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9723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从轮架的轴承孔中轻松地拆解曲轴轴承的外圈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12)具备:曲轴(18);轮架(21),支承曲轴;及曲轴轴承(24),配置于曲轴与轮架之间,其中,轮架(21)具有供曲轴轴承(24)配置的轴承孔(54),轴承孔为具有底部(54A)的有底孔,在轴承孔的底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61),贯穿孔的轴心(C61)从轴承孔的轴心(C54)偏离,从轴向观察时,贯穿孔与曲轴轴承的外圈(25)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5年3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67638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该齿轮装置具备外齿轮和内齿轮。齿轮装置将通过使外齿轮偏心摆动而获得的该外齿轮与内齿轮的相对旋转作为输出而输出。因此,齿轮装置具备用于使外齿轮摆动并旋转的曲轴。并且,还具备支承该曲轴的轮架及配置于曲轴与轮架之间的曲轴轴承。轮架具有供曲轴轴承配置的轴承孔。该轴承孔由具有底部的有底孔构成。在轴承孔的底部的径向中央形成有用于使润滑剂流通的贯穿孔。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6249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齿轮装置中,有时为了进行维护和更换组件,需要从齿轮装置的轮架拆解(分离)曲轴轴承。但是,由于曲轴轴承的轴承孔具有底部,因此存在难以从轮架的轴承孔中拆卸外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能够从轮架的轴承孔轻松地拆解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曲轴轴承的外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上述课题,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其具备曲轴、支承所述曲轴的轮架、及配置于所述曲轴与所述轮架之间的曲轴轴承,其中,所述轮架具有供所述曲轴轴承配置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为
具有底部的有底孔,在所述轴承孔的底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轴心从所述轴承孔的轴心偏离,从轴向观察时,所述贯穿孔与曲轴轴承的外圈重叠。在本专利技术中,曲轴轴承的轴承孔的贯穿孔的轴心从该轴承孔的轴心偏离,并且从轴向观察时,贯穿孔与曲轴轴承的外圈重叠。因此,在从轮架拆解曲轴轴承时,例如,能够将销部件等从与外圈相反的一侧插入到从轴向观察时与该曲轴轴承的外圈重叠的贯穿孔中,并且能够利用锤等经由该销部件且隔着贯穿孔敲击外圈。由此,能够从轮架的轴承孔中轻松地拆解该外圈。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从轮架的轴承孔中轻松地拆解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曲轴轴承的外圈。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拆解了该齿轮装置的主要组件的拆解图。图3为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轮架的在轴承孔中嵌入有曲轴轴承的外圈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为沿图3的箭头IV-IV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例子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相当于图3的主视图。图6为沿图5的箭头VI-VI线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例子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相当于图3的主视图。图8为沿图7的箭头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中:12-齿轮装置,14、15-外齿轮,16-内齿轮,18-曲轴,21-第1轮架(轮架),24-曲轴轴承,25-外圈,44-外壳,54-轴承孔,54A-底部,61-贯穿孔,C21-轮架轴心,C54-轴承孔轴心,C61-贯穿孔轴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12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拆解了该齿轮装置12的主要组件的拆解图。该齿轮装置12具备外齿轮14、15和内齿轮16。齿轮装置12将通过使外齿轮14、15偏心摆动而获得的该外齿轮14、15与内齿轮16的相对旋转作为输出而输出。因此,齿轮装置12具备用于使外齿轮14、15摆动并旋转的曲轴18。并且,齿轮装置12还具备支承该曲轴18的轮架20及配置于曲轴18与轮架20之间的曲轴轴承24、31。以下,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该齿轮装置12对从马达29输入的旋转进行减速,并通过被减速的旋转来驱动输出小齿轮28。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9的马达轴30兼作齿轮装置12的输入轴。