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永海专利>正文

两用手提便携式拆叠电动助力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021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适用于居住楼房人们上、下班,学生骑用。快速卸下电动助力装置为自行车,便于外出乘坐其它交通工具时及轿车后备箱携带。轻便型不设电力与减震装置。折叠或展开仅几秒钟、折叠后两轮触地可以推行。结构由车架、车轮、方向、电动助力、脚踏动力、制动等部件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设置两折叠部位,车架横梁分为两段。折叠把、折叠大腿。主要折叠结构包括横梁中间折轴、横梁定位栓、前脸折轴、前脸支撑板轴、支撑板、支撑板定位栓、折叠锁钩。T字形把立管、左右把柄管、折轴罗栓、左右把柄管定位销。大腿长段、连接盒、定位顶丝、大腿短段、折轴、脚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折叠自行车涉及的是一种适于人们上下班、学生上学、骑用、特别适于外出、旅行、或乘坐其它交通工具时可随身携带的手提便携式交通工具,展开后可作电动助力车、自行车、健身车、折叠后便于骄车后备箱携带,还可以推着行走。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新型折叠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应运而生,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方便性虽有提高,但还存在以下明显不足之处,一是结构复杂,二是折叠或展开操作复杂,有的须要拆卸变换位置才能折叠,给人带来不便,三是前轮向后轮折回,前后两轮相并,虽然缩短长度,却增加了宽度,不便于携带。四、是有的折叠后降底了高度,却设有缩短长度、携带不方便。五折叠式电动助力自行车,之所以没广范推广、是因为体积大,畜电池和电动机太重,折叠后也不便携带。六是因为多数折叠自行车折叠后两轮不能工作,车把失去了作用,当上下楼、乘电梯、存放地下室、过地下通道,步行街,过天桥等,因折叠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折叠后也只能提着或搬着走,不能推着走,给人们增加了体力强度,当很需要折叠时人们也不利用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背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该车结构简单合理,折叠或展开操作简单快捷,携带方便,折叠后可以在路面上推着行走。解决了,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因体积大,太重折叠后携带不便。该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它还设有快速装卸电力驱动箱结构,一式两用,卸下电力驱动装置就是折叠自行车。折叠自行车不设置电动助力和减震装置,是最轻便型的一种,最适于人们旅行或乘坐其它交通工具时可随身携带随时展开骑用。最适于轿车后备箱携带备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折叠自行车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主要是在车架、车把和脚蹬腿设置了折叠结构实现了折叠功能;它的构成包括、车架部分、车轮部分、方向部分、脚踏驱动力部分、电力驱动部分、制动部分、其它标准件等。折叠车架包括,横梁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横梁,中间折轴、横梁定位栓,前脸管、前脸折轴、前脸轴、支撑板、支撑板定位栓;后段横梁,五通、手提把、立梁管、弹簧减震器、罗栓轴、后叉架、快速装卸支架。车轮部分包括前车轮总程,后车轮总程,后电动机车轮总程。方向部分包括前叉子,折叠车把。脚踏驱动力包括脚蹬、大腿、齿盘、中轴、传动链条、普通飞轮。电力驱动力包括电力驱动箱,电控制器,充电器畜电池,后电动机车轮总程。制动部分包括前后制动手把,前后制动拉线,前后制动器。A车架部分折叠结构采取的方案是前段横梁前端与前脸管下端通过前脸折轴连接,前脸管上端通过前脸轴与支撑板上端连接,支撑板下端通过支撑板定位栓与前段横梁连接定位,前段横梁与后段横梁之间,通过中间折轴相互连接,通过横梁定位栓定位、后段横梁后端与五通,手提把,立梁管,相互连接,后叉架前端通过罗栓轴与立梁管下端连接,立梁管上端通过罗栓轴与减震器上端连接,减震器下端通过罗栓轴与后叉架连接,后叉架上端连接快速装卸支架,支架连接电力驱动箱。B车把折叠结构采取的方案是包括T字形把立管,左右把柄管,把柄管折轴套,折轴罗栓,左右把柄管定位销,T字上横设有折轴孔、定位孔。左右把柄管下端与轴套、快速定位销连接固定在左右把柄管下端内侧。左右把柄管通过罗栓轴连接在T字形上横左右。通过快速定位销定位。C脚蹬折叠结构采取方案是脚蹬大腿分长短两段,带罗孔为短段,设有顶丝窝,连接盒与长段大腿连接固定,短段置于连接盒内,通过折轴与连接盒连接,脚蹬轴与短段罗孔连接,脚蹬展开时通过连接盒上端顶丝顶入短段顶窝内定位。