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型摩托车的动力机组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543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抑制连杆机构从车体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伸出,并能实现包括连杆机构在内的紧凑配置的小型摩托车吸气装置。连杆机构具有上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车架上、下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发动机上的侧视大致呈“L”字形的左右一对连杆部件,和在比这左右连杆部件的上下端更靠近车体前方的位置处的连杆部件中部穿过的横穿部件。左右连杆部件做成下端比上端从车体左右两面更向车体内部弯曲,在横穿部件上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与上述车架侧边结合限制连杆机构动作的连杆挡块。(*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支撑结构。通常,在小型摩托车中设置有发动机、驱动轮以及将两者构成一体地连接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谓动力组件,该动力组件的前端通过连杆机构支撑在车架上(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2-92796号,技术公开公报,昭58-15894号)。然而,在上述现有的小型摩托车发动机(动力组件)的支撑结构中存在着连杆机构分别从车体的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朝外突出而限制发动机辅助机构配置空间的缺点。鉴于上述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连杆机构不从车体的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突出,并能实现包括连杆机构在内的紧凑配置的小型摩托车吸气装置。为了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连杆机构的特征是它具有上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车架上,同时下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上述发动机上的,侧视大致呈“L”字形的左右连杆部件,和在比左右连杆部件上下端更靠近车体前部处的连杆部件中部上穿过的横穿部件;上述的左右连杆部件做成下端比上端沿车体左右方向更向车体内部弯曲;在上述的横穿部件上安装着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连杆挡块,它是与上述车架侧边联合限制连杆机构动作的。由于构成连杆机构的左右连杆部件被做成侧视大致成“L”字形,使该连杆机构部件在车体前后方向上能做得较紧凑,又由于使左右连杆部件的下端比上端沿车体左右方向更向车体内部弯曲,使车体的宽度方向也能做得更加紧凑。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二轮摩托车整体侧视图;图2是上述的二轮摩托车的俯视图;图3是发动机支撑部分详细的侧视图;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图5是连杆的侧视图;图6是与连杆挡块联合的车架侧边的限制板剖视图;图7是连杆挡块的侧视图;图8是沿图7中B-B线的剖视图;图9是动力组件和装在其下面的部件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支架上部安装状态的侧视图;图中,2是发动机,3是动力传递装置,30是连杆部件,30a是连杆部件上端,30b是连杆部件中部,30c是连杆部件下端,31是横穿部件,38是连杆挡块,39是限制板。首先参见图1、图2,图1中标号1是从车体前方(图中为左边)向后方延伸的车架,2是气缸朝前延伸的水平卧式发动机,3是在发动机2与后轮(驱动轮)4之间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由发动机2、动力传递装置3、后轮4一起构成动力组件5,该动力组件5由连杆机构6沿上下方向可摆动地连接到车架1的中部,并通过悬挂装置7支撑在车架1上。另外,图1中标号9为车把,10是在车轮10a上安装了轮胎10b的前轮,11是装在车架1上支撑前轮10的前叉;12是前端由铰链结合可开关地设置的车座;13是设置在车座12的下边,收藏头盔等用的收藏盒,收藏盒13是通过螺栓和螺母分别将其前边的下部和后部固定在托架23b、23c上,而托架是装在下述的侧架23上的。14是装置在车体中央底板部分14a下边的燃料箱,15是复盖车架1和燃料箱等的车体罩壳,16是复盖在后轮4的斜后上方的后挡泥板,17是电池,18是油箱,19是排气管。上述车架1具有前管21,和从该前管21下部沿斜后下方延伸而其下部稍向后弯曲的下支管22,以及由连接在下支管22下端稍靠上处,并从该处向左右一边变宽一边大致成水平方向向后延伸到车座前部、同时沿斜后上方弯曲延伸地设置的由管材构成的侧架23。