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0156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多连杆悬架模型,分别在后纵臂、上连杆、下连杆和控制臂上设置可运动的第一小球、第二小球、第三小球和第四小球;根据上述四个小球的运动和后纵臂的运动确定第一重合点、第二重合点和第三重合点,根据上连杆的切割运动确定上连杆与第二重合点和第三重合点的连线相交的交点,将该交点与第一重合点的连线识别为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其中第一重合点为第一小球与第二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第二重合点为第一小球与第三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第三重合点为第一小球与第四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通过上述的方法,能够精确地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主销是车轮转动的轴线,主销后倾角和内倾角是车轮的定位参数之一,因此,主销的位置和布置角度对于车辆的操稳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多连杆悬架,主销为虚拟的瞬时主销,现有的方法难于确定其位置和角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精确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瞬时主销的识别精度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所述多连杆悬架包括车轮支架、后纵臂、上连杆、下连杆和控制臂,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所述多连杆悬架模型,分别在所述后纵臂、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控制臂上设置可运动的第一小球、第二小球、第三小球和第四小球;根据所述第一小球、所述第二小球、所述第三小球和所述第四小球的运动和所述后纵臂的运动确定第一重合点、第二重合点和第三重合点;以及根据所述上连杆的切割运动确定所述上连杆与所述第二重合点和所述第三重合点的连线相交的交点,将该交点与所述第一重合点的连线识别为所述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其中所述第一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上连杆上的第二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所述第二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下连杆上的第三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所述第三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控制臂上的第四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建立多连杆悬架模型,之后分别在所述后纵臂、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控制臂上设置可运动的小球,进而可以根据上述四个小球的运动、后纵臂的运动以及上连杆的切割运动实现对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识别。由此能够精确地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多连杆悬架包括车轮支架、后纵臂、上连杆、下连杆和控制臂。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包括:S100,建立所述多连杆悬架模型,分别在所述后纵臂、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控制臂上设置可运动的第一小球、第二小球、第三小球和第四小球;S102,根据所述第一小球、所述第二小球、所述第三小球和所述第四小球的运动和所述后纵臂的运动确定第一重合点、第二重合点和第三重合点;以及S104,根据所述上连杆的切割运动确定所述上连杆与所述第二重合点和所述第三重合点的连线相交的交点,将该交点与所述第一重合点的连线识别为所述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其中所述第一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上连杆上的第二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也就是,此时此刻,第一小球和第二小球在空间中的x、y和z三坐标重合),所述第二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下连杆上的第三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也就是,此时此刻,第一小球和第三小球在空间中的x、y和z三坐标重合),所述第三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控制臂上的第四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也就是,此时此刻,第一小球和第四小球在空间中的x、y和z三坐标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建立多连杆悬架模型,之后分别在所述后纵臂、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控制臂上设置可运动的小球,根据上述四个小球的运动和所述后纵臂的运动可以确定第一重合点、第二重合点和第三重合点,根据上连杆的切割运动可以确定所述上连杆与所述第二重合点和所述第三重合点的连线相交的交点,从而可以将该交点与所述第一重合点的连线识别为所述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由此能够精确地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进而有助于正确判断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在该方法中,所述第一小球的运动包括所述第一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后纵臂上单向移动;所述第二小球的运动包括所述第二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上连杆上单向移动;所述第三小球的运动包括所述第三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下连杆上单向移动;所述第四小球的运动包括所述第四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控制臂上单向移动,也就是,在所述第一小球和所述后纵臂之间建立移动副、在所述第二小球和所述上连杆之间建立移动副、在所述第三小球和所述下连杆之间建立移动副以及在所述第四小球和所述控制臂之间建立移动副;所述后纵臂的运动包括:所述后纵臂按照预定旋转速度进行圆周运动。其中,预定移动速度和预定旋转速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定,也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预定移动速度和预定旋转速度进行设定,本专利技术不对此进行限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在该方法中:所述第一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后纵臂上单向移动包括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从所述后纵臂与所述车轮支架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所述第二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上连杆上单向移动包括所述上连杆上的第二小球从所述上连杆与所述车轮支架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所述第三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下连杆上单向移动包括所述下连杆上的第三小球从所述下连杆与所述车轮支架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所述第四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控制臂上单向移动包括所述控制臂上的第四小球从所述控制臂与所述车轮支架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在该方法中,所述后纵臂按照预定旋转速度进行圆周运动包括:所述后纵臂以所述后纵臂与所述车轮支架的连接点为运动中心按照预定旋转速度进行圆周运动,也就是,在所述后纵臂上建立绕运动中心的旋转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在该方法中,所述上连杆的切割运动包括:所述上连杆切割所述第一重合点、所述第二重合点和所述第三重合点形成的平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将车轮的轮毂中心在该交点与所述第一重合点的连线(即,识别出的瞬时主销)上的投影识别为多连杆悬架的瞬时运动中心。此外,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中建立的多连杆悬架模型和识别出的瞬时主销可以将该瞬时主销做成可视化部件显示在显示器上,以使操作人员更直观的获取该瞬时主销的信息。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所述多连杆悬架包括车轮支架、后纵臂、上连杆、下连杆和控制臂,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所述多连杆悬架模型,分别在所述后纵臂、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控制臂上设置可运动的第一小球、第二小球、第三小球和第四小球;根据所述第一小球、所述第二小球、所述第三小球和所述第四小球的运动和所述后纵臂的运动确定第一重合点、第二重合点和第三重合点;以及根据所述上连杆的切割运动确定所述上连杆与所述第二重合点和所述第三重合点的连线相交的交点,将该交点与所述第一重合点的连线识别为所述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其中所述第一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上连杆上的第二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所述第二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下连杆上的第三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所述第三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控制臂上的第四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识别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的方法,所述多连杆悬架包括车轮支架、后纵臂、上连杆、下连杆和控制臂,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所述多连杆悬架模型,分别在所述后纵臂、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控制臂上设置可运动的第一小球、第二小球、第三小球和第四小球;根据所述第一小球、所述第二小球、所述第三小球和所述第四小球的运动和所述后纵臂的运动确定第一重合点、第二重合点和第三重合点;以及根据所述上连杆的切割运动确定所述上连杆与所述第二重合点和所述第三重合点的连线相交的交点,将该交点与所述第一重合点的连线识别为所述多连杆悬架的瞬时主销,其中所述第一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上连杆上的第二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所述第二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下连杆上的第三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所述第三重合点为所述后纵臂上的第一小球与所述控制臂上的第四小球在空间重合的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小球的运动包括所述第一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后纵臂上单向移动;所述第二小球的运动包括所述第二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在所述上连杆上单向移动;所述第三小球的运动包括所述第三小球按照预定移动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彦张明泽刘立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