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冷器的安装组件及预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087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预冷器的安装组件以及包括所述安装组件的预冷器。安装组件包括:带孔光杆,其穿过支座的通孔并包括中心孔、顶端和具有台阶部的末端;弹簧垫圈,其布置在支座和台阶部之间并套装在带孔光杆上;垫圈帽,其套装在带孔光杆的顶端上并压靠支座,以固定弹簧垫圈和支座;以及螺栓,其从带孔光杆的顶端穿过带孔光杆的中心孔并超出带孔光杆的末端,以将预冷器的支座固定到飞机的吊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组件可将飞行中产生的载荷通过弹簧垫圈吸收并传递至结构上,不会对预冷器本体产生破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飞机环控系统安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预冷器的安装组件及预冷器
技术介绍
飞机环控系统预冷器是用来给发动机引来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的设备,其使用温度变化巨大,可从-55℃至500℃,引起预冷器的热膨胀效应非常明显,所以在设计安装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热膨胀的影响,给予一定的自由度,以防止预冷器结构发生破坏。预冷器的安装一般有两种形式:1.采用拉杆将预冷器安装在吊挂内:拉杆的一端与预冷器连接,另一端与飞机相应结构连接。该方法安装较为简单牢固,缺点为拉杆的长度较大,容易发生失稳现象,且飞行中承受振动的能力较弱,使用中容易对预冷器的连接处产生较大载荷。如若对拉杆以及拉杆与预冷器的连接区域进行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额外的重量,同时若拉杆断裂会直接导致预冷器工作失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直接使用卡箍将预冷器与上、下游导管连接,该方法优点为热膨胀、飞行中产生的载荷可由预冷器和上、下游导管一起吸收,保护了预冷器的安全。但是导管和卡箍连接的方式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预冷器的安装组件,其中,所述预冷器的四个支脚上分别焊接有支座(50),所述支座(50)具有通孔(51,52,53,5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带孔光杆(10),其穿过所述支座(50)的通孔(51,52,53,54)并包括中心孔(11)、顶端(12)和具有台阶部(131)的末端(13);弹簧垫圈(20),其布置在所述支座(50)和所述台阶部(131)之间并套装在所述带孔光杆(10)上;垫圈帽(30),其套装在所述带孔光杆(10)的顶端(12)上并压靠所述支座(50),以固定所述弹簧垫圈(20)和所述支座(50);以及螺栓(40),其从所述带孔光杆(10)的所述顶端(12)穿过所述带...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预冷器的安装组件,其中,所述预冷器的四个支脚上分别
焊接有支座(50),所述支座(50)具有通孔(51,52,53,54),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带孔光杆(10),其穿过所述支座(50)的通孔(51,52,53,
54)并包括中心孔(11)、顶端(12)和具有台阶部(131)的末端(13);
弹簧垫圈(20),其布置在所述支座(50)和所述台阶部(131)
之间并套装在所述带孔光杆(10)上;
垫圈帽(30),其套装在所述带孔光杆(10)的顶端(12)上并
压靠所述支座(50),以固定所述弹簧垫圈(20)和所述支座(50);
以及
螺栓(40),其从所述带孔光杆(10)的所述顶端(12)穿过所
述带孔光杆(10)的所述中心孔(11)并超出所述带孔光杆(10)的
所述末端(13),以将所述预冷器的支座固定到飞机的吊挂结构(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冷器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垫圈(60),其布置在所述垫圈帽(30)和所述
支座(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楠楠王磊黄晓聃南国鹏孙艳阳王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