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包括箱体、尘笼、自动平衡机构、剥棉机构、预压缩机构、第一密封机构、第二密封机构和第三密封机构和淌棉板,自动平衡机构位于入棉口处,剥棉机构和预压缩机构均位于尘笼与出棉口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入棉口设置自动平衡机构,可以解决因皮棉进入量的波动而出现的入棉口堵塞问题;预压缩机构可以对剥落的加湿皮棉进行预压缩;平衡门和第一密封机构保证了正压区域的封闭性,进入正压区域的湿热气流只能通过皮棉和尘笼上的孔;第二密封机构和第三密封机构保证了负压区域的封闭性,使穿过皮棉和尘笼的湿热气流被顺利抽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装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机采棉含杂率和回潮率均较高,棉花加工企业在棉花加工过程中普遍采用干燥技术对籽棉进行处理,以保证籽棉的清理效果和皮棉加工质量,但导致成包皮棉回潮率过低,致使打包机进行皮棉成包时作业困难,且成包后的皮棉在储运过程中频发崩包现象,影响成包质量和棉包存储安全。为提高皮棉打包效率和棉包流通过程中安全性,在打包前需要对流动散皮棉的回潮率进行动态再平衡,并对棉胎实施预压缩以便有效控制预压缩后的棉胎形状,既能够保证皮棉在进入打包装置时具有较大密度和较好的均匀性,又能够兼顾流水线连续生产和打包装置间歇式快速喂入需求。目前国内还没有对皮棉进行预压缩的相关技术和应用,造成皮棉成包压力过大,动力消耗高,成包效率和成包质量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有效提高皮棉回潮率,降低打包压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包括箱体及位于箱体内的尘笼、自动平衡机构、剥棉机构、预压缩机构、第一密封机构、第二密封机构、第三密封机构和淌棉板,所述箱体包括顶盖、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和底板,所述顶盖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右侧壁上设有入棉口,所述左侧壁上设有出棉口,所述底板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尘笼固定在所述箱体中部,所述自动平衡机构位于所述入棉口处,所述剥棉机构和所述预压缩机构均位于所述尘笼与所述出棉口之间,所述淌棉板设在所述预压缩机构与所述出棉口之间,所述箱体的顶盖、左侧壁上部、右侧壁上部、前侧壁上部、后侧壁上部、自动平衡机构、尘笼上部和第一密封机构围成正压区域,所述箱体的底板、左侧壁下部、右侧壁下部、前侧壁下部、后侧壁下部、第二密封机构、第三密封机构和尘笼下部围成负压区域。所述自动平衡机构包括平衡锤、平衡杆和摆动门,所述平衡锤和平衡杆均至少一个,所述平衡锤固定在所述平衡杆自由端,所述平衡杆另一端与所述摆动门铰接。所述自动平衡机构可以解决因皮棉进入量的波动而出现的入棉口堵塞问题,当入棉口没有皮棉进入时,调整平衡锤的数量和位置,可以使摆动门与尘笼的间距最小;当入棉口有皮棉进入时,摆动门会根据皮棉进入量的动态变化自动调整与尘笼的间距,皮棉进入量越大,摆动门和尘笼的间距越大。所述剥棉机构包括位置相对应的压紧罗拉和剥棉罗拉,所述剥棉罗拉包括本体、底座和剥棉机构,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剥棉机构之间,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本体表面上,所述剥棉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本体为圆柱刚体,所述剥棉机构为聚氨酯橡胶板,所述聚氨酯橡胶板有4~16个。聚氨酯橡胶板与尘笼外表面紧密接触,强制皮棉脱离尘笼,解决了加湿后的皮棉不易脱离尘笼表面的问题;所述压紧罗拉表面设有至少1个沟槽,增加了压紧罗拉表面的粗糙度,便于输送剥落的皮棉。所述预压缩机构包括位置相对应的预压罗拉和出棉罗拉,可以实现对皮棉的预压;所述预压罗拉和出棉罗拉的表面均设有沟槽,增加了所述预压罗拉和出棉罗拉的表面粗糙度,使皮棉输送更加顺利。为了排出对皮棉进行加湿后的湿热空气,所述尘笼表面上设有孔,所述孔的直径为3~8mm,所述孔的间距为6~12mm,所述尘笼表面的透风率为20%~60%;为了确保皮棉在尘笼的带动下顺利输送到尘笼的表面,所述尘笼表面还设有增加摩擦的结构,所述增加摩擦的结构为固定在所述尘笼表面的钢丝,所述钢丝直径为4~7mm,所述相邻钢丝的间距为40~60mm。本专利技术的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通过在所述入棉口处设置自动平衡机构,可以解决因皮棉进入量的波动而出现的入棉口堵塞问题;剥棉机构解决了加湿后的皮棉不易脱离尘笼表面的问题;预压缩机构可以对剥落的加湿皮棉进行预压缩;平衡门和第一密封机构保证了正压区域的封闭性,进入正压区域的湿热气流只能通过皮棉和尘笼上的孔;第二密封机构和第三密封机构保证了负压区域的封闭性,使穿过皮棉和尘笼的湿热气流被顺利抽走;淌棉板可以保证预压后的棉胎顺利滑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尘笼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剥棉罗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包括箱体1及位于箱体1内的尘笼2、自动平衡机构3、剥棉机构、预压缩机构、第一密封机构8、第二密封机构9、第三密封机构10和淌棉板11。