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027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19:15
转向柱装置设置有由固定托架支撑的悬吊机构,该悬吊机构经由可移动托架来悬吊可移动护罩,并且能够在二次碰撞时沿柱移动方向移动。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悬吊螺栓,该悬吊螺栓穿过作为固定托架的一部分的第一板以及作为倾斜托架的一部分的第二板并且螺纹连接到螺母中。板簧将第一板朝向第二板偏压,其中,板簧插置在悬吊螺栓的头部与第二板之间,使悬吊螺栓的肩部靠着第二板。第二板被夹紧在悬吊螺栓的肩部与螺母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向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柱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转向柱装置中,车辆撞击另一车辆的一次碰撞之后,有驾驶员撞击方向盘的二次碰撞。为了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提出了使转向柱的一部分与车身分离并使转向柱沿柱轴方向移动的多种分离结构。在PTL1中,提出了一种通过螺栓或螺母将车身侧托架和柱侧托架刚性地紧固至彼此的组装过程,其中车身侧托架和柱侧托架将在二次碰撞时彼此分离。在该组装过程中,当在偏离正常组装位置的临时组装位置处将车身侧托架暂时组装至柱托架之后,测量使车身侧托架相对于柱侧托架移动至正常组装位置时的移动负载,并且两个托架均以通过使用测量到的实际移动负载确定的紧固扭矩目标值紧固至彼此。引文列表专利文献【PTL1】JP2012-131444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在像PTL1中那样刚性地紧固这两个托架的情况下,螺栓的紧固扭矩的目标值根据这两个托架之间的摩擦状态显著地改变。因此,需要针对所有产品单独地进行扭矩管理以精确地设定分离负载,并且因此组装步骤的数目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柱装置,其可以通过使得容易进行悬吊螺栓的紧固扭矩的管理来减少组装步骤的数目,并且可以抑制分离负载的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柱装置(1),该转向柱装置包括:固定托架(23),该固定托架包括固定至车身侧构件(13)的第一板(30),其中,在第一板中形成有第一孔(31),第一孔为与二次碰撞时的柱移动方向(X1)平行地延伸的长孔;可移动护罩(16),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轴(3),所述转向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向构件(2);可移动托架(24),所述可移动托架支撑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在二次碰撞时与所述可移动护罩一起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可移动托架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板(32),其中,在所述第二板中形成有面向所述第一孔的第二孔(33);以及悬吊机构(T1,T2),所述悬吊机构支撑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悬吊机构经由所述可移动托架而悬吊所述可移动护罩,并且所述悬吊机构构造成在二次碰撞时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移动,其中,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悬吊螺栓(25)和螺母,所述悬吊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中,所述螺母(34)旋拧到所述悬吊螺栓上并且与所述悬吊螺栓相配合地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所述悬吊螺栓包括:头部(52);大径部(53),所述大径部以比所述头部小的直径与所述头部连续,并且插入到所述第一孔中;小径部(54),所述小径部以比所述大径部小的直径与所述大径部连续,并且插入到所述第二孔中;阶梯部(55),所述阶梯部形成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板接触;和螺纹部(56),所述螺纹部设置在所述小径部中并且旋拧到所述螺母中,所述第二板被夹紧在所述螺母与所述阶梯部之间,并且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板簧(42),所述板簧插置在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一板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侧偏压。另外,括号中的字母数字标记表示将在后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相应的构成元件。然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应仅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这同样适用于以下各段。此外,一对第一孔可以设置成在与柱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间隔开,一对第二孔可以设置成在与柱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间隔开,可以设置一对悬吊螺栓,并且所述一对悬吊螺栓分别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孔和对应的第二孔中,并且板簧可以为成对设置的环形碟簧,每个环形碟簧中均插入有对应的悬吊螺栓。此外,悬吊机构可以设置有插置在板簧与第一板之间的插置板(43),并且插置板以及第一板的面向插置板的滑动部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由低摩擦材料构成。此外,插置板可以为单个长板,该长板具有一对悬吊轴插入孔,一对悬吊螺栓分别插入在一对悬吊轴插入孔中,并且单个长板沿与柱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从而接纳作为一对板簧的碟簧。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插置在悬吊螺栓的头部与第二板之间、使悬吊螺栓的阶梯部与第二板接触的板簧将第一板朝向第二板侧弹性地偏压,并且第二板被夹紧在阶梯部与螺母之间,由此第一板和第二板紧固至彼此。也就是说,所谓的止挡式紧固类型的悬吊螺栓的紧固力不影响在二次碰撞时相对地移动的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摩擦,并且因此,紧固扭矩的管理是容易的。也不需要像PTL1中那样对所有产品进行单独的扭矩调节,并且因此可以减少组装步骤的数目。此外,在诸如悬吊螺栓之类的单个构件中,头部与阶梯部的位置精度较高,并且头部与第二板之间的距离由具有较高位置精度的头部与阶梯部之间的距离规定,并且因此,可以精确地设定头部与第二板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精确地设定板簧的初始负载,并且因此,可以在二次碰撞时抑制分离负载的变化。此外,即使在设置一对悬吊螺栓的情况下,由于悬吊螺栓为所谓的止挡式紧固类型,因此仍不需要诸如交替地紧固所述一对悬吊螺栓之类的工作,并且因此,可以显著地减少组装步骤的数目。此外,插置在板簧与第一板之间的插置板的滑动部与第一板中的至少一者由低摩擦材料构成,并且因此,在二次碰撞时,可以使所述一对悬吊螺栓、所述一对碟簧等沿柱移动方向平稳地移动。