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型摩托车后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805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总长及预载荷均可调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它包括阻尼器、外弹簧、活塞杆和弹力调节器等部分,调节杆的外螺纹中有一凹槽,在调节套的内螺纹与底部之间有一凹腔,调节杆与活塞杆之间通过调节套进行连接,限位销固定并卡在调节杆的凹槽中,使调节杆只能在调节套的凹腔范围内伸缩。其有益效果是:1.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摩托车,方便维修和更换;2.能适用不同的路况和驾乘者的需要,舒适、安全;3.调整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总长及预载荷均可调的摩托车后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它只能对预载荷进行调整,而不能对摩托车后减震器的总长进行调整,其不足之处在于1、不能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摩托车,适用范围窄;2、调整范围小,不能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乘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适用性和舒适性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包括阻尼器9、外弹簧8、活塞杆7和弹力调节器6等部分,调节杆1的外螺纹中有一凹槽5,在调节套3的内螺纹与底部之间有一内径大于内螺纹内径的凹腔12,调节杆1与活塞杆7之间通过调节套3进行连接,调节杆1的外螺纹旋进调节套3的内螺纹中并使调节杆1嵌套在调节套3的里面,调节套3则与活塞杆7紧固连接,锁紧螺母2通过调节杆1的外螺纹紧贴在调节套3的上面。限位销4穿过调节套3的安装孔11后固定在调节杆1的固定孔10内并卡在调节杆1的凹槽5中。调节杆1的凹槽5里有一标尺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摩托车,方便维修和更换;2、总长及预载荷均可连续调整,能适用不同的路况和驾乘者的需要,舒适和安全;3、调整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调节杆外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调节杆、2是锁紧螺母、3是调节套、4是限位销、5是凹槽、6是弹力调节器、7是活塞杆、8是外弹簧、9是阻尼器、10是固定孔、11是安装孔、12是凹腔、13是标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图3,本技术的调节杆1与调节套3之间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连接并实现相对运动,使调节杆1能在调节套3中伸缩,当调节杆1旋进并嵌套在调节套3的里面时,调节杆1与调节套3之间在凹腔12内形成间隙,而限位销4则卡在调节杆1的凹槽5中,当调节杆1旋离调节套3并使限位销4旋至调节套3的内螺纹的边缘时,调节套3的内螺纹将卡挡住限位销4,致使调节杆1不能继续旋离调节套3,使调节杆1只能在调节套3的凹腔12的范围内伸缩,从而保证本技术的安全使用。当驾乘者需要对减震器总长进行调整时,先将锁紧螺母2松开,通过转动调节杆1或调节套3,使调节杆1在调节套3中伸出或缩进,在调整到合适的长度后再将锁紧螺母2紧固,从而实现总长调整。本技术当锁紧螺母2被异常松开的状态下,限位销4亦能保证调节杆1与调节套3之间的安全连接,杜绝了调节杆1脱离调节套3的现象发生,从而保障了驾乘者的人身和行车安全。在调节杆1中的标尺13可以清晰地看到了调整范围的大小,同时也方便了左右减震器调整的一致性。另外,本技术还可通过转动弹力调节器6来调整外弹簧8弹力的大小,从而达到调整预载荷均的目的。本技术利用总长及预载荷调整间的相互补偿关系,可以优化减震器与整车间的匹配关系。一般情况下,在道路状况较好时,为保证更为舒适的减震性能,可将预载荷调低,然后利用调整总长进行补偿,从而达到优化整车与减震器性能匹配的目的。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农村等路况环境差的地区以及对车辆个性化改装有特别爱好的驾乘者。权利要求1.一种双调型摩托车后减震器,它包括阻尼器(9)、外弹簧(8)、活塞杆(7)和弹力调节器(6)等部分,其特征在于调节杆(1)的外螺纹中有一凹槽(5),在调节套(3)的内螺纹与底部之间有一内径大于内螺纹内径的凹腔(12),调节杆(1)与活塞杆(7)之间通过调节套(3)进行连接,调节杆(1)的外螺纹旋进调节套(3)的内螺纹中并使调节杆(1)嵌套在调节套(3)的里面,调节套(3)则与活塞杆(7)紧固连接,锁紧螺母(2)通过调节杆(1)的外螺纹紧贴在调节套(3)的上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调型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限位销(4)穿过调节套(3)的安装孔(11)后固定在调节杆(1)的固定孔(10)内并卡在调节杆(1)的凹槽(5)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调型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调节杆(1)的凹槽(5)里有一标尺(1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总长及预载荷均可调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它包括阻尼器、外弹簧、活塞杆和弹力调节器等部分,调节杆的外螺纹中有一凹槽,在调节套的内螺纹与底部之间有一凹腔,调节杆与活塞杆之间通过调节套进行连接,限位销固定并卡在调节杆的凹槽中,使调节杆只能在调节套的凹腔范围内伸缩。其有益效果是1.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摩托车,方便维修和更换;2.能适用不同的路况和驾乘者的需要,舒适、安全;3.调整简单方便。文档编号B62K25/00GK2692003SQ20042004401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桂林, 戴春云 申请人:广州市川化减震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调型摩托车后减震器,它包括阻尼器(9)、外弹簧(8)、活塞杆(7)和弹力调节器(6)等部分,其特征在于调节杆(1)的外螺纹中有一凹槽(5),在调节套(3)的内螺纹与底部之间有一内径大于内螺纹内径的凹腔(12),调节杆(1)与活塞杆(7)之间通过调节套(3)进行连接,调节杆(1)的外螺纹旋进调节套(3)的内螺纹中并使调节杆(1)嵌套在调节套(3)的里面,调节套(3)则与活塞杆(7)紧固连接,锁紧螺母(2)通过调节杆(1)的外螺纹紧贴在调节套(3)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林戴春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川化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