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麦贤生专利>正文

折合式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15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合式自行车车架,由上管、下管等组成,车架分为前后两部分,两者以中间的销轴为铰点进行对折,由于销的倾斜而使得折合后前后轮互相偏开而实现重合,同时坐鞍管可以缩进上管里面,这样折合后整车将会有极小的折合体积,此外折合速度极快,结构极简单,重量较轻。(*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车架的结构领域。现有的可折合的自行车车架,多存在折合后,即收小后,体积过大,展开、折合过程复杂等弱点,难以找到一种特别满意的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改进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展开、折合快速方便,结构简单,折合后有极小体积的车架。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附图说明图1中,车架部分以销11(转轴)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的上管与首管焊为一体,上管后端下方左右各有一铁片6,两铁片的后端相连,起限位作用;后部分由下管7,五通8及后叉组成一体,其中下管前端有一横孔,此孔通过销11与铁片上的孔连接,前后轮轴心到销11距离相等或接近相等,整个车架以销11为铰点,前后可以折合,其中销11是有一定倾斜的,即其轴心不是与车架的纵平面垂直的一般状态,正是因为这样,在折合时,前后轮才可以左右偏开,才能实现前后轮重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展开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折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管、2前轮、4支杆、5上管、6铁片、7下管、8五通、9后轮、10坐鞍管、11销、12折叠器为了立管能折合,在其靠近首管的位置设有一折叠器12。支杆4是为了在整车折合后能站稳而设,它与折叠器上部相连接。折合步骤一、打开折叠器12上的快拆开关。二、一脚踩住后轮,往上提坐包即可折合,为了在包装或必要时有最小的整车体积,坐鞍管可以缩进上管里面,此外,支杆4也可设计为可拆动的。由上述可知,通过这样的车架结构,达到了展开、折合快速方便,折合后有极小的体积,是一种新颖、实用的折合式自行车车架。权利要求1.一种折合式自行车车架,由上管5、下管7、五通、转轴销11等组成,其中上管与首管焊为一体,下管、五通、后叉同样焊为一体,其特征是车架以销11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此两部分以销11为铰点进行折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是销11的轴心不与车架的纵平面垂直,而是有一定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是前后轮的轴心到销11的距离是相等或接近相等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是立管折叠器上部分设有一支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是坐鞍管可以缩进上管里面。专利摘要一种折合式自行车车架,由上管、下管等组成,车架分为前后两部分,两者以中间的销轴为铰点进行对折,由于销的倾斜而使得折合后前后轮互相偏开而实现重合,同时坐鞍管可以缩进上管里面,这样折合后整车将会有极小的折合体积,此外折合速度极快,结构极简单,重量较轻。文档编号B62K15/00GK2690279SQ20042001539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麦贤生 申请人:麦贤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合式自行车车架,由上管5、下管7、五通、转轴销11等组成,其中上管与首管焊为一体,下管、五通、后叉同样焊为一体,其特征是:车架以销11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此两部分以销11为铰点进行折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贤生
申请(专利权)人:麦贤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