在马达轴30的前端形成有齿轮装置12的输入齿轮32。输入齿轮32同时与多个(在该例子中为3个)分配齿轮34啮合。另外,将齿轮装置12作为从马达29分开的独立的装置来看待时,可认为分配齿轮34构成该齿轮装置12的输入轴。各分配齿轮34组装于所述曲轴18的端部,且能够驱动曲轴18。在该齿轮装置12中,配置有多个(该例子中为3个)曲轴18。曲轴18的轴心C18从内齿轮16的轴心C16偏离(分开)距离R(C16-C18)。在曲轴18一体地设置有偏心体36、37。偏心体36、37的外周相对于曲轴18的轴心C18偏心。在该例子中,在各曲轴18分别设置有2个偏心体36、37。偏心体36与偏心体37的偏心相位差为180度。位于各曲轴18的轴向上的相同位置的偏心体36的偏心相位相同,位于各曲轴18的轴向上的相同位置的偏心体37的偏心相位相同。各曲轴18贯穿所述2片外齿轮14、15。外齿轮14、15经由偏心体轴承40、42以能够偏心摆动的方式组装于各偏心体36、37的外周。外齿轮14、15与内齿轮16内啮合。在该例子中,内齿轮16具备与外壳44的外壳主体44A成为一体的内齿轮主体16A及旋转自如地组装于形成在该内齿轮主体16A的槽部16B中的圆筒状的内齿销16C。内齿销16C构成内齿轮16的内齿。内齿轮16的内齿的齿数
(内齿销16C的个数)稍多于外齿轮14、15的外齿的齿数(在该例子中仅多1个)。另外,该齿轮装置12的外壳44具有所述外壳主体44A、负载相反侧罩44B及负载侧罩44C。马达29的外壳43通过马达螺栓71连结在齿轮装置12的负载相反侧罩44B。负载相反侧罩44B与外壳主体44A通过负载相反侧螺栓72连结在一起。并且,外壳主体44A与负载侧罩44C通过负载侧螺栓73连结在一起。所述曲轴18经由曲轴轴承24、31支承于轮架20。轮架20具备:配置于外齿轮14、15的轴向上的负载侧的第1轮架21、经由轮架销23和轮架螺栓74连结于该第1轮架21的第2轮架22。在该实施方式中,轮架销23形成为从第1轮架21一体地突出,并贯穿外齿轮14、15。第2轮架22配置于外齿轮14、15的轴向上的负载相反侧。在该实施方式中,曲轴轴承24、31以面对面方式组装于轮架20。负载侧的曲轴轴承24支承于第1轮架21。负载相反侧的曲轴轴承31支承于第2轮架22。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该齿轮装置12中的由第1轮架21支承负载侧的曲轴轴承24的结构中。对于由第1轮架21支承负载侧的曲轴轴承24的结构,之后进行详述。在第1轮架21的负载侧一体地形成有输出轴部46。在输出轴部46,从第1轮架21侧依次形成有连接部47、轴承配置部48及外花键部49。在轴承配置部48配置有输出轴轴承50。在该例子中,输出轴轴承50由自动调心滚子轴承构成,且将输出轴部46支承于外壳44。在输出轴轴承50嵌入有挡圈51。挡圈51夹持在外壳44的外壳主体44A与负载侧罩44C之间。由此,挡圈51使输出轴轴承50在轴向上相对于外壳主体44A定位。在输出轴部46的轴承配置部48的负载侧形成有外花键部49。在所述输出小齿轮28形成有与外花键部49卡合的内花键部33。通过外花键部49及内花键部33的卡合,输出小齿轮28与输出轴部46在周向上得到固定。通过固定板52及小齿轮螺栓75,输出小齿轮28与输出轴部46在轴向上得到固定。另外,图1及图2中的符号56、57为油封,符号58为垫圈,符号59为将第2轮架22支承于外壳44的滚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其具备曲轴、支承所述曲轴的轮架、及配置于所述曲轴与所述轮架之间的曲轴轴承,该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具有供所述曲轴轴承配置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为具有底部的有底孔,在所述轴承孔的底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轴心从所述轴承孔的轴心偏离,从轴向观察时,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曲轴轴承的外圈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27 JP 2015-0676381.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其具备曲轴、支承所述曲轴的轮架、及配置于所述曲轴与所述轮架之间的曲轴轴承,该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具有供所述曲轴轴承配置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为具有底部的有底孔,在所述轴承孔的底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轴心从所述轴承孔的轴心偏离,从轴向观察时,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曲轴轴承的外圈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轴向观察时,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轴承孔的轴心并未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孔的底部形成有多个所述贯穿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贯穿孔的轴心位于将所述轮架的轴心为中心的同一个圆周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轮架的轴心垂直的截面上,所述多个贯穿孔的轴心位于与连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本信彦峯岸清次浅野大作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