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0902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减震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包括支架总成、固定部件、旋转部件、拉线和拉线支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支架总成上,固定部件上设有轴,所述旋转部件可转动的套设在轴上,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上设有配合的定位齿;所述轴的端部设有内齿挡圈,所述内齿挡圈与旋转部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拉线支架固定在支架总成上并且位于固定部件的一侧,所述拉线穿过拉线支架上的通孔并且其端部固定在旋转部件上。驾乘人员可以根据路况或自身需要方便、直观的调节减震器的阻尼系数,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减震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减震器用于减小汽车行驶过程中造成的座椅震动幅度,以提高驾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减震器的阻尼过小,减震效果不明显;阻尼过大则达不到减震效果。现有的汽车座椅减震器的阻尼系数无法调节,驾乘人员不能根据路况及自身需要调节座椅减震器的阻尼系数,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的对减震器的阻尼系数进行调节的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包括支架总成、固定部件、旋转部件、拉线和拉线支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支架总成上,固定部件上设有轴,所述旋转部件可转动的套设在轴上,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上设有配合的定位齿;所述轴的端部设有内齿挡圈,所述内齿挡圈与旋转部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拉线支架固定在支架总成上并且位于固定部件的一侧,所述拉线穿过拉线支架上的通孔并且其端部固定在旋转部件上。在弹簧的作用下,旋转部件与固定部件紧密贴合,使用时对旋转部件施加旋转力,旋转部件在定位齿的作用下沿轴的轴向产生微小的位移,旋转部件转动,拉线被旋转部件牵引,对减震器的阻尼进行调节。定位齿能够防止旋转部件自行回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旋转部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拉线的端部设有拉线接头,所述拉线接头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在安装孔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旋转部件上设有手柄,便于对旋转部件施加旋转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括拉线护管,所述拉线护管安装固定在拉线支架上,所述拉线穿过拉线护管,拉线护管起到保护拉线及导向的作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固定部件和拉线支架都通过弹性圆柱销固定在支架总成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支架总成、固定部件和拉线支架均由增强尼龙材料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驾乘人员可以根据路况或自身需要方便、直观的调节减震器的阻尼系数,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的组装剖视图。图中:1、支架总成,2、固定部件,3、旋转部件,4、拉线,5、拉线支架,6、轴,7、定位齿,8、内齿挡圈,9、弹簧,10、安装孔,11、拉线接头,12、手柄,13、拉线护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包括支架总成1、固定部件2、旋转部件3、拉线4和拉线支架5,所述固定部件2通过弹性圆柱销固定在支架总成I上,固定部件2上设有轴6,所述旋转部件3可转动的套设在轴6上,旋转部件6上设有手柄12,固定部件2和旋转部件3上设有配合的定位齿7 ;所述轴6的端部设有内齿挡圈8,所述内齿挡圈8与旋转部件3之间设有弹簧9 ;所述拉线支架5通过弹性圆柱销固定在支架总成I上并且位于固定部件2的一侧,拉线支架5上安装有拉线护管13,所述拉线4穿过拉线护管13,拉线4端部的拉线接头11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在旋转部件3上的安装孔10中。所述支架总成1、固定部件2和拉线支架5均由增强尼龙材料制成。在弹簧9的作用下,旋转部件3与固定部件2紧密贴合,使用时对旋转部件3施加旋转力,旋转部件3在定位齿7的作用下沿轴6的轴向产生微小的位移,旋转部件3转动,拉线4被旋转部件3牵引,对减震器的阻尼进行调节。定位齿7能够防止旋转部件3自行回位。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总成(1)、固定部件(2)、旋转部件(3)、拉线(4)和拉线支架(5),所述固定部件(2)固定在支架总成(I)上,固定部件(2)上设有轴(6 ),所述旋转部件(3 )可转动的套设在轴(6 )上,固定部件(2 )和旋转部件(3 )上设有配合的定位齿(7 );所述轴(6 )的端部设有内齿挡圈(8 ),所述内齿挡圈(8 )与旋转部件(3 )之间设有弹簧(9);所述拉线支架(5)固定在支架总成(I)上并且位于固定部件(2)的一侧,所述拉线(4 )穿过拉线支架(5 )上的通孔并且其端部固定在旋转部件(3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3)上设有安装孔(10),所述拉线(4)的端部设有拉线接头(11),所述拉线接头(11)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在安装孔(1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3)上设有手柄(12)。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线护管(13),所述拉线护管(13)安装固定在拉线支架(5)上,所述拉线(4)穿过拉线护管(13)。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2)和拉线支架(5)都通过弹性圆柱销固定在支架总成(I)上。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总成(1)、固定部件(2)和拉线支架(5)均由增强尼龙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减震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包括支架总成、固定部件、旋转部件、拉线和拉线支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支架总成上,固定部件上设有轴,所述旋转部件可转动的套设在轴上,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上设有配合的定位齿;所述轴的端部设有内齿挡圈,所述内齿挡圈与旋转部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拉线支架固定在支架总成上并且位于固定部件的一侧,所述拉线穿过拉线支架上的通孔并且其端部固定在旋转部件上。驾乘人员可以根据路况或自身需要方便、直观的调节减震器的阻尼系数,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IPC分类】F16F9-46【公开号】CN204458966【申请号】CN201520106064【专利技术人】宋爱玉, 高静, 王京奎, 王晓波, 王志锋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8日【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器阻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总成(1)、固定部件(2)、旋转部件(3)、拉线(4)和拉线支架(5),所述固定部件(2)固定在支架总成(1)上,固定部件(2)上设有轴(6),所述旋转部件(3)可转动的套设在轴(6)上,固定部件(2)和旋转部件(3)上设有配合的定位齿(7);所述轴(6)的端部设有内齿挡圈(8),所述内齿挡圈(8)与旋转部件(3)之间设有弹簧(9);所述拉线支架(5)固定在支架总成(1)上并且位于固定部件(2)的一侧,所述拉线(4)穿过拉线支架(5)上的通孔并且其端部固定在旋转部件(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爱玉高静王京奎王晓波王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