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新专利>正文

前轮驱控可折叠箱式多功能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27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前轮驱控可折叠箱式自行车,主要由车头A及车尾B两大构件组成。通过车头A伸缩变位配合车尾B的车帮,后轴的转折变位形成与现行功用相同的如:童车、可折叠车、自行车、三轮车、多人车等各种车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种是一种由前轮控向驱动,结构新颖独特,用途广泛的人力交运工具。(*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人们作为人力交运工具的由前轮驱动并控制方向的车箱及后轮轴均可折叠的多功能自行车。现行的 路易斯2B12型的双轮驱动《发现与赠物》牌自行车,见图(1)。该车后轮装有环状齿轮59啮合固联于旋转簧轴58上的齿轮56,由簧轴58柔性传动使齿轮56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前轮环状齿轮59,从而驱动前轮转动。由于簧轴58是柔性传动,故前轮控制方向系统不会受到影响。该车由于前后轮驱动,增加了行驶稳定性,更加适用于山地。由于该车仍以通用结构的后驱动为主驱动,故还存有现行自行车重心高,行驶平稳性差,传动效率低,(簧轴柔性传动效率,刚性均较差),人立蹬发力不理想,等缺点。现行的链传动三轮车,见示意图(2)。前轮21与车把52控制方向,车架53与车箱54固联一体。曲柄30带动链轮14,通过链条带动飞轮20带动后轮轴及与之固联的两后轮51同步转动,推动车前进。该车作为交运工具实用方便,但其仍存有体大身重,存放不便;单一速比链传动,不适应各种路载行驶要求;人立蹬发力驱动,不能充分发挥人力潜力;(立蹬力≤人体重)由于长距链传动,效率低,刚性差,易掉链;两轮同轴同步转动,转弯时两轮不能差动,故极不轻灵平稳,高速转弯时易翻车;车体几何形状固定,不能根据被载物几何形体特点而进行适应性变形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行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诸多缺点,给出一种重心低,发力好,低位立蹬,行驶平稳安全,路载性能好,转弯控向轻灵,体可折叠变形,传动效率高,刚性好,和长途交通工具配合较好,多速多功能的既可为自行车又可为三轮车的新型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图(3)所示的技术措施达到。本型主要由车头44、车把52、车座60、车尾底盘85、车帮88、车缘63、簧架87、后轴架64、后轮51、前轮驱控机构36等零部件构成。具体措施如下1、将现行的自行车或三轮车以双点划线为界分成独立的车头86和车尾89两大构件。参见图(1)、图(2)、图(3)。其中车头86包括部件36,44、46、52、60;车尾89包括部件51、63、64、65、87、88,车头86驱动控向,车尾89随动载重。2、车头架1的梁管24在内侧开有C口的车尾梁管67内伸缩移动而可使车头86在车尾89内进行伸缩移位,并由卡箍61随之夹紧,同时立板74与多孔板70将车头86与车尾89两大部分加强紧固;移至C口止端时,车头86被车帮88包容,见图(5)。3、车头86驱动控向由罩头44,车把52,前轮驱控机构36组成的结构系统实现,见图(4)。其主要由驱变结构系统D及控向传动结构系统E两大系统构成。(D、E见图中双点划线框)其中系统D,由与按装在曲柄轴2上的棘轮机构4联结的滑键轴套5滑健联结的齿轮3、6、7组成的换速齿轮组及可与之对应相对独立啮合的固联于小横轴50上的齿轮27、28、29组成的传动齿轮组构成。其可以变换多种速比且均由与小横轴50固联的锥齿轮26将动力输入到控向传动机构E。系统E,由一对与锥齿轮26同啮的可与立轴8轴心相对独立同心旋转的锥齿轮10,23过渡传动齿轮组,(可按装在车头架1上或立轴8上,但须与立轴8同心)固联在大横轴11上的锥齿轮12,齿轮13构成的齿轮组,固联于中横轴49上的锥齿轮16,齿轮15构成的齿轮组及固联于中横轴49上的传动轮14,与之啮合的传动介质17,固联在前轴上的飞轮20构成的传动系统构成。其中,锥齿轮10与12,16与23分别啮合传动并产生一对使立轴8沿轴线旋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衡力偶,使立轴8在传动过程中不受外力矩的情况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齿轮13与15啮合是为确保其平衡刚性。上述动力统一由传动系统传递给飞轮20(飞轮20与曲柄轴2转向相同),带动前轮旋转。图(4)所示机构,在车把02正反旋转时,由于棘轮机构4与飞轮20可分别是曲柄轴2与滑键轴5之间,飞轮20与前轴之间形成差动,故可使其转向轻灵平稳。总之,图(4)原理可以满足在前轮控制转向的过程中同步进行连续传动的要求,形成可行的前轮驱控平衡系统。4、车座60座面中心和曲柄轴2中心连线与地面夹角α较小,将人立蹬发力改为平坐蹬发力,并由靠背产生反作用力止退。车座60可在车头44而移位固定,调节人腿蹬距。图(3)、(5)。5、车帮88由梁管67,两横转轴71,侧板62分别由销轴72与套73套筒69与L型轴80立轴构成的铰链联结形成平行四速杆机构,故侧板62可前后平移转动;轴套68与L型轴80横轴构成铰链,故当横转轴71转折至与梁管67平行位置时,侧板62可沿箭头方向上下翻转。