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面板、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5902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触摸面板包括:盖基板;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盖基板上的除显示区域之外的区域,包括色彩层、和由以金属层与比所述金属层更厚的介电体层交替层压的方式构成的多层结构体形成的屏蔽层;以及触摸面板基板,以介入所述连接部的方式与所述盖基板对置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使用于触摸面板、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基板及其 制造方法的技术。 本申请基于2013年7月11日于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145755号主张优先权,在 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以手机和手持游戏机为首的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兼有输入装 置功能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被广泛使用。 这种触摸面板具有触摸面板基板,该触摸面板基板在透明基板上层压有透光性的 导电层等,并且在最表面侧层压形成有薄膜,并根据静电容量的变化等,对手指等的操作位 置进行检测。 在触摸面板中,根据触摸面板基板的结构及检测方式的不同,具有电阻膜型和静 电容量型等各种类型。 例如,已知一种触摸面板基板,该触摸面板基板具备有薄膜状且具有透光性的上 基板和下基板。在上基板的上表面上,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并形成有多个氧化铟锡等的具有 透光性的大致带状的上导电层。另外,铜和银等导电金属箔通过蒸镀等被重叠于氧化铟锡 等之上而形成的多个上电极在与上导电层正交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形成。在下基板的上表 面上,在与上导电层正交的方向的左右方向上排列形成有氧化铟锡等的具有透光性的大致 带状的多个下导电层。另外,一端与下导电层端部连结的与上电极同样的多个下电极在与 下导电层平行方向的左右方向上形成。 进而,在触摸面板基板上,薄膜状且具有透光性的盖基板被重叠于上基板的上表 面上并通过粘合剂被贴合。 图5是现有的触摸面板的剖视图。在图5中,符号P为触摸面板基板,符号C为盖 基板。在盖基板C中,在触摸面板基板P侧,在位于进行操作的触摸区域(显示区域)T的 外周或外侧的缘部E处,设置有非透光性的遮光膜th。 已知这种遮光膜th如专利文件1所示在盖基板C上通过印刷等以5 μm~20 μm 程度的厚度形成。 专利文件1 :日本特开2012-226688号公报 但是,若在盖基板C的触摸面板基板P侧通过印刷并以具有上述厚度尺寸程度的 方式形成缘部E中的非透射性的遮光膜th,则在图5中,如以Air所示那样,在盖基板C与 触摸面板基板P之间会产生间隙。据此,由于在盖基板C的背面位置和触摸面板基板P的 表面位置产生反射,因此存在可视性降低,因这种可视性降低而引起阻碍显示单元的输出 下降的问题。 进而,如专利文件1所示,在缘部E设置金属等导体时,由于盖基板C或面板部P 与缘部E的介电常数不同,因此电波特性等特性有可能发生劣化,故而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欲达到以下目的。 1.防止可视性的降低。 2.实现缘部的厚度变薄。 3.缘部维持遮光性能的同时与由玻璃等形成的基板具有同等程度的介电常数。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包括:盖基板;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盖基板 上的除显示区域之外的区域,包括色彩层、和由以金属层与比所述金属层更厚的介电体层 交替层压的方式构成的多层结构体形成的屏蔽层;以及触摸面板基板,以介入所述连接部 的方式与所述盖基板对置配置。 另外,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色彩层可以由以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交替层 压的方式构成的多层结构体形成。 另外,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低折射率层与所述高折射率层之中的至少一个可 以包括金属元素。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为,准备盖基板;在真空中,在所 述盖基板上的除显示区域之外的区域形成色彩层;在真空中,在所述色彩层上形成屏蔽层, 所述屏蔽层具有以介电体层比金属层更厚的方式,并且通过所述介电体层和所述金属层交 替层压从而获得的多层结构体;在所述屏蔽层上贴合触摸面板基板。 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薄膜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色彩 层;以及屏蔽层,设置在所述色彩层上,由以金属层与比所述金属层更厚的介电体层交替层 压的方式构成的多层结构体形成。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中,所述色彩层可以由以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交替层压 的方式构成的多层结构体形成。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中,所述低折射率层与所述高折射率层之中的至少一个可以 包括金属元素。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中,所述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 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薄膜基板的制造方法为,准备基板;在真空中,在 所述基板上形成色彩层;在真空中,在所述色彩层上形成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具有以介电体 层比金属层更厚的方式,并且通过所述介电体层和所述金属层交替层压从而获得的多层结 构体。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中,触摸面板基板与盖基板被重叠配置, 在这些基板间具有被设置在除显示区域之外的区域的连接部。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中,所述连接部由从所述盖基板侧向所述 触摸面板基板侧层压的色彩层与屏蔽层构成。所述屏蔽层由交替层压的介电体层和金属层 构成的多层结构体形成,由此降低了设置在显示区域周围的连接部的厚度,从而能够将具 有所希望的颜色的框架(額縁,边框)设置在显示区域的外部。据此,在盖基板与触摸面板 基板之间,能够防止在显示区域边界附近出现等级差别,从而能够防止可视性的降低。 进而,在使这种缘部厚度变薄的情况下,即使将由金属层形成的导体设置在被设 置于缘部的连接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通过连接部由交替层压 的介电体层和金属层构成的多层结构体形成,从而在缘部具有遮光性的状态下,也能够维 持与基板、玻璃等几乎相等的介电常数。因此,在通信终端等中不会给重要的电波特性等带 来不良影响。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中,所述屏蔽层具有金属层和介电体层,由此能够同时实现 屏蔽层中的所希望的遮光性与介电常数。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中,所述屏蔽层中的介电体层比金属层更厚,由此能够实现 屏蔽层中的所希望的遮光性与介电常数。 另外,所述色彩层由交替层压的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构成的多层结构体形 成,或者所述色彩层中的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之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金属元素,由此能 够同时实现色彩层中的所希望的遮光性与介电常数。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为下述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在 所述触摸面板中,触摸面板基板与盖基板被重叠配置,在这些基板间具有被设置在除显示 区域之外的区域的由色彩层与屏蔽层构成的连接部。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为,具有:在真空中形成所述屏 蔽层的工序,所述屏蔽层为介电体层和金属层交替层压而成的多层结构体,在形成所述屏 蔽层的工序中,比所述金属层更厚地层压所述介电体层,由此降低了设置在显示区域周围 的连接部的厚度,从而能够制造将具有所希望的颜色的框架(边框)设置在显示区域外部 的触摸面板。据此,在盖基板与触摸面板基板之间,能够防止在显示区域边界附近出现等 级差别,从而能够制造实现了防止可视性降低的触摸面板。进而,即使将由金属层形成的导 体设置在被设置于缘部的连接部上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 法,通过连接部由交替层压金属层和比金属层更厚的介电体层而成的多层结构体形成,从 而在缘部具有遮光性的状态下,也能够维持与基板、玻璃等几乎相等的介电常数。而且,由 于能够实现屏蔽层中的所希望的遮光性与介电常数,因此能够制造不会给电波特性等带来 不良影响的触摸面板。 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薄膜基板也被使用于触摸面板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5/CN104838344.html" title="触摸面板、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触摸面板、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面板,包括:盖基板;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盖基板上的除显示区域之外的区域,包括色彩层、和由以金属层与比所述金属层更厚的介电体层交替层压的方式构成的多层结构体形成的屏蔽层;以及触摸面板基板,以介入所述连接部的方式与所述盖基板对置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学井堀敦仁铃木寿弘柳坪秀典松本昌弘久保昌司新井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发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