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传动系统及其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4195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传动系统及其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该汽车传动系统包括轴承本体和与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具有预设间隙的套筒,还包括内防尘罩和外防尘罩,所述内防尘罩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轴承本体之间,且遮挡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所述外防尘罩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本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套筒,且所述外防尘罩遮挡所述轴承本体的另一端面和外侧面。这样,通过设置内防尘罩和外防尘罩能够避免外部灰尘进入,从而保证了传动系统的灵敏性,提高了其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系部件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的汽车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传动系统的性能,现有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包括轴承本体和套筒,轴承本体与套筒之间存在间隙,灰尘会通过该间隙以及裸露的轴承本体部分进入轴承内部,长期堆积会降低传动系统的灵敏性,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以期能够避免外部灰尘进入,从而保证传动系统的灵敏性,提高其工作性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以期能够避免外部灰尘进入,从而保证传动系统的灵敏性,提高其工作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的汽车传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包括轴承本体和与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具有预设间隙的套筒,还包括内防尘罩和外防尘罩,所述内防尘罩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轴承本体之间,且遮挡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所述外防尘罩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本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套筒,且所述外防尘罩遮挡所述轴承本体的另一端面和外侧面。优选地,所述内防尘罩包括第一搭接板、第二搭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搭接板和所述第二搭接板的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搭接板焊接于所述轴承本体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搭接板焊接于所述轴承本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一遮挡板的内表面与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相贴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板与所述第一遮挡板相垂直,所述第二搭接板与所述第一遮挡板相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板、所述第一遮挡板和所述第二搭接板由一块板件弯折形成。优选地,所述外防尘罩包括第二遮挡板和第三遮挡板,所述第二遮挡板与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相贴合固定,所述第三遮挡板与所述轴承本体的外侧面相贴合,并固接于所述套筒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遮挡板和所述第三遮挡板为弯折形成的L形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所述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为如上所述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用于汽车传动系统,该汽车传动系统包括轴承本体和与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具有预设间隙的套筒,还包括内防尘罩和外防尘罩,所述内防尘罩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轴承本体之间,且遮挡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所述外防尘罩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本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套筒,且所述外防尘罩遮挡所述轴承本体的另一端面和外侧面。这样,通过设置内防尘罩和外防尘罩能够避免外部灰尘进入,从而保证了传动系统的灵敏性,提高了其工作性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中,其内防尘罩包括第一搭接板、第二搭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搭接板和所述第二搭接板的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搭接板焊接于所述轴承本体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搭接板焊接于所述轴承本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一遮挡板的内表面与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相贴合;这样,通过第一遮挡板实现了轴承本体朝向套筒一侧端面的完全遮挡,提高了遮挡效果。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中,其外防尘罩包括第二遮挡板和第三遮挡板,所述第二遮挡板与所述轴承本体的端面相贴合固定,所述第三遮挡板与所述轴承本体的外侧面相贴合,并固接于所述套筒上,以便在保证防尘效果的同时,提高外防尘罩的安装便利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轴承本体2-套筒3-内防尘罩4-外防尘罩【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以期能够避免外部灰尘进入,从而保证传动系统的灵敏性,提高其工作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的汽车传动系统。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用于汽车传动系统,该汽车传动系统包括轴承本体I和与所述轴承本体I的端面具有预设间隙的套筒2,还包括内防尘罩3和外防尘罩4,所述内防尘罩3设置于所述套筒2与所述轴承本体I之间,且遮挡所述轴承本体I的端面;所述外防尘罩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本体1,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套筒2,且所述外防尘罩4遮挡所述轴承本体I的另一端面和外侧面。这样,通过设置内防尘罩3和外防尘罩4能够避免外部灰尘进入,从而保证了传动系统的灵敏性,提高了其工作性能。具体地,上述内防尘罩3包括第一搭接板、第二搭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搭接板和所述第二搭接板的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搭接板焊接于所述轴承本体I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搭接板焊接于所述轴承本体I的外侧面,所述第一遮挡板的内表面与所述轴承本体I的端面相贴合;这样,通过第一遮挡板实现了轴承本体I朝向套筒2 —侧端面的完全遮挡,提高了遮挡效果。理论上,内防尘罩3也可以为仅具有第一遮挡板的形式,此时,第一遮挡板可以其两端分别固接于轴承本体I的端面。进一步的,为了与轴承本体I的结构相契合,可令第一搭接板与第一遮挡板相垂直,所述第二搭接板与所述第一遮挡板相垂直。显然地,两搭接板可以与第一遮挡板分别具有预设角度,以保证遮挡效果为准。上述第一搭接板、第一遮挡板和第二搭接板由一块板件弯折形成,以简化生产加工过程,节约生产成本。理论上,第一搭接板、第二搭接板与第一遮挡板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且相邻两板之间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安装,例如焊接、螺钉连接等。具体地,上述外防尘罩4包括第二遮挡板和第三遮挡板,所述第二遮挡板与所述轴承本体I的端面相贴合固定,所述第三遮挡板与所述轴承本体I的外侧面相贴合,并固接于所述套筒2上,以便在保证防尘效果的同时,提高外防尘罩4的安装便利性和可靠性。上述第二遮挡板和第三遮挡板为弯折形成的L形结构,以便简化生产过程,节约生产成本。相似地,第二遮挡板与第三遮挡板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间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安装,例如焊接、螺钉连接等。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定。除了上述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的汽车传动系统,该汽车传动系统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分离轴承组件,包括轴承本体(1)和与所述轴承本体(1)的端面具有预设间隙的套筒(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防尘罩(3)和外防尘罩(4),所述内防尘罩(3)设置于所述套筒(2)与所述轴承本体(1)之间,且遮挡所述轴承本体(1)的端面;所述外防尘罩(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本体(1),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套筒(2),且所述外防尘罩(4)遮挡所述轴承本体(1)的另一端面和外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幸振帆李喜鹏梁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