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杰克专利>正文

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976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是组装于自行车避震前叉的叉肩与内叉管之间,该锁固装置包括有:一旋钮,该旋钮装设于前叉叉肩上方,连结于旋杆的一端;一旋杆,一端连结旋钮,另一端连结一止块;一衔接管,套设于避震前叉的内叉管内,该衔接管两侧设有凹槽,该衔接管上缘设有两相对的挡块;该止块两端设有凸缘,该止块下方设有圆柱,该圆柱套设于该衔接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机械结构的锁固与开放,可选择有避震功能或无避震功能的自行车前叉,以适应不同状况的路面。(*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尤指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自行车避震前叉均讲求避震功能,不管是利用油压或者气压,抑或利用弹簧或者弹性体来提供避震吸震功能,大部分都有固定的弹性,较高级的设计,可藉由压力的调整来变化避震前叉的弹性系数,可以适应崎岖不平的路面或平坦的路面。前述的自行车避震前叉的可调整弹性系数结构中,常见的是藉气压或油压的流体装置来调整不同避震功能,若将流体的流动通路关闭,就会停止吸震与避震功能,不过流体控制装置的设计相当繁杂,而且精密度高,制造该等级的避震前叉其成本相对提高,售价而随之提高,若只要单纯选择有避震功能或没有避震功能的自行车前叉时,就不需要高价的避震前叉,针对上述的需求,确有积极研发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能将避震前叉调整为无避震功能的自行车前叉,在需要避震功能时,又可以恢复原有的避震前叉的避震功能,利用机械结构的锁固与开放,可选择有避震功能或无避震功能的自行车前叉,以适应不同状况的路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是组装于自行车避震前叉的叉肩与内叉管之间,其特征在于该锁固装置包括有一旋钮,该旋钮装设于前叉叉肩上方,连结于旋杆的一端;一旋杆,一端连结旋钮,另一端连结一止块;一衔接管,套设于避震前叉的内叉管内,该衔接管两侧设有凹槽,该衔接管上缘设有两相对的挡块;该止块两端设有凸缘,该止块下方设有圆柱,该圆柱套设于该衔接管内。旋转旋钮90度后,止块两端的凸缘就卡制于衔接管的上缘,并限制于两档块之间,使避震前叉的避震功能锁死;使用者可藉选择锁死或开放该机械式锁固装置,使避震前叉无避震功能或有避震功能,以适应不同路况,使达舒适安全的驾驶与乘坐的功效。所述的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圆柱的外周圆设置一滑接环,使圆柱在衔接管内壁滑动顺畅。所述的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管两侧的凹槽长度,大于避震前叉的避震行程,以免避震前叉施行避震功能时,被凹槽长度限制避震前叉的避震行程。所述的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管两侧的凹槽宽度,大于该止块凸缘的宽度,以免避震前叉施行避震功能时,凸缘卡死于凹槽。所述的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块凸缘的厚度,小于衔接管上缘挡块的高度,以避免凸缘越过挡块,失去锁固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是提供一机械式锁固装置,可由使用者适应不同路面或使用状态选择锁固避震前叉的避震吸震功能,或者恢复正常的避震吸震功能,单纯的只有两种方式可以让使用者选择,整体的结构简单,以提供使用者舒适安全驾驶与乘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避震前叉正常未压缩的局部组合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避震前叉正常未压缩时的机械锁固装置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避震前叉正常已压缩时的局部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避震前叉正常已压缩时的机械锁固装置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避震前叉锁固状态的局部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