其原理见结构示意图(5)、图(6)。6、车缘63与车帮侧板62上边铰链联结,可沿箭头方向翻转,见图(5)。7、簧架87的U型梁65与车尾底盘85的立板81铰链联结,簧75撑接梁65与梁管67。当变力作用梁65沿其铰轴心上下转动时,簧75弹性变形减震,其结构见图(7)。8、后轴架64的后轴77一端于U型梁65的弧心处与横板79铰链联结,另一端与后轮51的后叉82头部铰链联结;拉杆78两端分别与横板79和后叉82铰链联结,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当两后轴沿其铰轴心转动时,两后轮51可始终保持平行。其后轴77可由紧固件76随之固紧;两后轴77可相对独立转动;由于U型梁65弧中心部有凸面F,当其中某一后轴77移至对称中心时,该后轮51-1低于另一后轮51-2。此时由三轮车变形为自行车,较高的旁轮可为车提。其结构见示意图(7)、图(8)。上述的技术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1,将整车分成车头86车尾89两大构件,便于制造装配,工艺性维修性好;由图2,车头86车尾89可相对移位重叠,最大限度地改变车身长度;由3,前轮驱控将车向前拉驶,提高了行驶平稳性;两后轮随动,在转弯时自然形成差动,使转弯控向轻灵平稳;采取了齿轮传动,速比大(可使轮径≤14″)多速,具有传动效率高,刚性好,提高了路载性能(尤其是上坡重载时);由4、坐蹬发力,可充分发挥人潜力,发力更趋合理;小轮径及人坐乘,大大降低了整车重心,行驶平稳,阻力小;改善了骑乘腿根及臂部受力及两臂的支撑力,从而减免了骑车并发病症;由5,可灵活改变车宽,提高通行性;根据所需,可有箱型、平面型、两侧下垂型等多种功能变形;由7,具有减震性能,乘坐舒适,尤其是作为“母子车”时,使卧乘幼儿更加安适;(现用自行车带孩子既违犯交通规则,又不安全)由(8),有自行车、三轮车两型变化,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交运要求;最小折叠为便携手提箱式,便携易存,和交通工具配合好,尤其是为火车(体积≤长+宽+高≤160cm;重量≤20Kg)携乘提供了可行性;总之,本型实为一种效果积极,实用便利的新型交运工具。附图的说明图(1)是 路易斯2Bi2型的双轮驱动《发现与赠物》牌自行车示意图;图(2)是现行三轮车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示意图;图(4)是前轮驱控机构示意图;图(5)是车头86之车头架1与车尾底盘44配合示意图及车帮88,车缘63结构示意图;图(6)是车帮88转折结构示意图;图(7)是簧架87,后轴77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右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前轮驱控机构主剖视图;图(12)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前轮驱控可折叠箱式自行车,主要包括由前轮21、车把52、车座60、车尾底盘85、车帮88、车缘63、后轴架64、后轮51、蓬敝部件66及曲柄30等零部件组成,其特征是:(1)、整车由罩头44、车把52、车座60、前轮驱控机构3 6等部件构成的车头86及车尾底盘85、车帮88、车缘63、簧架87、后轴架64、后轮51等部件构成的车尾89两大组件构成,车头86的梁管24在内侧开有C口的车尾底盘85的梁管67内伸缩移位从而可使车头86在车尾89内进行伸缩移位,并随之由弹性卡箍夹紧,同时立板74与多孔板70将车头86与车尾89强固,车头86移至C口止端时可被车帮88包容;(a)、前轮驱控机构36由齿轮驱变结构系统D及控向传动系统E构成,其中D:曲柄轴2与滑键轴套5动配合且有棘轮机构4联结,齿轮3、6、7 滑键轴套5滑键联结构成换速齿轮组,齿轮26、27、28、29均固联于小横轴50构成传动齿轮组,在拨叉48作用下,可使换速齿轮组齿轮移位,形成齿轮3与29、6与28、7与27三对独立啮合齿轮传动,以某一速比1均由锥齿轮26传输到E,该系统D以车头架1为基按装,E,由与锥齿轮26同啮的可与立轴8轴心相对独立同心旋转的锥齿轮10,23过渡传动齿轮组,固联于中横轴49上的锥齿轮16,齿轮15构成的齿轮组及由传动介质17啮合传动联结的固联于中横轴49上的传动轮14及固联于前轮轴上的飞轮20构成的传动系统构成,其中齿轮12与10,16与23,13与15分别啮合,该系统E以立轴8为轴心的前叉19装成部件后卡装于车头架1G轴线的上下两个U型开口内;(3)、梁管67、两横转轴71,侧板62分别由销轴72与套73,套筒69与L 型轴80立轴构成的铰链联结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轴套68与L型轴80的横轴构成铰链;(4)、簧架87的U型梁65与车尾底盘85的立板74铰链联结,簧75撑接梁65与梁管67;(5)、后轴架64的两后轴77一端均于U型梁65的弧心处与横 板79铰链联结,另一端分别与两后叉82头部铰链联结,拉杆78两端分别与横板79和后叉82铰链联结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两后轴77可相对独立转动且随之由紧固件76固紧,当其中某一后轴77移至U型梁65弧顶部凸面下时,该后轮51-1低于另一后轮5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新
申请(专利权)人:贾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