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890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该全地形车具有一后轮轴、一换档装置、一驱动装置及一锁固元件,该换档装置具有行星齿轮系、套筒、传动管、行星转盘轴及轴套,该驱动装置具有链轮座及链轮,借助后轮轴是整体地穿伸于传动管,且该传动管与链轮座是以齿形部相啮合,再经由锁固元件固定,以达到方便组装及拆卸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尤指可方便组装及拆卸的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
技术介绍
全地形车1,如图1所示,主要是在车架单元11、转向机构12、前轮13、乘坐部14、后轮15,以及提供全地形车动力源的动力单元2。该车架11的前方枢接转向机构12,该转向机构12的下方设置有一组前轮13,在转向机构12的后方,于车架单元11上设有乘坐部14,在乘坐部14的下方为动力单元2。该动力单元2,请参阅图2所示,至少包括有一引擎系统21,以及一被引擎系统21所带动的无级变速系统22,该无级变速系统22借助链条23带动后轮轴3,在后轮轴3上接设有一组后轮15。引擎系统21是借助汽油于燃烧室211燃爆所产生的动力,推动活塞212作往复运动,因而带动曲轴213转动,而无级变速系统22的主动盘221则会被曲轴213带动作同步旋转,因而带动被动盘222的转动,再经由离合器223驱使被动轴224转动,经由变速箱225内的换档装置24,将动力传递至链轮226,链轮226借助链条23来带动设于后轮轴3上的链轮30,藉此俾可使后轮15转动,而令全地形车1行进。请参阅图3、4所示,是申请人试验中的后轮轴装置,该后轮轴装置是于后轮轴上安装有换档装置5,而成为一整体的构造。该后轮轴装置是由后轮轴4、换档装置5及驱动装置6所构成。后轮轴4,是分离式的轴心,并具有第一后轮轴41及第二后轮轴42,该第一后轮轴41一端具有一键槽411,第一后轮轴41是利用一槽键412与第二后轮轴42相结合。换档装置5,具有行星齿轮系51、传动管52及套筒53,该行星齿轮系51具有太阳齿轮511、行星齿轮512及外环齿轮513,该太阳齿轮511丨端延伸有传动管52,该传动管52的另端设有外螺纹521。该行星齿轮512是设置于一行星转盘5121上,并可与太阳齿轮511齿合。该外环齿轮513是套设于第一后轮轴31上,该外环齿轮513是可与行星齿轮512啮合,该轴套514套设有一套筒53,该套筒53的外侧分别设有前进档位F、倒退档位R、空档档位N及拨动槽轨531。驱动装置6,具有链轮61、链轮前结合座62、链轮后结合座63、数个轴承64及油封65,该链轮61上具有一轴孔611及数个固定孔612,该链轮前结合座62具有一中空凸柱621,该中空凸柱621内设有内螺纹622,该中空凸柱621是可与传动管52的外螺纹523相螺合,于链轮前结合座62另设有与链轮61固定孔612相对应的固定孔623,该链轮后结合座63内设有轴承64及油封65,于链轮后结合座63上另设有与链轮61固定孔612相对应的固定孔631,借助螺固元件S穿锁于固定孔623、612、631,可将链轮前结合座62、链轮61、链轮后结合座63锁固在一起。申请人试验中的后轮轴装置于组合后,请参阅图4所示,该后轮轴装置是借助引擎将动力传递至链轮61,而链轮61则借助链条64来带动设于后轮轴4上的链轮6,藉此使后轮4转动,由于链轮61的链轮前结合座62是与传动管52的外螺纹523相螺合,因此当链轮61转动时,亦会带动传动管52旋转,而该传动管52上的太阳齿轮511则会带动行星齿轮512旋转,此时,因行星转盘轴5122形成自由的状态,亦即未被传动管52所连动或未被轴套514所限制住不动,故该太阳齿轮511及行星齿轮512是成空转状态,而车辆是空档的状态;当行星转盘轴5122及行星转盘5121随着传动管52旋转时,设于行星转盘5121上的行星齿轮512则亦绕着传动管52前端的太阳齿轮511公转,并带动外环齿轮513正向旋转,亦即整个行星齿轮系51同向转动,而使车辆可向前行进;而当行星转盘轴5122及行星转盘5121被限制无法随着传动管52旋转时,该传动管52的动力直接传递于太阳齿轮511,使太阳齿轮511带动行星齿轮512转动,该行星齿轮512进而带动外环齿轮513反向旋转,此时,可使车辆达到倒退的目的。