避震前叉锁固状态的锁固装置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避震前叉10正常未压缩的局部组合剖视图,请配合参考图2是本技术避震前叉10正常未压缩时的机械锁固装置立体组合图,平常避震前叉10的内叉管11与外叉管12为组装在一起互相滑动的两个管体,内叉管11装设连接于叉肩14的两边,机械锁固装置20主要装置于叉肩14与内叉管11之间,该锁固装置20包括有一旋钮21、旋杆22,该旋钮装设于前叉叉肩14上方,连结于旋杆22的一端;旋杆22另一端连结一止块23;一衔接管26套设于避震前叉的内叉管11内,该衔接管26两侧设有凹槽27,该衔接管26上缘设有两相对的挡块28;该止块23两端设有凸缘231,该止块23下方设有圆柱24,该圆柱24套设于该衔接管26内。圆柱24中段连设一滑接环25,可使圆柱24在衔接管26内壁滑动顺畅。平常内叉管11未压缩入外叉管12时,止块23悬于衔接管26上方挡块28之上,圆柱24的滑接环25与衔接管26内壁衔接;衔接管26底部与内叉管11底部之间套设一支撑块30,由支撑杆31自衔接管26底部穿过支撑块30与内叉管11底部以及上缓冲块32与下缓冲块33,以支撑杆螺栓311在外叉管底部与锁合螺栓13锁合组装。请再配合参阅图3及图4,图3是为本技术的避震前叉10正常压缩的局部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避震前叉10正常压缩时的机械锁固装置立体组合图,当避震前叉10压缩时,内叉管11下降,锁固装置20随之下降,止块23也随之下降,并在凹槽27内上下活动,止块23两边的凸缘231则限制止块23与圆柱24在衔接管26内不会转动,由图1至图4即可说明避震前叉10在正常避震功能运作的状况。请再配合参阅图5及图6,图5是为本技术的避震前叉10锁固时的局部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避震前叉10锁固时的机械锁固装置立体组合图,由图5中可以看到旋钮21已旋转90度,旋杆22跟着旋转90度,再由图6可以看出旋杆22另一端的止块23也跟着旋转90度,止块23两边的凸缘231分别卡制于衔接管26上缘两边的抵止面29,并且由两侧的挡块28限制其旋转位移,如此一状态下,内叉管11被整个锁固装置20锁固,无法再下降,形成避震前叉10失去避震功能的状态。该衔接管26两侧的凹槽27的长度应大于避震前叉的避震行程,以免避震前叉施行避震功能时,被凹槽长度限制避震前叉的避震行程。该衔接管26两侧的凹槽27宽度应大于该止块23凸缘231的宽度,以免避震前叉施行避震功能时,凸缘231卡死于凹槽27。该止块凸缘231的厚度应小于衔接管上缘挡块28的高度,以避免凸缘231越过挡块28,失去锁固功效。本技术是将自行车避震前叉的避震功能以机械式锁固装置予以锁死,让避震前叉的使用者可以选择有避震功能或没有避震功能,但是不能调整避震弹性系数,也即不具微调功能,仅可以选择有避震或无避震;但是在衔接管26底部与内叉管11底部之间装设的支撑块30,可以选择较软的弹性体,当避震功能锁死时,仍可以利用该支撑块30的弹性,提供少许的避震吸震功能,当然,若支撑块30没有弹性,整支避震前叉10在锁死避震功能时,就完全没有避震效果。藉由以上构件组成,该自行车避震前叉是将避震功能锁死,也可以选择开放,以适应不同状况的路面,形成一单纯机械式开放与锁死两功能的自行车避震前叉,可提供使用者一具舒适安全的驾驶与乘坐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是组装于自行车避震前叉的叉肩与内叉管之间,其特征在于该锁固装置包括有一旋钮,该旋钮装设于前叉叉肩上方,连结于旋杆的一端;一旋杆,一端连结旋钮,另一端连结一止块;一衔接管,套设于避震前叉的内叉管内,该衔接管两侧设有凹槽,该衔接管上缘设有两相对的挡块;该止块两端设有凸缘,该止块下方设有圆柱,该圆柱套设于该衔接管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圆柱的外周圆设置一滑接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管两侧的凹槽长度大于避震前叉的避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的机械式锁固装置,是组装于自行车避震前叉的叉肩与内叉管之间,其特征在于:该锁固装置包括有:一旋钮,该旋钮装设于前叉叉肩上方,连结于旋杆的一端;一旋杆,一端连结旋钮,另一端连结一止块;一衔接管,套设于 避震前叉的内叉管内,该衔接管两侧设有凹槽,该衔接管上缘设有两相对的挡块;该止块两端设有凸缘,该止块下方设有圆柱,该圆柱套设于该衔接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克
申请(专利权)人:林杰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