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硅钢采用间歇式减量通入氢气的退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2749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轧硅钢采用间歇式减量通入氢气的退火方法,采用含碳量控制在在万分之0.3(30ppm)以下热轧带钢作为冷轧硅钢原料,经过一次冷轧,然后进行再结晶退火。其特点是在退火过程中,在保证通气总量保持不变条件下,采用间歇通入氢气用量的方式,按照比例减少氢气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效果在于,节约了脱碳需要的氢气用量,同时也减少了正常工艺氢气用量,同时使得炉内始终为氧化气氛,并处于强、弱、强的变化之中,一旦发生氧化能力不足产生的结瘤就会在氧化性变强的过程中消失,从而减少碳套辊结瘤,延长了碳套的使用时间和更换周期,即保证加湿条件,使得炉内露点恒定,保证了连续退火光亮退火,是一举多得的降成本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生产中低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具体是。
技术介绍
冷轧无取向硅钢采用连续脱碳退火方式进行生产,其核心要求成品的碳含量在万分之O. 3 (30ppm)以下,且需要保证碳套辊不结瘤,而碳套辊不结瘤的主要因素是要求均热炉内保持弱氧化气氛,目前均热炉段保护气体的使用一般采用如下工艺I.均热炉测量段,H2% 20±2% (体积百分数) 2.加湿器,增湿温度45 ± 3 °C ;3.均热炉段,露点(DP) 18±3°C ;4.保护气H2+N2分配干混合气H290m3/h+N2 110m3/h湿混合气H290m3/h+N2 110m3/h上述工艺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氢气的还原性,当炉内的通气吹入的氢气过多使炉内无法保持弱氧化气氛,上述采用的是全程连续通气方式,通入的氢气无法调节均热炉内变化的氧化气氛,至使碳套辊结瘤;2,从成本上来讲这种吹气方式造成能源的浪费,其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在保证生产无取向硅钢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基础上,在退火过程中采用间歇式减量通入氢气的退火方法,减少氢气用量、减少碳套辊结瘤,实现低成本生产无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轧硅钢采用间歇式减量通入氢气的退火方法,采用含碳量控制在30ppm以下热轧带钢作为冷轧硅钢原料,经过冷轧后,进行再结晶退火,其特征在于,退火过程中,在保证通气总量保持不变条件下,采用间歇通入氢气用量的方式,具工艺如下:1)加湿器增湿温度:45±3℃;2)均热炉段DP:10~30℃;3)保护气H2+N2分配a)干混合气:H2+N2其比例按H2∶N2<1b)湿混合气具体的通气方案按下列公式进行:氢气使用其曲线为:f(t)H2=QH2max-αt(0≤t≤T2)αt-QH2min(T2≤t≤T)m3/h氮气使用其曲线为:f(t)N2=&alph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铁白日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