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191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行器,其包括一机身,该机身上设有至少一机臂,该机臂为中空的并与该机身贯通连接,该机身上设有至少一风扇,该风扇与该机身的内部连通,用于使空气由该飞行器的外部流经该机臂、该机身的内部和该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飞行器通过在机身上设置风扇,再配合中空的机臂,从而形成了可以使空气流通穿过机身内部的通路,空气流经机身内部的发热单元时就能将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带走。采用这种空气循环流通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飞行器在飞行过程的散热能力,延长了发热单元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飞行器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
技术介绍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其机身内部的电池以及调速器等部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有效地排除,则会影响这些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目前的飞行器上大多没有散热装置,而仅仅依靠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空气从飞行器外表面流过来带走热量,但是其散热效果不胜理想。随着对飞行器飞行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日渐增加,单纯依靠空气直接换热已无法满足散热的要求,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能有效排除飞行器内部热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飞行器内部热量散热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一种飞行器。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飞行器,其包括一机身,该机身上设有至少一机臂,该机臂为中空的并与该机身贯通连接,其特点在于,该机身上设有至少一风扇,该风扇与该机身的内部连通,用于使空气由该飞行器的外部流经该机臂、该机身的内部和该风扇。风扇可以采用普通的小型散热风扇,结构简单,市售可得,故不再赘述。较佳地,该风扇设置成在运行时向机身外抽气,使空气由该飞行器的外部依次流经该机臂、该机身的内部和该风扇。风扇向机身外抽气,在机身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的气流(风)通过中空的机臂进入机身内部,与发热单元发生热交换后,再经过风扇排出。除了中空的机臂,外部的气流还可以通过风扇与机身之间的缝隙或者机身上的其他缝隙进入机身内部。采用这种循环方式,可以有效带走飞行器机身内部的热量(主要是调速器和电池),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较佳地,该机身的内部设有至少一发热单元,该风扇设置在靠近该发热单元的机身的外壁上。这样更有利于实现风扇对发热单元的散热作用。较佳地,该发热单元靠近该机身的底部,该风扇设置于该机身的底部。发热单元一般是调速器、电池等部件,考虑到整个飞行器的稳定性,一般设置在靠近机身的底部,相应地将风扇设置与机身的底部,更有利于散热。而且,风扇位于机身底部相对也比较隐蔽,不会破坏飞行器的整体外形。较佳地,该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扇是理想的选择,如果采用一个风扇,则提供的风力有限,不足以将大量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效果不够,采用多个风扇,则会增大电池的负担,这本身就会增加电池的发热量,散热效果的提升有限。较佳地,该风扇的外形为长方体形状,该风扇的长、宽、高分别为20-40mm、20-40mm、5-15mm。这是较理想的风扇的尺寸。较佳地,该机臂的数量为六个,并均匀设置在该机身的周围。这是较理想的机臂数量。六个机臂意味着六个进风口,可以为外部气流的进入提供充足的进口。较佳地,该机臂上各设有一旋翼。每个机臂上设有一旋翼,构成多旋翼飞行器的结构。较佳地,该飞行器还包括一起落架。起落架一方面便于实现飞行器的起落,在本技术中也是对风扇的保护。飞行器直接支撑在起落架上,风扇不会直接接触到底面。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飞行器通过在机身上设置风扇,再配合中空的机臂,从而形成了可以使空气流通穿过机身内部的通路,空气流经机身内部的发热单元时就能将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带走。采用这种空气循环流通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飞行器在飞行过程的散热能力,延长了发热单元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飞行器的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飞行器的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飞行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飞行器I机身2机臂3风扇4旋翼5起落架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图1、图2显示了本实施例的飞行器I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该飞行器I包括一机身2,该机身2上设有六个机臂3,该六个机臂3为中空的并与该机身2贯通连接,该机身2上设有两个风扇4,该两个风扇4与该机身2的内部连通,用于使空气由该飞行器I的外部流经该六个机臂3、该机身2的内部和该两个风扇4。其中,该两个风扇4设置成在运行时向机身2外抽气,使空气由该飞行器I的外部依次流经该六个机臂3、该机身2的内部和该两个风扇4。该机身2的内部设有电池、调速器等发热单元(图中未示出),该两个风扇4设置在靠近该些发热单兀的机身2的外壁上。该些发热单元靠近该机身2的底部,该两个风扇4设置于该机身2的底部。该两个风扇4的外形为长方体形状,该两个风扇4的长、宽、高分别为30mm、30mm、1mm0此外,该六个机臂3上各设有一旋翼5。该飞行器I还包括一起落架6。在本实施例中,机臂的数量为六个,意味着六个进风口,可以为外部气流的进入或流出提供充足的通口。当然,采用其他数量的机臂也是可以的。采用两个风扇也是一种较佳的选择,既能提供足够的风力,又不会增加电池发热。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风扇。在本实施例中,风扇向机身外抽气(如图2中风扇处箭头所示),在机身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的气流(风)通过中空的机臂进入机身内部(如图2中机臂处箭头所示),与发热单元发生热交换后,再经过风扇排出。除了中空的机臂,外部的气流还可以通过风扇与机身之间的缝隙或者机身上的其他缝隙进入机身内部。当然,风扇也可以向机身内吹气,外部气流通过风扇直接吹入机身内部,例如直接吹在发热单元上,气体再从中空的机臂向外排出,或者通过机身本身存在的缝隙向外排出。相较而言,风扇向机身外抽气散热效果更佳,所以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风扇设置在靠近发热单元的位置处。但实际上无需局限在靠近发热单元的位置处。风扇配合中空的机臂形成了可以使空气流通的通路,空气流经机身内部的发热单元时就能将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带走。此外,对于位于机身底部的发热单元,可以将风扇相应地设置在机身的底部,当然,也可以设置在机身的其他位置处。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飞行器,其包括一机身,该机身上设有至少一机臂,该机臂为中空的并与该机身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机身上设有至少一风扇,该风扇与该机身的内部连通,用于使空气由该飞行器的外部流经该机臂、该机身的内部和该风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风扇设置成在运行时向机身外抽气,使空气由该飞行器的外部依次流经该机臂、该机身的内部和该风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机身的内部设有至少一发热单元,该风扇设置在靠近该发热单元的机身的外壁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发热单元靠近该机身的底部,该风扇设置于该机身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的数量为两个。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的外形为长方体形状,该风扇的长、宽、高分别为 20-40mm、20-40mm、5-15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机臂的数量为六个,并均匀设置在该机身的周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机臂上各设有一旋翼。9.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其包括一机身,该机身上设有至少一机臂,该机臂为中空的并与该机身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机身上设有至少一风扇,该风扇与该机身的内部连通,用于使空气由该飞行器的外部流经该机臂、该机身的内部和该风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瑜江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优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