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负压反应釜的燃气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5680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负压反应釜的燃气加热系统,具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裂解炉,还包括设于所述燃烧室下部的燃气进管、空气进管、以及用于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顶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若干排隔板穿孔。燃气进管和空气进管的一端与所述混合腔连通,并且与混合腔的连通处具有向上的坡度。所述燃烧室由罩壳形成,所述罩壳表面设置有耐高温保温材料层。燃气进管上、空气进管上、以及燃烧室顶部均设置有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大批量的橡胶碎块分成多个裂解炉裂解,受热更均匀,使堆积的橡胶块裂解更加完全,转化效率更高。燃烧加热系统形成了微负压环境,火焰分布均匀,加热裂解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旧橡胶裂解相关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微负压反应釜的燃气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每年都有大量废橡胶轮胎产生,这些废橡胶轮胎埋入地下不但不易降解,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然而废橡胶轮胎又全身是宝,享有“黑色黄金”之美誉;废橡胶中所含12%钢丝是优质弹簧钢的原料,所含28%?35%可还原为炭黑,49%?56%可还原为燃油。目前处理废橡胶轮胎的方法是采用废橡胶裂解设备对其进行裂解,再将所得的钢丝及还原的炭黑和燃油进行回收。众所周知,将废旧橡胶裂解后通过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炭黑等产品,这不仅处理了现代社会产生的大量废旧橡胶等工业垃圾,减轻了环境污染,而且为解决现在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虽然有各种与废旧橡胶裂解有关的设备被报道,但是,大多数设备裂解时需要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得裂解产生的可燃气体较多,导致得油率低而且品质差,另外,设备内部还容易造成结焦,缩短使用寿命,增加生产能耗;若降低裂解温度,则使得裂解不彻底,所得的炭黑上附着的未裂解物质较多,使得炭黑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燃烧裂解效率的微负压反应釜的燃气加热系统。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负压反应釜的燃气加热系统,具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裂解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燃烧室下部的燃气进管、空气进管、以及用于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顶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若干排隔板穿孔。进一步,燃气进管和空气进管的一端与所述混合腔连通,并且与混合腔的连通处具有向上的坡度。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出渣仓。进一步,所述燃烧室由罩壳形成,所述罩壳表面设置有耐高温保温材料层。进一步,燃气进管上、空气进管上、以及燃烧室顶部均设置有风机。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将大批量的橡胶碎块分成多个裂解炉裂解,受热更均匀,使堆积的橡胶块裂解更加完全,转化效率更高。燃烧加热系统形成了微负压环境,火焰分布均匀,加热裂解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炭黑生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炭黑生产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分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下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燃烧加热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图7为螺旋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炭黑生产装置,依次包括进料系统、旋转裂解系统、出料系统,以及还包括燃气加热系统。旋转裂解系统具有多个可旋转的裂解炉4,裂解炉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为多个或者一个,优选地是两个。