左右侧架23的前端连接着横穿管24,而侧架23的底板后端连接着正视呈“U”字形的横穿管25。在横穿管25上连接着通过其内部把发动机冷却用的空气送到发动机传送带箱体中的通风导管28。26是安装在动力组件5上方的空气滤清器,27是通过通风导管28与空气滤清器26连通的化油器。如图3至图5所示,上述的连杆机构6具有上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侧架23上、同时下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上述动力组件5的前部上,侧视呈“L”字形的左右连杆部件30、30,以及在比左右连杆部件30的上、下两端靠近车体前部位置处的连杆部件30的中部上穿过的横穿部件31。左右连杆部件30的下端比上端从车体的左右两面更向车体内部弯曲,具体地说,从上端30a的安装在侧架23上的部分到横穿部件31穿过的中部30b之间进行第一阶段的弯曲,进而从中部30b到支撑发动机的下端30c之间进行第二阶段的弯曲。连杆部件30的上端30a通过橡胶支座34。由螺栓35和螺母36安装成被夹持在托架33中,而托架33装在侧架23上。如图5所示,上述横穿部件31的两端31a受压变形、断面呈葫芦状,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内周面的形状与该横穿部件31两端31a的外周缘形状对应的连杆挡块38限制回转地嵌装在那里。如图7和图8所示,连杆挡块38的整体形状大致成圆形,同时外周部分的斜上方、前方及下方分别形成扁平部分38a、38b、38c,而且这些扁平部分的顶端分别形成狭小的山型部分38aa、38bb、38cc。如图3所示,连杆挡块38的外周扁平部分38a、38b、38c的多个顶端分别与安装在上述侧架23的托架33上横向呈“U”字形的限制板39的多个内表面39a、39b、39c相接,因此在狭小部分38aa、38bb、38cc变形时有比较小的力,而在狭小部分变形后有比较大的力来限制连杆机构6的动件。如图4所示,在左右连杆部件下端30c上,通过橡胶支座41由螺栓42和螺母43安装着从发动机侧边伸出的托架40。排气管19的根部插在发动机2的前端与横穿部件31之间。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上述动力组件5前端的下方,可绕动力组件5上突出的杆71的中心回转地安装着支架70。该支架70在支架上端的挂钩70a与动力组件5上形成的弹簧挂钩5a之间张紧的弹簧72的作用下,分别在立起时沿逆时针方向、收回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外又在支架70前部形成圆弧形挡块73,在立起状态时它与动力组件5相接,限制支架70逆时针方向回转,该挡块73嵌在动力组件5上形成的凹部5b中,与其内周面5bb相接。74是设在支架70上的橡胶挡块,75是锁定支架用的弹子锁,76是脚蹬起动踏板。因此,根据上面所述的发动机支撑结构,由于把构成连杆机构6的左右连杆部件30做成侧视呈“L”字形状,所以该连杆机构6在车体前后方向所占的空间便可缩小。例如,与使用前后方向笔直延伸的连杆部件的相比,连杆机构的长度大约缩短了一半。另外,由于把上述的左右连杆部件30做成下端30c比上端30a从车体的左右两面更向车体内弯曲,横穿部件31和连杆挡块38不会沿车体宽度方向超出托架33,因而就能很容易地把车体宽度方向做得更紧凑。如上所说,本专利技术由于把构成连杆机构的左右连杆部件做成侧视呈“L”字形状,所以就能把连杆机构沿车体前后方向做得更紧凑;又由于把左右连杆部件做成下端比上端从车体的左右两面更向车体内部弯曲,就能把车体宽度方向做成更紧凑。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支撑结构,它是通过连杆机构支撑着大致成水平的卧式发动机前端部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机构具有上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车架上、下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上述发动机上的侧视呈“L”字形的左右一对连杆部件,和在比左右连杆部件的上下端更靠近车体前部位置处的连杆部件中部穿过并沿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穿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连杆部件被做成下端比上端位于车体内部地使下端部更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支撑结构,它是通过连杆机构支撑着大致成水平的卧式发动机前端部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机构具有上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车架上、下端能自由摆动地支撑在上述发动机上的侧视呈“L”字形的左右一对连杆部件,和在比左右连杆部件的上下端更靠近车体前部位置处的连杆部件中部穿过并沿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穿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本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