所述箱体1包括顶盖101、左侧壁102、右侧壁103、前侧壁、后侧壁和底板104,所述顶盖101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右侧壁103上设有入棉口105,所述左侧壁102上设有出棉口106,所述底板104上设有出气口,尘笼2固定在箱体1中部,自动平衡机构3位于入棉口105处;剥棉机构和预压缩机构均位于尘笼2与出棉口106之间,剥棉机构包括位置相对应的剥棉罗拉4和压紧罗拉5,压紧罗拉5表面设有24个沟槽,增加了压紧罗拉5表面的粗糙度,便于输送剥落的皮棉;预压缩机构包括位置相对应的预压罗拉6和出棉罗拉7,可以实现对皮棉的预压;预压罗拉6表面设有24个沟槽,出棉罗拉7的表面设有48个沟槽,增加了预压罗拉6和出棉罗拉7的表面粗糙度,使皮棉输送更加顺利;淌棉板11设在预压缩机构与出棉口106之间;箱体1的顶盖101、左侧壁102上部、右侧壁103上部、前侧壁上部、后侧壁上部、自动平衡机构3、尘笼2上部和第一密封机构8围成正压区域12,箱体1的底板104、左侧壁102下部、右侧壁103下部、前侧壁下部、后侧壁下部、第二密封机构9、第三密封机构10和尘笼2下部围成负压区域13。如图2所示,为了排出对皮棉进行加湿后的湿热空气,尘笼2表面上设有孔201,孔201的直径为6mm,孔201的间距为9.9mm,尘笼2表面的透风率为29.2%;为了确保皮棉在尘笼2的转动下顺利输送到尘笼2的表面,尘笼2表面还设有增加摩擦的结构,增加摩擦的结构为固定在尘笼2表面的钢丝202,钢丝202直径为5mm,相邻钢丝202的间距为50mm。如图3所示,自动平衡机构3包括1个摆动门31、2个平衡杆32和多个平衡锤33,平衡锤33固定在平衡杆32自由端,平衡杆32另一端与摆动门31铰接。自动平衡机构3可以根据皮棉输入量的动态变化调节摆动门31与尘笼2的间距,从而解决因皮棉进入量的波动而出现的入棉口105堵塞问题。当入棉口105没有皮棉进入时,调整平衡锤3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使摆动门31与尘笼2的间距最小;当入棉口105有皮棉进入时,摆动门31会根据皮棉进入量的动态变化自动调整与尘笼2的间距,皮棉进入量越大,摆动门31和尘笼2的间距越大。如图4所示,剥棉罗拉4包括本体41、底座42和剥棉机构43,底座42位于本体41与剥棉机构43之间,底座42固定在本体41表面上,剥棉机构43固定在底座42上。本体41为钢管,剥棉机构43为聚氨酯橡胶板,聚氨酯橡胶板有12个。聚氨酯橡胶板与尘笼2外表面紧密接触,强制皮棉脱离尘笼,可以解决加湿后的皮棉不易脱离尘笼表面的问题。为了防止因皮棉输送量的波动而出现堵塞问题,压紧罗拉5与剥棉罗拉4的间距可调,当皮棉输送量变多时,压紧罗拉5向背离剥棉罗拉4的方向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包括尘笼、剥棉机构、淌棉板和箱体,所述尘笼固定在所述箱体中部,所述箱体包括顶盖、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和底板,所述顶盖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右侧壁上设有入棉口,所述左侧壁上设有出棉口,所述底板上设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自动平衡机构、预压缩机构、第一密封机构、第二密封机构和第三密封机构,所述自动平衡机构位于所述入棉口处,所述剥棉机构和所述预压缩机构均位于所述尘笼与所述出棉口之间,所述淌棉板设在所述预压缩机构与所述出棉口之间,所述箱体的顶盖、左侧壁上部、右侧壁上部、前侧壁上部、后侧壁上部、自动平衡机构、尘笼上部和第一密封机构围成正压区域,所述箱体的底板、左侧壁下部、右侧壁下部、前侧壁下部、后侧壁下部、第二密封机构、第三密封机构和尘笼下部围成负压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包括尘笼、剥棉机构、淌棉板和箱体,所述尘笼固定在所述箱体中部,所述箱体包括顶盖、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和底板,所述顶盖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右侧壁上设有入棉口,所述左侧壁上设有出棉口,所述底板上设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自动平衡机构、预压缩机构、第一密封机构、第二密封机构和第三密封机构,所述自动平衡机构位于所述入棉口处,所述剥棉机构和所述预压缩机构均位于所述尘笼与所述出棉口之间,所述淌棉板设在所述预压缩机构与所述出棉口之间,所述箱体的顶盖、左侧壁上部、右侧壁上部、前侧壁上部、后侧壁上部、自动平衡机构、尘笼上部和第一密封机构围成正压区域,所述箱体的底板、左侧壁下部、右侧壁下部、前侧壁下部、后侧壁下部、第二密封机构、第三密封机构和尘笼下部围成负压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平衡机构包括平衡锤、平衡杆和摆动门,所述平衡锤和平衡杆的数量均至少一个,所述平衡锤固定在所述平衡杆自由端,所述平衡杆另一端与所述摆动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棉加湿及预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武,史书伟,刘军民,陈生超,孟永发,刘妍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