分成多个裂解炉4,每个裂解炉4内的原料等比例减少,不至于堆积太多,加热更加均匀,使混在中间的橡胶块原料也能被充分加热裂解。裂解炉4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17,相邻两个裂解炉4上的从动齿轮17啮合连接。其中一个从动齿轮17通过主动轮和伺服电机(未绘示)带动,进而带动每个裂解炉4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裂解炉4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裂解炉4内部设置有螺旋板,在裂解炉4转动时,螺旋板可将内部原料从裂解炉4的一端导向移动到另一端。继续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一种微负压反应釜的燃气加热系统,具有燃烧室,裂解炉4设置所述燃烧室的上部,燃烧室下部设置有燃气进管18、空气进管19、以及用于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的混合腔20,混合腔20的顶部设置有隔板22,隔板22上设置有若干排隔板穿孔21。燃气进管18和空气进管19的一端与混合腔20连通,并且与混合腔的连通处具有向上的坡度。可燃气体和空气分别通过燃气进管18和空气进管19加入,并在混合腔20内混合燃烧,通过向上的坡度,使可燃气体和空气能更顺利进入混合腔20内。燃烧后的火焰通过隔板穿孔21向上冒出,对裂解炉4进行加热,均匀设置的多排隔板穿孔21可使火焰分布更加均匀。燃气进管18上、空气进管19上、以及燃烧室顶部均设置有风机,燃气进管18和空气进管19上的风机将气体从外部栗入燃烧室,而燃烧室顶部的风机13将燃烧室内部的气体排出,形成了微负压环境。整个燃烧室由罩壳2形成,罩壳2表面设置有耐高温保温材料层3,罩壳2和耐高温保温材料层3形成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温系统,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燃烧加热系统还包括与燃烧室连通的出渣仓9,出渣仓9也可以作为出料系统的一部分,出渣仓9设于罩壳2的一侧,整个出料筒16位于出渣仓9内,主出料螺旋7的进料端也位于出渣仓9内。出渣仓9与燃气加热系统连通,烧热的燃气会流通到出渣仓9内,因此出渣仓9具有第二裂解室的作用,可对炭黑渣进行二次裂解,使裂解更加充分完全。进料系统具有主进料螺旋1、以及将原料从所述主进料螺旋I上分别输送至各裂解炉4的分进料螺旋5。主进料螺旋I的左端具有进料口,切碎的橡胶块从进料口加入。主进料螺旋I的右端具有出料口,主进料螺旋I的出料口与分进料螺旋5左端的进料口相对应接通。优选的,在主进料螺旋I与每个分进料螺旋5之间通过一根中间管连通,并且主进料螺旋I的出料端上设置有分料部件6,分料部件6将橡胶碎块原料平均分送至每个中间管、然后输送至分进料螺旋5上。结合图3所示,分料部件6可周期性转动,由两块并行设置的分料板61组成,分料板61之间的间距大致与中间管的直径相同。分料板61的一端固定在主进料螺旋I出料口上并在电机带动下,可绕着该固定端转动,在两块分料板61转动时,其中的一块分料板61可阻挡住主进料螺旋I与一个中间管的连通,使原料只进入其他分进料螺旋5,在分料板61周期性的转动过程中,实现了将橡胶碎块原料大致等分的输送至各个裂解炉4内裂解,避免只在一个裂解炉4内因原料太多而导致裂解不充分。出料系统包括主出料螺旋7、以及将裂解后的炭黑渣从各裂解炉4输送至主出料螺旋上的分出料螺旋8。主出料螺旋7与分出料螺旋8之间设置有出料筒16,各分出料螺旋8内的炭黑渣统一输送至出料筒16后,再输送至主出料螺旋7内。出料筒16竖直设置,且位于主出料螺旋7进料端的正上方。出料系统内还设置有蒸汽进口 163、烟气出口 10和油气出口 11,烟气出口 10与尾气净化系统12连通,用于将炭黑尾气净化回收或排放。结合图4所示,出料筒16内壁上竖直的设置有一排挡板,挡板向下倾斜设置,上端与出料筒16内壁连接固定。挡板包括分别位于出料筒16内壁两侧的左挡板162和右挡板161,左挡板162和右挡板161错位设置,即左挡板162的下端部位于两个右挡板161的下端部之间;右挡板161的下端部位于两个左挡板162的下端部之间。优选地,左挡板162和右挡板161的横向宽度之和,大于出料筒16的宽度。另外,蒸汽进口 163设置在料筒16的两侧内壁上,并且具有多个,蒸汽进口 163喷出水蒸气,与炭黑渣混合,吸收炭黑渣内的硫,形成硫化物气体,向下直至从烟气出口 10排出。并且炭黑表面的油类物质,也可以沿着水蒸气流动方向被水蒸气带出,通过油气出口 11排出。通过设置左右挡板,改变了炭黑渣的输送轨迹,由传统的直线输送方式变为曲线输送,从裂解炉4排出的炭黑渣要依次经过左挡板162、右挡板1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负压反应釜的燃气加热系统,具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裂解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燃烧室下部的燃气进管(18)、空气进管(19)、以及用于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的混合腔(20),所述混合腔的顶部设置有隔板(22),隔板上设置有若干排隔板穿孔(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