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轮机动车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三轮机动车车厢。
技术介绍
图1?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三轮机动车车厢底板1-0与车厢框架1-1的连接方式为镶嵌式,制作车厢底板的花纹钢板经弯边处理后镶嵌在由车厢框架1-1围成的矩形框内,在车厢框架1-1与车厢底板贴合的缝隙处以焊接的形式形成紧固连接,其焊缝2-1的分布如图1和图3所示。该链接方式易造成车厢框架1-1与车厢底板贴合的缝隙处产生积水,进一步造成锈蚀;此外,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三轮机动车车厢长时间使用后,车厢底板与车厢框架1-1的焊接处容易因局部过载而发生弯曲变形甚至开裂。进一步的,由于焊缝处的锈蚀还会影响车厢框架1-1的结构强度,甚至导致以焊接的形式实现车厢框架1-1的纵梁1-2的外侧与车厢板之间活动连接的合页1-3开焊以致脱落,纵梁1-2的外侧与车厢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轮机动车车厢,解决现有技术中三轮机动车车厢底板连接处易锈蚀,局部过载后易发生弯曲变形甚至开裂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轮机动车车厢,包括:两根车厢框架纵梁、多根车厢框架横梁、合页、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机动车车厢,包括:两根车厢框架纵梁(1)、多根车厢框架横梁(2)、合页(4)、车厢侧板(5)和车厢后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厢底板(3),所述车厢底板(3)由矩形钢板在相互平行的两端分别折出与钢板延展面相垂直的矩形边条(3‑1)后形成;位于所述钢板延展面两端的所述矩形边条(3‑1)的间距与两根所述车厢框架纵梁(1)的外端面的距离相适配;所述车厢底板(3)跨在两根车厢框架纵梁(1)上,所述矩形边条(3‑1)的内侧面与所述车厢框架纵梁(1)的外端面紧密贴合后与所述车厢框架纵梁(1)紧固连接;所述车厢侧板(5)通过所述合页(4)与所述矩形边条(3‑1)形成活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现峰,
申请(专利权)人:偃师市华宝龙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