手提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功能及优点1、快速展开与折叠功能折叠时松开两个快速定位栓,右手握住手提把,左手配合扶车把,垂直向上一提,锁钩自动锁住支撑板,折叠即刻完成,只需几秒钟,还可推着行走,展开时,右手握住手提把,扳开锁钩,利用车体自重,垂直向下一放展开即完成,扳紧横梁上两个定位栓。2、展开行车功能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展开后,其功能与当前电动助力自行车基本相同,可用人力又可用电力,可人力与电力同时驱动行驶,一式两用,可根据需要卸下电力驱动装置就是脚踏自行车。3、折叠后随行功能,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呈立式长方形,体积小,两轮触地可以推行,适于外出,旅行,穿越较远通道,步行街,旅游景区等,轿车后备箱便于携带备用。4、手提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不设减震与电动助力装置,是最经济最轻便型的一种最适于人们外出旅行,其它活动等,换乘汽车、火车、轮船、等,可随身携带,随时骑用,也最适上下楼,过通道、过天桥,乘地铁。坐公交车携带,或没有交通工具送达的长短途路程,可随时骑用。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减震电动助力自行车实施例1主视图。图2是图1折叠后实施例主视图。图3是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实施例1主视图。图4是图3折叠后实施例1主视图。图5是轻便型手提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实施例1主视图。图6是图5折叠后实施例1主视图。图7是1-6附图左视图。图8是折叠脚蹬大腿实施例1主视图。图9是折叠车把实施例2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9,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助力自行车,折叠自行车结构由车架部分、车轮部分,方向部分,动力部分,制动部分构成。车架部分包括,前脸管16、前脸轴19、支撑板20、支撑板定位栓21、前段横梁管12、前脸管折轴13、横梁中间折轴11、横梁管定位栓22、后段横梁管10、五通9、手提把23、立梁管3、安坐1、安坐管2、安坐管定位栓24、减震器26、后叉架7、折叠自动钩8、快速卸装支架29。罗栓轴25、罗栓轴32、罗栓轴33。车轮部分包括前车轮总程14、后电动机车轮总程A6、后普通车轮总程B6。脚踏驱动力包括脚蹬腿齿盘28、中轴27、传动连29、普通飞轮30。电力驱动力包括电力驱动箱4、电控制器5、充电器畜电池31、后电动机车轮总程A6。方向部分包括前叉子15、折叠把18。折叠把结构包T字形把立管7、T字形上横8、把柄管左3、左4、折轴套、快速定位销左1、右2、罗栓轴左5、右6。折叠脚蹬包括大腿长段28、大腿短36、连接盒34、顶丝35、脚蹬38、脚蹬轴37、折轴39。制动部分包括前后制动手把、_前后制动拉线、前后制动器。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折叠自行车以车架横梁分前后两段、即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包括前段横梁管12前端通过前脸折轴13与前脸管16下端连接、前脸管16上端通过前脸轴19与支撑板20上端连接、支撑板20下端通过支撑板定位栓21与前段横梁12连接定位、前叉子15装入前脸管16内、前车轮总程14装置在前叉15头上。前制动器与前叉腿中部连接。折叠车把把柄管左3、右4通过折轴左5、右6与T字形上横8左右轴孔连接,通过快速定位销插入T字形上横端左右定位孔内定位,T字形把立管7。装入前叉15管内。前后制动手把、电器开关、电力驱动控制手柄、分别装置在左右把柄管上。后部分包括后段横梁10后端与五通9手提把23立梁管3相互连接固定,后叉架7前端通过罗栓轴25与立梁管3下端连接、立梁管3上端通过罗栓轴32与减震器26上端连接,减震器26下端通过罗栓轴33与后叉架7上支撑角处连接、后叉架7上端与快速装卸支架29连接,安坐管2装入立梁管3内通过安坐管定位栓24固定,安坐1装置在安坐管2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折叠自行车具有车架部分、车轮部分、方向部分、脚踏驱动部分、电力驱动部分、制动部分、鞍坐等,车架由前脸管、前脸折轴、前段横梁、支撑板、支撑板定位栓、前脸轴、后段横梁、手提把、五通、立梁管、后叉架、弹簧减震器、快速装卸电力驱动支架快速折叠钩构成,其特征在于:    A、叠车架横梁分前后两段,它们通过横梁折轴连接,通过横梁定位栓定位固定;    B、前段横梁与前脸管,通过前脸折轴连接,前脸管斜度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通过前脸管轴连接,下端通过横梁定位栓定位;    C、后段横梁与手提把、五通、立梁管、相互连接固定,通过五通减震轴与后叉架连接,弹簧减震器上端通过连接轴与立梁管上端连接,下端通过连接轴与后叉架连接;    D、后叉架上端设有快速装卸支架,支架连接电力驱动箱;    E、车把设有左右把柄管分体快速折叠与定位接构;    F、脚蹬为收折式;    G、不设置电力驱动装置与减震器,属轻便型折叠自行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夏永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