此外,插置板为沿与柱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使所述一对悬吊螺栓插入到其中的单个长板,并且因此,在二次碰撞时,可以使所述一对悬吊螺栓等沿柱移动方向直线移动而不会造成扭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示出了转向柱装置的示意性构型。图2为图1的转向柱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并且示出了沿着图1的线II-II的横截面。图3为图1的转向柱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固定托架、一对悬吊机构和连接及分离机构的局部剖切的示意性俯视图。图5为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包括树脂销的轴线的沿向前-向后方向的横截面。图6为二次碰撞时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第二板由于树脂销的剪断而已经沿柱移动方向从第一板的预定位置分离的状态。图7为沿着图2的线VII-VII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第一板和连接及分离机构的横截面。图8为沿着图2的线VIII-VIII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第二板和连接及分离机构的横截面。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固定托架、一对悬吊机构和连接及分离机构的局部剖切的示意性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1为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示意性构型的示意图。参照图1,转向柱装置1设置有:连接至诸如方向盘之类的转向构件2的转向轴3、通过万向节4连接至转向轴3的中间轴5、通过万向节6连接至中间轴5的小齿轮轴7、以及作为转向轴的齿条轴8,齿条轴8具有与设置在小齿轮轴7的端部附近的小齿轮7a啮合的齿条8a。转向机构A1构造有包括小齿轮轴7和齿条轴8的齿条齿轮机构。齿条轴8通过固定至车身侧构件9的壳体10支撑,以能够在沿着车辆左右方向的轴方向(与图的平面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齿条轴8的每个端部均通过对应的拉杆和对应的转向节臂连接至对应的转向轮。转向轴3具有上轴11和下轴12,上轴11和下轴12连接成能够一起旋转并能够通过使用例如花键联接件沿轴向方向相对地移动。转向轴3由固定至车身侧构件13和车身侧构件14的转向柱15通过轴承(未图示)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柱15设置有:配合成能够沿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柱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柱装置,包括:固定托架,所述固定托架包括固定至车身侧构件的第一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板中形成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为与二次碰撞时的柱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孔;可移动护罩,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向构件;可移动托架,所述可移动托架支撑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在二次碰撞时与所述可移动护罩一起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可移动托架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板,其中,在所述第二板中形成有面向所述第一孔的第二孔;以及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支撑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悬吊机构经由所述可移动托架而悬吊所述可移动护罩,并且所述悬吊机构构造成在二次碰撞时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移动,其中,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悬吊螺栓和螺母,所述悬吊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中,所述螺母旋拧到所述悬吊螺栓上并且与所述悬吊螺栓相配合地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所述悬吊螺栓包括:头部;大径部,所述大径部以比所述头部小的直径与所述头部连续,并且插入到所述第一孔中;小径部,所述小径部以比所述大径部小的直径与所述大径部连续,并且插入到所述第二孔中;阶梯部,所述阶梯部形成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板接触;和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设置在所述小径部中并且旋拧到所述螺母中,所述第二板被夹紧在所述螺母与所述阶梯部之间,并且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板簧,所述板簧插置在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一板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侧偏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1.30 JP 2013-0157951.一种转向柱装置,包括:固定托架,所述固定托架包括固定至车身侧构件的第一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板中形成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为与二次碰撞时的转向柱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孔;可移动护罩,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向构件;可移动托架,所述可移动托架支撑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在二次碰撞时与所述可移动护罩一起沿所述转向柱移动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可移动托架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板,其中,在所述第二板中形成有面向所述第一孔的第二孔;以及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支撑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悬吊机构经由所述可移动托架而悬吊所述可移动护罩,并且所述悬吊机构构造成在二次碰撞时沿所述转向柱移动方向移动,其中,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悬吊螺栓和螺母,所述悬吊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中,所述螺母旋拧到所述悬吊螺栓上并且与所述悬吊螺栓相配合地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所述悬吊螺栓包括:头部;大径部,所述大径部以比所述头部小的直径与所述头部连续,并且插入到所述第一孔中;小径部,所述小径部以比所述大径部小的直径与所述大径部连续,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英治今垣进松田刚矢尾博之星野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