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及其销部件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084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及其销部件的制造方法,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能够将销部件更精确地压入凸缘体的压入孔。外齿轮(20)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22)内啮合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G1)具备:贯穿孔(44),形成于外齿轮的从轴心偏移的位置;内销即销部件(46),贯穿该贯穿孔;及凸缘体(52),压入有该内销,内销具有压入于凸缘体的压入孔(52A)中的压入部(46A)及形成于该压入部的前端的倒角部(46B),该倒角部的一部分相对于凸缘体的压入孔也具有过盈量(δ1、δ2),该倒角部的粗糙度比压入孔的粗糙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及其销部件的制造方法本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74811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及其销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中,外齿轮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内啮合。外齿轮中,在从该外齿轮的轴心偏移的位置形成有贯穿孔。在贯穿孔贯穿有销部件。销部件压入于与输出轴一体旋转的凸缘体的压入孔。若外齿轮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内啮合,则外齿轮相对于内齿轮进行旋转。该减速装置中,经由贯穿所述外齿轮的销部件向凸缘体传递该外齿轮的旋转,从而将输入轴的旋转减速并从与凸缘体一体化的输出轴输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4869号公报但是,具有这种在凸缘体中压入有销部件的结构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中,存在将该销部件压入凸缘体的压入孔时,有时无法精确地压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能够将销部件更精确地压入凸缘体的压入孔。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一种外齿轮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内啮合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外齿轮的从轴心偏移的位置;销部件,贯穿该贯穿孔;及凸缘体,压入有该销部件,所述销部件具有压入于所述凸缘体的压入孔中的压入部及形成于该压入部的前端的倒角部,该倒角部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凸缘体的压入孔也具有过盈量,该倒角部的粗糙度比所述压入孔的粗糙度小。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结构同样解决了上述课题,一种外齿轮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内啮合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外齿轮的从轴心偏移的位置;销部件,贯穿该贯穿孔;及凸缘体,压入有该销部件,所述销部件具有压入于所述凸缘体的压入孔中的压入部及形成于该压入部前端的倒角部,该倒角部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凸缘体的压入孔也具有过盈量,在所述压入部形成有具有方向性的加工痕迹,在所述倒角部未形成有具有方向性的加工痕迹。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结构同样解决了上述课题,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销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中,外齿轮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内啮合,并具备: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外齿轮的从轴心偏移的位置;销部件,贯穿该贯穿孔;及凸缘体,压入有所述销部件,所述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销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销部件具有压入于所述凸缘体的压入孔中的压入部及形成于该压入部前端的倒角部,所述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销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对所述倒角部及所述压入部这两个实施自由磨粒加工的自由磨粒加工工序,及在该自由磨粒加工工序之后,对所述压入部实施磨削加工的磨削加工工序。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人等根据对销部件压入于凸缘体的压入孔时的机理进行详细的考虑和试验的结果所得到的见解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销部件的倒角部的粗糙度形成为比压入孔的粗糙度小。或者,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销部件中,在压入部形成有具有方向性的加工痕迹,但在倒角部未形成有具有方向性的加工痕迹。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压入销部件时,该销部件的轴心相对于压入孔的轴心倾斜等不良情况。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粗糙度”是指2001年版“JISB0601”中的“Rz”,即“最大高度(粗糙度曲线中的从平均线的最高峰至最低谷的距离)”。另外,2001年版“JISB0601”中的“最大高度Rz”与1982年版“JISB0601”中的“Rmax”及1994年版“JISB0601”中的“Ry”所标记(定义)的参数相同。并且,“粗糙度较大”是指该最大高度Rz的值较大,“粗糙度较小”是指该最大高度Rz的值较小。