b ;折叠结构100还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座10上且位于第一顶抵部21与第二顶抵部31之间的紧固销40及用于沿紧固销40的滑动方向推顶该紧固销40的第一弹性件50,紧固销40的面向于第一顶抵部21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一斜面42a,该第一斜面42a朝向第一弹性件50推顶紧固销40的方向倾斜,紧固销40的面向于第二顶抵部31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二斜面42b,该第二斜面42b朝向第一弹性件50推顶紧固销40的方向倾斜;请同时参阅图4、图5,于滑动紧固销40且第一斜面42a及第二斜面42b —一对应与第一抵接面21a及第三抵接面31a相抵接时,第一杆状部22与第二杆状部32相展开;请同时参阅图6至图9,于滑动紧固销40且第一斜面42a及第二斜面42b —一对应与第二抵接面21b及第四抵接面31b相抵接时,第一杆状部22与第二杆状部32相折叠。请同时参阅图4、图5,在第一弹性件50推顶紧固销40的作用下,紧固销40的第一斜面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枢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顶抵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抵部上的第一杆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枢接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第一顶抵部相面对的第二顶抵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抵部上的第二杆状部,所述第一顶抵部具有第一抵接面及与该第一抵接面相邻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顶抵部具有第三抵接面及与该第三抵接面相邻的第四抵接面;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顶抵部与所述第二顶抵部之间的紧固销及用于沿所述紧固销的滑动方向推顶该紧固销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紧固销的面向于所述第一顶抵部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推顶所述紧固销的方向倾斜,所述紧固销的面向于所述第二顶抵部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推顶所述紧固销的方向倾斜;于滑动所述紧固销且所述第一斜面及所述第二斜面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及所述第三抵接面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杆状部与所述第二杆状部相展开;于滑动所述紧固销且所述第一斜面及所述第二斜面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及所述第四抵接面相抵接时,所述第一杆状部与所述第二杆状部相折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俊福甘金江叶敬昌何昭李文钟占国平董宇王沁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