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互连层和互连层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0193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8 16: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互连层和互连层的制作方法,该互连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具有凹槽的介电层;在凹槽内形成金属层;填充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在介电层的表面及金属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盖层。本申请中的互连层的制作方法是在形成金属层之后,填充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并在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被填充后再在介电层的表面及金属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盖层。这样,由于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已经被填充,于是,形成金属盖层的材料便不再容易渗透进入介电层表面的孔隙中了,进而在介电层中也不容易产生导电通路了,有效地降低了互连层出现漏电情况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是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元件和电阻器、电容器等无源元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上,从而完成特定的电路或系统功能。由于集成电路是由许多半导体器件以及电阻等元件组成的,其中,半导体器件起着核心的作用,于是,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对集成电路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微型化半导体器件的当前工艺中,为了减少在信号传播中由于电容效应引起的电阻电容(RC)延迟,期望低K介电材料作为导电互连件之间的金属层间和/或层间电介质。鉴于此,电介质的介电层常数越低,邻近导电线的寄生电容就越低,以及集成电路(IC)的RC延迟就越小。可以通过形成前体膜来形成低K介电层。这种前体膜可以具有两种组分,如基体材料和在基体材料内形成的成孔剂材料。一旦在期望低K介电材料存在的区域中形成并固化了前膜体,则可以从前体膜中去除成孔剂,从而形成“孔隙”,该孔隙降低了前体膜的介电常数,并形成低K介电材料。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半导体器件的互连层的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在该介电层上形成金属盖层,由于在该介电层的内部具有许多孔隙,于是,在金属盖层与介电层的直接接触的部位,形成金属盖层的材料容易渗透到介电层的孔隙中,进而很容易在介电层中产生导电通路,导致互连层的漏电指数明显增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互连层的金属盖层的形成材料容易渗透进入介电层的孔隙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连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具有凹槽的介电层;在凹槽内形成金属层;填充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在介电层的表面及金属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盖层。进一步地,使二烯烃与介电层的表面进行接触处理以填充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进一步地,二烯烃为1,3-环己二烯或二环庚二烯。进一步地,接触处理包括:采用旋涂、喷涂或浸泡的方式使二烯烃与介电层的表面接触;加热二烯烃以使得二烯烃与介电层的表面的材料发生交联反应。进一步地,形成金属层的步骤包括:在凹槽内以及介电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预备层;对金属预备层进行化学机械抛光以形成金属层。进一步地,在形成金属层之后,制作方法还包括:采用硅氧烷对介电层的表面进行处理。进一步地,硅氧烷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或四甲基环四硅氧烷。进一步地,在使二烯烃与介电层的表面进行接触处理后,制作方法还包括:对介电层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进一步地,等离子体为氦等离子体。进一步地,在形成金属盖层的步骤之后,制作方法还包括:对介电层的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射处理以去除介电层的表面中的二烯烃。进一步地,介电层的材料选自氟硅玻璃、磷硅玻璃或硼硅玻璃中的任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金属盖层的材料选自钴或钌中的一种。进一步地,金属层的材料为铜。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连层,互连层由上述的互连层的制作方法制成。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至少一层互连层,互连层由上述的互连层的制作方法制成。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互连层的制作方法中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具有凹槽的介电层;在凹槽内形成金属层;填充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在介电层的表面及金属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盖层。本申请中的互连层的制作方法是在形成金属层之后,填充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并在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被填充后再在介电层的表面及金属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盖层。这样,由于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已经被填充,于是,形成金属盖层的材料便不再容易渗透进入介电层表面的孔隙中了,进而在介电层中也不容易产生导电通路了,有效地降低了互连层出现漏电情况的可能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互连层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由于介电层的内部具有许多孔隙,而现有技术中的互连层需要在介电层的表面和金属层的表面形成金属盖层,于是,形成金属盖层的材料很容易渗透到介电层的孔隙中,进而在介电层中产生导电通路,导致互连层的漏电指数明显增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连层的制作方法,请参考图1,该互连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具有凹槽的介电层;在凹槽内形成金属层;填充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在介电层的表面及金属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盖层。本申请中的互连层的制作方法是在形成金属层之后,填充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并在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被填充后再在介电层的表面及金属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盖层。这样,由于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已经被填充,于是,形成金属盖层的材料便不再容易渗透进入介电层表面的孔隙中了,进而在介电层中也不容易产生导电通路了,有效地降低了互连层出现漏电情况的可能性。作为本申请中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使二烯烃与介电层的表面进行接触处理以填充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优选地,本申请中的二烯烃为1,3_环己二烯或二环庚二烯。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用其他的己二烯(HXD)或双官能二烯烃分子。其中,1,3_环己二烯(ATRP)和二环庚二烯(BCDH)也可用作形成多孔的介电层的成孔剂。本申请中的接触处理包括:采用旋涂、喷涂或浸泡的方式使二烯烃与介电层的表面接触;加热二烯烃以使得二烯烃与介电层的表面的材料发生交联反应。采用旋涂、喷涂或浸泡的方式使二烯烃与介电层的表面接触,再加热二烯烃之后,二烯烃会与介电层的表面的材料发生交联反应,进而二烯烃将进入到介电层的孔隙中,起到暂时阻塞介电层的孔隙的作用,这样,在形成金属盖层时,金属盖层的形成材料便不会再渗透进入介电层的孔隙中了。本申请通过使二烯烃与介电层表面的材料发生交联反应进而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CN105097658.html" title="半导体器件、互连层和互连层的制作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半导体器件、互连层和互连层的制作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连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具有凹槽的介电层;在所述凹槽内形成金属层;填充所述介电层的表面中的孔隙;在所述介电层的表面及所述金属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盖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