由于,该后轮轴4是具有第一后轮轴41与第二后轮轴42,并利用一槽键412来相结合,结合后的后轮轴4穿设于换档装置5的传动管52内,该传动管52外侧再套设一套管53,当后轮轴4穿设于传动管52的后,传动管52的外螺纹521再与链轮前结合座62的中空凸柱621的内螺纹622相螺合,再以螺固元件S将将链轮前结合座62、链轮61、链轮后结合座63予以锁固。当全地形车于行进时,借助链条64来带动设于后轮轴4上的驱动装置6上的链轮61,当链轮61旋转时,会带动链轮前结合座62及链轮后结合座63旋转,而与链轮前结合座62螺合的传动管52亦随的被带动,而可将动力传递至换档装置5。但,申请人试验中的后轮轴4,由于是由分离式的第一后轮轴41与第二后轮轴42构成,经常造成组装的困难,且该传动管52是以螺纹的方式与驱动装置6的链轮前结合座62结合,该螺合锁固的方向是与链轮61、链轮前结合座62、链轮后结合座63旋转方向相同,当链轮61被链条64带动旋转时,传动管52的外螺纹521会与链轮前结合座62的内螺纹622螺合的更紧,最后造成锁死,产生不易拆卸的情况,造成维修的困难。有鉴于上述后轮轴装置所产生的缺失,因此如何能有效避免后轮轴与驱动装置发生锁死的情况,以及后轮轴组装拆卸的便利性提升,实为全地形车制造业者,极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借助后轮轴整体地穿伸于传动管,且该传动管与链轮座以齿形部相啮合,再经由锁固元件固定,以达到方便组装及拆卸的功效。本技术的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该全地形车具有一后轮轴、一换档装置、一驱动装置及一锁固元件,该驱动装置具有链轮座及链轮,其特征在于该换档装置具有行星齿轮系、套筒、传动管、行星转盘轴及轴套,该后轮轴是整体地穿伸于传动管,且该传动管与链轮座是以齿形部相啮合,且经由锁固元件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全地形车的侧视图。图2是习知全地形车传动机构的剖视图。图3是习知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习知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构造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5A、5B、6所示,本技术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具有一后轮轴A、一换档装置7、一驱动装置8及一锁固元件9。后轮轴A,是一体式的轴心,该后轮轴A是套设于换档装置7中。换档装置7,具有行星齿轮系71、套筒73、传动管72、行星转盘轴7122及轴套714,该行星齿轮系71具有太阳齿轮711、行星齿轮712及外环齿轮713,该太阳齿轮711丨端与传动管72连接,该传动管72的另端设有外齿形部721及外螺纹722。该行星齿轮712是设置于一与行星转盘轴7122连结的行星转盘7121上,并可与太阳齿轮711啮合。该外环齿轮713是套设后轮轴A上,该外环齿轮713是可与行星齿轮712啮合,该轴套714套设有一套筒73,该套筒73的外侧分别设有前进档位F、倒退档位R、空档档位N及拨动槽轨731。驱动装置8,该驱动装置8具有链轮座81及链轮82,该链轮座81中央凸设有一轴管811,该轴管81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地形车后轮轴装置,该全地形车具有一后轮轴、一换档装置、一驱动装置及一锁固元件,该驱动装置具有链轮座及链轮,其特征在于:该换档装置具有行星齿轮系、套筒、传动管、行星转盘轴及轴套,该后轮轴是整体地穿伸于传动管,且该传动管与链轮座是以齿形部相啮合,且经由锁固元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青伟邵建能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