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895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口、分离筒、螺旋导向叶、转轴、转轴套、固定隔板、金属丝填料、出气口、储油仓、自动回油阀和集油金属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把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立式结构,改成了卧式结构,从而使油滴的重力方向和制冷气体的气流方向相互垂直,进而增加了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在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螺旋导向叶上,增加了螺旋状的集油金属丝,并把离心式油分离器的螺旋导向叶改成了可以旋转的结构方式,因此使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结构部件的
,特别是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分离器,其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根据降低气流速度和改变气流方向的分油原理,使高压蒸汽中的油粒在重力作用下得以分离,通常使用的油分离器有洗涤式、离心式、填料式和过滤式四种,现有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大多都是采用的立式结构,由于混入在制冷气体中油粒自身重力的作用,以及制冷气体的气流方向,因此不仅现有的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较差,而且分离出来的油粒也很容易和制冷气体发生再度融合;现有的离心式油分离器的螺旋导向叶上一般不设有集油金属丝,因此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是很好;现有的离心式油分离器的螺旋导向叶一般是固定死的,因此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本专利技术通过把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立式结构,改成了卧式结构,从而使油滴的重力方向和制冷气体的气流方向相互垂直,进而增加了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圆筒式分离仓,并在圆筒式分离仓的下圆弧面开有若干个落油孔的方式,从而使分离出来的油粒能够马上掉入储油仓,进而避免了分离出来的油粒和制冷气体发生再度融合的现象;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在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螺旋导向叶上,增加了螺旋状的集油金属丝,并把离心式油分离器的螺旋导向叶改成了可以旋转的结构方式,因此使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大幅度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口、分离筒、螺旋导向叶、转轴、转轴套、固定隔板、金属丝填料、出气口、储油仓、自动回油阀和集油金属丝,所述分离筒固定安装在筒体的内部,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自动回油阀,所述螺旋导向叶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转轴套固定在筒体和固定隔板之间,所述固定隔板和金属丝填料固定在分离筒的内部,所述螺旋导向叶上分布有集油金属丝。作为优选,所述分离筒为圆筒形结构,且所述分离筒的圆弧面上,密集的开设有若干个落油孔,所述筒体为卧式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落油孔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倒立的梯形,所述落油孔的上孔面的直径大小为20mm-25mm,所述落油孔的下孔面的直径为10mm-15mm。作为优选,所述金属丝填料上还带有填料的固定卡环,所述筒体上还设有可以更换金属丝填料的仓门,且更换金属丝填料所用仓门做有良好的密封处理。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导向叶的上表面上分布着若干个集油金属丝,所述集油金属丝呈螺旋结构,所述集油金属丝和螺旋导向叶的上表面呈相互垂直状态。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隔板上还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螺旋导向叶和分离筒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开设在筒体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分离筒相通,所述自动回油阀开设在筒体的右侧,且所述自动回油阀与储油仓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把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立式结构,改成了卧式结构,从而使油滴的重力方向和制冷气体的气流方向相互垂直,进而增加了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圆筒式分离仓,并在圆筒式分离仓的下圆弧面开有若干个落油孔的方式,从而使分离出来的油粒能够马上掉入储油仓,进而避免了分离出来的油粒和制冷气体发生再度融合的现象;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在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螺旋导向叶上,增加了螺旋状的集油金属丝,并把离心式油分离器的螺旋导向叶改成了可以旋转的结构方式,因此使现有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大幅度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集油金属丝的主视图;图中:1-筒体、2-进气口、3-分离筒、4-螺旋导向叶、5-转轴、6-转轴套、7-固定隔板、8-金属丝填料、9-出气口、10-储油仓、11-自动回油阀、12-集油金属丝、13-落油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包括筒体1、进气口2、分离筒3、螺旋导向叶4、转轴5、转轴套6、固定隔板7、金属丝填料8、出气口9、储油仓10、自动回油阀11和集油金属丝12,所述分离筒3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内部,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进气口2、出气口9和自动回油阀11,所述螺旋导向叶4固定在转轴5上,所述转轴5通过转轴套6固定在筒体1和固定隔板7之间,所述固定隔板7和金属丝填料8固定在分离筒3的内部,所述螺旋导向叶4上分布有集油金属丝12,所述分离筒3为圆筒形结构,且所述分离筒3的圆弧面上,密集的开设有若干个落油孔13,所述筒体1为卧式结构,所述落油孔13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倒立的梯形,所述落油孔13的上孔面的直径大小为20mm-25mm,所述落油孔13的下孔面的直径为10mm-15mm,所述金属丝填料8上还带有填料的固定卡环,所述筒体1上还设有可以更换金属丝填料的仓门,且更换金属丝填料所用仓门做有良好的密封处理,所述螺旋导向叶4的上表面上分布着若干个集油金属丝12,所述集油金属丝12呈螺旋结构,所述集油金属丝12和螺旋导向叶4的上表面呈相互垂直状态,所述固定隔板7上还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螺旋导向叶4和分离筒3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所述进气口2和出气口9分别开设在筒体1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进气口2和出气口9与分离筒3相通,所述自动回油阀11开设在筒体1的右侧,且所述自动回油阀11与储油仓10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工作过程,首先压缩机出来的高压混合气体通过进气口2进入到分离筒3中,然后高压混合气体通过螺旋导向叶4和金属丝填料8的分离作用后,分离出来的气态工质从出气口9流出。在高压混合气体经过螺旋导向叶4时,高压混合气体吹动螺旋导向叶4绕转轴5进行旋转,高压混合气体中的颗粒较大的油粒,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综合作用,就会掉落到分离筒3的下圆弧面上,在此过程中由于螺旋导向叶4上分布着大量的集油金属丝12,因此大大的增加了高压混合气体油粒的集聚性;在高压混合气体经过金属丝填料8时,高压混合气体中的颗粒较小的油粒,由于重力和金属丝填料8的作用,也会掉落到分离筒3的下圆弧面上,从而实现了对高压混合气体的双层分离的效果,再然后分离出来的润滑油由落油孔13落入储油仓10中,并从自动回油阀11中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进气口(2)、分离筒(3)、螺旋导向叶(4)、转轴(5)、转轴套(6)、固定隔板(7)、金属丝填料(8)、出气口(9)、储油仓(10)、自动回油阀(11)和集油金属丝(12),所述分离筒(3)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内部,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进气口(2)、出气口(9)和自动回油阀(11),所述螺旋导向叶(4)固定在转轴(5)上,所述转轴(5)通过转轴套(6)固定在筒体(1)和固定隔板(7)之间,所述固定隔板(7)和金属丝填料(8)固定在分离筒(3)的内部,所述螺旋导向叶(4)上分布有集油金属丝(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进气口(2)、分
离筒(3)、螺旋导向叶(4)、转轴(5)、转轴套(6)、固定隔板(7)、金属丝
填料(8)、出气口(9)、储油仓(10)、自动回油阀(11)和集油金属丝(12),
所述分离筒(3)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内部,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进气口
(2)、出气口(9)和自动回油阀(11),所述螺旋导向叶(4)固定在转轴(5)
上,所述转轴(5)通过转轴套(6)固定在筒体(1)和固定隔板(7)之间,
所述固定隔板(7)和金属丝填料(8)固定在分离筒(3)的内部,所述螺旋导
向叶(4)上分布有集油金属丝(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3)
为圆筒形结构,且所述分离筒(3)的圆弧面上,密集的开设有若干个落油孔(13),
所述筒体(1)为卧式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旋转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油孔(13)
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倒立的梯形,所述落油孔(13)的上孔面的直径大小为
20mm-2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松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宏宇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