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397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包括:卡扣本体、插接件和固定支架;卡扣本体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固定部的底端与固定支架相连接,固定部的顶端与插接件相连接,固定部的前端与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与固定部相连接端的反向端与卡接部相连接;插接件面向卡接部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线束;固定支架与车身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束卡扣结构,通过卡扣本体上的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之间的配合,不仅可以将线束限位和固定,避免线束受车辆振动应力的影响发生断裂,有效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固定部与插接件之间的固定结构,使得插接件与线束之间形成稳定的固定关系,从而有效增加传感器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卡扣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辅助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线束卡扣结构。
技术介绍
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是基于汽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特性而开发的高技术制动系统。ABS由信号传感器、逻辑控制器和执行调节器组成。其控制目标是:当汽车在应急制动时,使车轮能够获得最佳制动效率,同时又能实现车轮不被抱死、侧滑,使汽车在整个制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行驶稳定性和方向可操作性。在ABS系统中,几乎都离不开对车轮转动角速度的测定,因为只要有了车轮转动角速度,其它参数均可通过计算机计算获得。ABS轮速传感器线束的空间布置和安装有着很高要求,其固定的可靠性和周围零部件的干涉风险严重影响着整车的驾驶安全,尤其是线束插接件的固定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线束的使用寿命和两线束接触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现有的线束卡扣101只固定插接件102头部,对插接件102相连的线束103起不到辅助固定作用,尤其线束103与插接件102相连处为裸露状态,受整车振动的影响,无固定的线束103在振动应力的长期作用下非常容易断裂,不仅减少了线束的使用寿命,而且还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卡扣结构,通过对线束卡扣结构进行优化来改变插接件与卡扣的配合方式,来解决裸露的线束容易受车辆振动应力影响容易断裂的问题,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有效增加传感器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包括:卡扣本体、插接件和固定支架;所述卡扣本体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与所述插接件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前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端的反向端与所述卡接部相连接;所述插接件面向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线束;所述固定支架与车身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下端设置有齿形卡爪和弹性卡片;所述齿形卡爪穿过所述固定支架上的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卡片与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面相配合固定。优选地,所述齿形卡爪面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固定支架的端面相配合限位。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部的顶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孔和第一凹槽。优选地,所述插接件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插接件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相配合插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限位。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顶端面上沿所述卡扣本体轴线设置有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上卡板和下卡板,所述上卡板的一侧与所述下卡板转动连接,另一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下卡板与所述第三限位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三限位块穿过所述卡槽,且与所述卡槽下端面相配合限位。优选地,所述上卡板设置有面向所述下卡板的第三凹槽,所述下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的第四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三凹槽内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卡扣本体轴线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四凹槽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相配合形成一个环状限位空间。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下卡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在原有单个卡扣固定线束插接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卡扣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卡扣本体分为了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三个部分,其中固定部主要起到将卡扣本体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作用,先将固定部的下端齿形卡爪穿过固定支架上的固定孔,并且用设置在齿形卡爪上的第一限位块对固定部进行限位,然后再利用齿形卡爪上端设置的弹性卡片的弹性将固定部牢靠的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同时固定部的顶端两侧还设置有滑块,将滑块与插接件上设置的滑槽相配合,可以将插接件连接至固定部上,然后再利用固定部顶端面上设置的限位孔与插接件下端面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块相配合,就可以使得插接件与固定部之间能够牢靠固定。而连接部的顶端面沿卡扣本体轴线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卡接部上的第四凹槽连接在一起,可以将线束放置在内进行保护。而卡接部通过上卡板和下卡板的配合,可以将线束导向并定位。本专利技术通过卡扣本体上的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之间的配合,不仅可以将线束限位和固定,避免线束受车辆振动应力的影响发生断裂,有效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固定部与插接件之间的固定结构,使得插接件与线束之间形成稳定的固定关系,从而有效增加传感器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附图说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线束卡扣装配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卡扣装配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扣本体结构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扣本体结构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扣本体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插接件结构图;上图中标记:现有技术101、线束卡扣102、插接件103、线束本专利技术1、卡扣本体2、插接件3、固定支架4、固定部5、连接部6、卡接部7、齿形卡爪8、弹性卡片9、固定孔10、第一限位块11、滑块12、限位孔13、第一凹槽14、滑槽15、第二限位块16、第二凹槽17、第一加强筋18、上卡板19、下卡板20、第三限位块21、卡槽22、第三凹槽23、第四凹槽24、第一限位板25、第一开口槽26、第二限位板27、第二开口槽28、第二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2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包括:卡扣本体1、插接件2和固定支架3;卡扣本体1包括固定部4、连接部5和卡接部6;固定部4的底端与固定支架3相连接,固定部4的顶端与插接件2相连接,固定部4的前端与连接部5相连接;连接部5与固定部4相连接端的反向端与卡接部6相连接;插接件2面向卡接部6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线束;固定支架3与车身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在原有单个卡扣固定线束插接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卡扣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卡扣本体1分为了固定部4、连接部5和卡接部6三个部分,其中固定部4主要起到将卡扣本体1固定在固定支架3上的作用,先将固定部4的下端齿形卡爪7穿过固定支架3上的固定孔9,并且用设置在齿形卡爪7上的第一限位块10对固定部4进行限位,然后再利用齿形卡爪7上端设置的弹性卡片8的弹性将固定部4牢靠的固定在固定支架3上。同时固定部4的顶端两侧还设置有滑块11,将滑块11与插接件2上设置的滑槽14相配合,可以将插接件2连接至固定部4上,然后再利用固定部4顶端面上设置的限位孔12与插接件2下端面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块15相配合,就可以使得插接件2与固定部4之间能够牢靠固定。而连接部5的顶端面沿卡扣本体1轴线设置有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与卡接部6上的第四凹槽23连接在一起,可以将线束放置在内进行保护。而卡接部通过上卡板18和下卡板19的配合,可以将线束导向并定位。本专利技术通过卡扣本体1上的固定部4、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线束卡扣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扣本体、插接件和固定支架;所述卡扣本体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与所述插接件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前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端的反向端与所述卡接部相连接;所述插接件面向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线束;所述固定支架与车身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扣本体、插接件和固定支架;所述卡扣本体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与所述插接件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前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端的反向端与所述卡接部相连接;所述插接件面向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线束;所述固定支架与车身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下端设置有齿形卡爪和弹性卡片;所述齿形卡爪穿过所述固定支架上的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卡片与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面相配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卡爪面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固定支架的端面相配合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部的顶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孔和第一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插接件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相配合插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光张超叶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