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薄带铸轧和DID制造无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51331 阅读:6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2:06
基于薄带铸轧和DID制造无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冶炼钢液,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05%,Si 6.4~6.6%,N≤0.003%,O≤0.003%,S≤0.005%,余量为Fe;(2)用薄带铸轧设备铸轧,空冷至室温;(3)热轧制成热轧板;(4)温轧制成温轧板,在温轧过程中产生应变诱导无序效应;(5)冷轧制成冷轧板;(6)在900~1150℃退火。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薄带铸轧工艺,选用最适宜的温轧压下率,无需中间退火工艺,降低了能量消耗,产品在退火后磁性能优良,工序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薄带铸轧和DID制造无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薄带铸轧和DID制造无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
技术介绍
无取向高硅钢(Si≈6.5wt.%)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例如在高频时的高电阻、高磁导率、高磁化强度、趋近于零的磁致伸缩、很低的涡流和磁滞损耗等;因此在制造高频的电机和变压器时,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磁性材料;然而,随着Si含量的增加,其内部将出现有序相B2(FeSi)及DO3(Fe3Si);因此,无取向高硅钢的冷加工性能被大大降低,使其在传统工艺流程下很难被生产,尤其是在冷轧工序。20世纪80年代左右,日本钢管公司(NKK)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成功生产出了无取向高硅钢薄板,但是最终产品的磁感值却不尽人意;此外,由于渗硅物质SiCl4的强烈毒性和腐蚀性,导致该生产工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且生产效率低下;钢铁研究人员在最近几年相继研发了新的6.5wt.%Si硅钢薄板的生产方法,例如异步轧制法(中国专利号CN201110020170.2)、快速凝固法(中国专利号CN201410276483.8)、多次冷轧法(中国专利号CN201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薄带铸轧和DID制造无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薄带铸轧和DID制造无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冶炼钢液,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05%,Si 6.4~6.6%,N≤0.003%,O≤0.003%,S≤0.005%,余量为Fe;(2)将熔融态的钢液采用薄带铸轧设备进行铸轧,并空冷至室温获得铸带;其中铸轧时的浇注温度为1565~1580℃;(3)将铸带热轧制成热轧板,开轧温度为1050±10℃,热轧总压下率为52~67%;(4)将热轧板温轧制成温轧板,在温轧过程中产生应变诱导无序效应,开轧温度为100±5℃,终轧温度为80±5℃,温轧总压下率为55%;(5)将温轧板冷轧制成冷轧板,厚度0.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薄带铸轧和应变诱导无序制造无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冶炼钢液,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05%,Si6.4~6.6%,N≤0.003%,O≤0.003%,S≤0.005%,余量为Fe;(2)将熔融态的钢液采用薄带铸轧设备进行铸轧,并空冷至室温获得铸带;其中铸轧时的浇注温度为1565~1580℃;(3)将铸带热轧制成热轧板,开轧温度为1050±10℃,热轧总压下率为52~67%;(4)将热轧板温轧制成温轧板,在温轧过程中产生应变诱导无序效应,开轧温度为100±5℃,终轧温度为80±5℃,温轧总压下率为55%;(5)将温轧板冷轧制成冷轧板,厚度0.2~0.35mm;(6)将冷轧板在900~1150℃退火,退火时间为20~60min,制成无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薄带铸轧和应变诱导无序制造无取向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宇王项龙李昊泽李成刚曹光明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