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恒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98182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包括车轮、转向节、十字轴万向节、上摆臂、减振器关节轴承、减振器、翻转限位块、半轴、下摆臂、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其中,所述上摆臂与下摆臂分别与转向节连接,所述上摆臂与转向节通过十字轴万向节连接,满足传统结构无法达到大角度运动的需求;所述下摆臂与转向节通过球头杆端关节轴承连接并布置在传动半轴轴线上端,避免车轮在跳动或翻转时发生干涉;所述减振器下端与下摆臂连接,上端通过减振器关节轴承与车身连接。所述悬架系统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车轮翻转角度得到提高,减小了车轮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水陆两栖车在水中行驶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悬架系统布置方案,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在水中行驶时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陆两栖车在水上行驶时,需要对车轮进行翻转以减小车轮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水陆两栖车在水中的行驶阻力。但是受其悬架导向机构的影响,尤其是上摆臂与转向节的连接点球头杆端关节轴承角度行程小、减振器上端不能绕车身安装轴线旋转,限制了车轮的翻转角度,车轮与水流作用产生的行驶阻力仍然较大,降低了水陆两栖车在水上行驶的机动性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悬架系统导向机构对车轮翻转角度的限制,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包括车轮、转向节、十字轴万向节、上摆臂、减振器关节轴承、减振器、翻转限位块、半轴、下摆臂、球头杆端关节轴承;所述车轮与转向节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摆臂通过十字轴万向节与转向节连接,可增加连接点的角度行程;所述下摆臂通过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与转向节连接;所述减振器下端连接于下摆臂,上端通过减振器关节轴承连接于车身,使减振器可绕车身连接处旋转;所述半轴通过花键连接于转向节;所述翻转限位块通过限制上摆臂的翻转角度来限制车轮翻转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上摆臂通过十字轴万向节与转向节连接,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下摆臂通过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与转向节连接,连接方式为锥面配入口 O更进一步地,所述下摆臂在半轴轴线上方,避免车轮跳动时产生运动干涉。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布置空间合理,车轮的翻转角度大,减小了车轮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水陆两栖车在水中行驶的阻力,增强了水中行驶的机动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陆两栖车额载时悬架系统的布置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陆两栖车额载时悬架系统的布置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轮翻转前悬架系统的布置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轮翻转后悬架系统的布置结构主视图。标号说明:1、车轮 2、转向节 3、十字轴万向节 4、上摆臂5、减振器关节轴承 6、减振器 7、翻转限位块 8、半轴9、下摆臂 10、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包括车轮1、转向节2、十字轴万向节3、上摆臂4、减振器关节轴承5、减振器6、翻转限位块7、半轴8、下摆臂9、球头杆端关节轴承10。在悬架运动过程中,转向节2上连接点受力较小但运动角度大,故采用运动角度大的十字轴万向节3与上摆臂4连接,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满足车轮I大角度翻转和转向等运动;转向节2下连接点与下摆臂9连接点受力较大,采用球头杆端关节轴承10通过锥面配合的方式连接,为车轮I大角度翻转提供运动角度;减振器6下端连接于下摆臂9,上端与车身连接处为可活动的减振器关节轴承5,使减振器6可绕车身连接处旋转。在空间布置上,下摆臂9布置在半轴8轴线上方,当车轮I翻转时,下摆臂9和半轴8随车轮I 一起运动,避免了下摆臂9布置在半轴8下方时由于车轮I翻转产生干涉。当水陆两栖车在陆地行驶时,悬架自由跳动;当水陆两栖车进入水中后,下摆臂9向上旋转并带动转向节2及车轮I向上翻转,此时上摆臂4通过十字轴万向节3对转向节2及车轮I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使车轮I翻转至悬架翻转限位块7位置并停止运动,实现车轮I大角度的翻转。通过上述布置方案,水陆两栖车在水中行驶时,车轮可大角度翻转至翻转限位块位置,水流只与车体底部的导流罩接触,从而减小了水陆两栖车在水中行驶的阻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转向节、十字轴万向节、上摆臂、减振器关节轴承、减振器、翻转限位块、半轴、下摆臂、球头杆端关节轴承; 所述车轮与转向节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上摆臂通过十字轴万向节与转向节连接; 所述下摆臂通过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与转向节连接; 所述减振器下端连接于下摆臂,上端通过减振器关节轴承连接于车身; 所述半轴通过花键连接于转向节; 所述翻转限位块通过限制上摆臂的翻转角度来限制车轮翻转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通过十字轴万向节与转向节连接,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通过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与转向节连接,连接方式为锥面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在半轴轴线上方,避免车轮跳动或翻转时产生干涉。【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包括车轮、转向节、十字轴万向节、上摆臂、减振器关节轴承、减振器、翻转限位块、半轴、下摆臂、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其中,所述上摆臂与下摆臂分别与转向节连接,所述上摆臂与转向节通过十字轴万向节连接,满足传统结构无法达到大角度运动的需求;所述下摆臂与转向节通过球头杆端关节轴承连接并布置在传动半轴轴线上端,避免车轮在跳动或翻转时发生干涉;所述减振器下端与下摆臂连接,上端通过减振器关节轴承与车身连接。所述悬架系统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车轮翻转角度得到提高,减小了车轮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水陆两栖车在水中行驶的阻力。【IPC分类】B60G3-18, B60G13-00【公开号】CN204506377【申请号】CN201520170167【专利技术人】朱恒 【申请人】朱恒【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3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轮大角度翻转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转向节、十字轴万向节、上摆臂、减振器关节轴承、减振器、翻转限位块、半轴、下摆臂、球头杆端关节轴承;所述车轮与转向节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摆臂通过十字轴万向节与转向节连接;所述下摆臂通过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与转向节连接;所述减振器下端连接于下摆臂,上端通过减振器关节轴承连接于车身;所述半轴通过花键连接于转向节;所述翻转限位块通过限制上摆臂的翻转角度来限制车轮翻转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恒
申请(专利权)人:朱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