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自行车仿生避震前叉。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自行车的避震前叉,主要结构为直线连接结构,其结构通过弹簧压缩使减震器发生位移。位移的方向延前叉头管直线运动。来实现避震效果,避震前叉受力的方向以65度到75之间的后上方传递。当整车运动时,避震前叉受力与整车运动的力方向相反,所带来的结果是因避震前叉受力时所产生的阻尼损耗会使整车运动速度减慢。受力时因减震器的位移车把与前轮轴距发生变化,骑行安全随之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避震前叉在受力做功时,产生的阻尼损耗导致整车运动速度减慢。因倾角度发生变化,骑行安全随之降低,技术的不足。根据大型猫科动物四肢的结构。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仿生避震前叉,其结构能使避震前叉因受力时,产生的阻尼力,转移成整车向前运动的加速力同时增大前叉伸距提高骑行安全。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避震效果平稳,安全。一种仿生避震前叉,包括一个前叉立管,一个前叉叉肩,两个减震器,两个前叉腿,六个连接架,两个连接座,六个对锁螺栓。连接方式按各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特定角度连接而成。前叉叉立管与前叉叉肩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避震前叉,连接方式按各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特定角度连接而成。前叉叉立管与前叉叉肩连接为一体,连接架与前叉叉肩为一体,前叉叉肩上连接架与减震器的一端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前叉叉腿上的连接架连接,前叉叉腿与支架连接为一体。前叉叉肩另外连接架与前叉叉腿上的连接座连接。当受到自下向上冲击力时,减震器受力发生位移。使前叉叉腿与水平面呈现的角度发生变化。当角度发生变化时前叉叉腿向上向前的位移随之产生。受作用力做功运动时有利于作用力的分解和转移前叉叉腿向上向前产生伸距,使避震前叉因受力产生的阻尼损耗转移成整车向前运动的加速力同时增大前叉叉腿伸距。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