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能够将销部件更精确地压入凸缘体的压入孔中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整体剖视图。图2是沿图1的箭头II-II线的剖视图。图3(A)~图3(C)是上述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主要部分工序图。图4是表示向以往的凸缘体的压入孔压入销部件的例子的示意图。图中:G1-减速装置,20-外齿轮,22-内齿轮,46-内销(销部件),46A-压入部,46B-倒角部,52-凸缘体,52A-压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整体剖视图,图2是沿图1的箭头II-II线的剖视图。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G1具有外齿轮20及内齿轮22,外齿轮20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22内啮合。减速装置G1具备接收来自未图示的马达的动力的输入轴26。在输入轴26上经由键28设置有2个偏心体30。各个偏心体30的外周相对于输入轴26的轴心C26仅偏心规定的偏心量。2个偏心体30的偏心相位差为180度(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偏心)。在各个偏心体30的外周经由滚子32组装有外齿轮20。组装2个外齿轮20是为了确保传递容量、及进一步提高外齿轮20偏心摆动时减速装置G1整体的动态平衡。外齿轮20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22内啮合。内齿轮22具有内齿轮主体38及构成内齿的外销40。内齿轮主体38具有圆弧状的槽部36。外销40旋转自如地组装在该圆弧状的槽部36。内齿轮主体38与外壳42一体化。内齿轮22的内齿数(外销40的个数)比外齿轮20的外齿数稍多(该例中仅多1个)。另一方面,在外齿轮20的从该外齿轮20的轴心偏移的位置沿周向形成有多个贯穿孔44。内销(销部件)46贯穿于各个贯穿孔44。在内销46的外周外嵌有内辊48来作为滑动提高部件(也可以没有内辊48)。在内辊48与贯穿孔44之间确保有相当于偏心体30的偏心量的2倍的间隙。内销46压入于与输出轴50一体化的凸缘体52的压入孔52A(被压入面)。关于内销46与凸缘体52的压入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在此,对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G1的动力传递系统的作用进行简单说明。若输入轴26旋转,则与该输入轴26一体化的偏心体30旋转,外齿轮20经由滚子32摆动旋转。其结果,发生外齿轮20相对于内齿轮22(的外销40)的啮合位置依次偏离的现象。由于外齿轮20的齿数比内齿轮22的齿数仅少1个,因此输入轴26每旋转1次,外齿轮20相对于内齿轮22偏离(自转)1个齿量的相位。该自转成分经由内辊48及内销46传递至凸缘体52,与该凸缘体52一体化的输出轴50旋转。输出轴50的转速成为输入轴26的转速的1/(外齿轮的齿数)。另外,外齿轮20的摆动成分通过在内辊48与外齿轮20的贯穿孔44之间确保的间隙而被吸收。在实现该减速作用时,内销46(及内辊48)通过贯穿于外齿轮20的贯穿孔44与外齿轮20的自转同步,从而发挥输出外齿轮20的自转成分的功能。即,内销46(及内辊48)始终与外齿轮20的贯穿孔44滑动的同时,从外齿轮20侧接收相当于外齿轮20的自转成分的转矩,并以绕输入轴26的轴心C26“公转”的方式向凸缘体52传递该外齿轮20的自转。因此,为了使内销46与内辊48之间的滑动,或内辊48与外齿轮20的贯穿孔44之间的滑动等顺畅地进行,内销46需要以准确地维持与输入轴26的轴心C26的平行度的状态,精确地压入凸缘体52中。然而,以往将内销46压入于凸缘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及其销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外齿轮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内啮合,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特征在于,具备: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外齿轮的从轴心偏移的位置;销部件,贯穿所述贯穿孔;及凸缘体,压入有所述销部件,所述销部件具有压入于所述凸缘体的压入孔中的压入部及形成于所述压入部的前端的倒角部,所述倒角部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凸缘体的压入孔也具有过盈量,所述倒角部的粗糙度比所述压入孔的粗糙度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3.31 JP 2014-0748111.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外齿轮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内啮合,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特征在于,具备: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外齿轮的从轴心偏移的位置;销部件,贯穿所述贯穿孔;及凸缘体,压入有所述销部件,所述销部件具有压入于所述凸缘体的压入孔中的压入部及形成于所述压入部的前端的倒角部,所述倒角部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凸缘体的压入孔也具有过盈量,所述倒角部的粗糙度比所述压入孔的粗糙度小,所述压入部的粗糙度比所述倒角部的粗糙度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入部形成有具有方向性的加工痕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倒角部未形成具有方向性的加工痕迹。4.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外齿轮在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内啮合,该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外齿轮的从轴心偏移的位置;销部件,贯穿所述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光扩环诚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