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1298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所述本体(1)的第一侧面(15)上设有导电插针(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上与设有导电插针(3)的第一侧面(15)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有拉拔部(2),所述拉拔部(2)通过连接部(4)与所述本体(1)连成一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拉拔部(2)可向远离第一、第二侧面的方向翻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插头,拉拔部与本体一体成型,省去了后期的装配工序,降低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

A plu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lug comprises a plug body (1), the body (1) of the first side (15) is provided with a conductive pin (3),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ody (1) and a conductive pin (3) of the first side (15) on the second opposite sides a drawing part (2), the drawing Department (2)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art (4) and the body (1) together, the drawing department under the external force (2) can be away from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 direction fold.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lug and the drawing part of the invention are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body, so that the assembly process is omitted, the labor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电连接领域,具体指一种插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进入人们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插头遍布墙上的插座中。大多数插座均突出墙面,这样就使得一些家具无法靠墙摆放,而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隙,从而导致室内空间的浪费;同时由于插头突出,使得其有较大的抓握空间从而导致儿童容易将插头拔出导致危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欧规插头插座设计成了插座为一凹陷的孔,使得插头几乎完全嵌入孔内,仅有很少部分突出插座表面,这样空间浪费及安全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但它又带来一个新问题就是由于插头仅很少的部分突出插座表面使得抓握的空间大大减少从而导致插头很难从插座上拔下来。ZL201520827514.4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在插头壳体上接线端子的相对侧设置拉环从而在用户将插头拔离插座时,为用户提供了施力点,方便用户拔出插头。这样确实可以使得用户方便的拔下插头,但由于拉环是突出壳体表面的,这样又导致了占用空间大的问题。ZL201120450026.8公开了一种易拔插头,插头本体上设有凹槽和柱孔,拉环固定在柱孔内,且可绕柱孔旋转,平时拉环收在凹槽内,要拔出插头时拉环旋转翻起为用户提供施力点,从而方便用户拔出插头。ZL201020232733.5公开了一种便于取出的电源插头,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拉环,所述插头本体一端的两边内陷构成两个对应的空缺结构,所述拉环两条侧边与空缺结构相匹配并位于空缺结构内,并且两条侧边通过定位销与插头本体活动连接。平时拉环盖住插头本体,与插头本体成平面,要拔出插头时将拉环绕定位销旋转翻起作为施力点拔出插头。上述两个专利中的方案确实可以实现既节省空间又能方便拔出插头的目的。但其中的拉环和插头本体为两个单独的部件需要另行装配,而在今天国内人力成本日益高涨的情况下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较大,其次由于插头上空间有限,拉环的转轴或是转轴的支撑部不可能太大,拉拔插头时如果拉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市面上还有一种插头,在其本体上设有撬板,要拔出插头时扳动撬板可以较轻松的把插头拔下。这样的插头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撬板贴合插座表面,要扳动撬板不太方便,其次撬板的面积较大,容易遮挡插座上的其他插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插头本体和拉拔部一体结构的插头,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方便插头插拔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导电插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上与设有导电插针的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有拉拔部,所述拉拔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本体连成一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拉拔部可向远离第一、第二侧面的方向翻折。优选所述的拉拔部可翻折至与所述第二侧面垂直的位置。作为改进,所述的拉拔部在未受力状态下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拉拔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翻折至相对第二侧面倾斜。所述拉拔部在未受力状态下可以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平行或形成大小为锐角的夹角。为进一步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所述连接部的侧边至少部分外凸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以形成可供手指抓持的凸阶。通过拉拔部和凸阶的配合,使得插头的拔出更轻松和容易。优选所述凸阶与所述本体的侧壁之间倒角或平滑过渡连接,该结构更方便握持,且凸阶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好。优选将所述插头的护线套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凸阶有两个,相对于所述护线套对称设置。为增加拉拔部的拉力,优选所述连接部的面积不大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的面积的1/2。所述拉拔部可以为弧形或环形。优选所述连接部的侧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以倒角或平滑过渡连接,该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拉拔部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力集中,延长拉拔部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插头,拉拔部的设计,方便了插头的拔出,并且拉拔部对应于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不会额外增加插头的体积,且外观美观,用料更省,降低了材料成本;尤其是插头拉拔操作更方便、轻松和容易;同时,连接部与本体一体成型,省去了后期的装配工序,降低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不同方向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该插头包括:本体1,采用绝缘橡胶材料制备,本体1的第一侧面15上设有导电插针3,本体1上与第一侧面15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有拉拔部2,拉拔部2通过连接部4与本体1连成一体。拉拔部2,为与本体1相适配的弧形,在未受力状态下与本体1的第二侧面11之间具有间隔;本实施例中拉拔部2在未受力状态下与第二侧面11平行,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向远离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1的方向翻折至相对第二侧面11倾斜或垂直的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在未受力状态下拉拔部2相对于本体1的第二侧面11倾斜,两者形成大小为锐角的夹角。连接部4,连接在本体1的第二侧面11上用于连接拉拔部2和本体1;连接部4的面积≤本体1的第二侧面11的面积的1/2。连接部4靠近第二侧面11周缘的部分外凸于本体1的侧壁,形成可供手指抓持的凸阶41。本实施例中连接部4上设有两个凸阶41,分别对称设置在插头的护套线5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各凸阶41与本体1的侧壁之间倒角过渡连接;连接部4的侧面与本体1的上表面之间以圆弧过渡连接。护线套5连接在连接部的侧壁上。要拔出插头时,先将拉拔部2向外翻折,使其相对于第二侧面立起或倾斜,然后捏住两个凸阶,将拉拔部和插头本体一起向外拉,即可轻松的拔下插头。插头拔出后,或插头插在插座上,即拉拔部不受力时,拉拔部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回复至平行于第二侧面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插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所述本体(1)的第一侧面(15)上设有导电插针(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上与设有导电插针(3)的第一侧面(15)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有拉拔部(2),所述拉拔部(2)通过连接部(4)与所述本体(1)连成一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拉拔部(2)可向远离第一、第二侧面的方向翻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所述本体(1)的第一侧面(15)上设有导电插针(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上与设有导电插针(3)的第一侧面(15)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有拉拔部(2),所述拉拔部(2)通过连接部(4)与所述本体(1)连成一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拉拔部(2)可向远离第一、第二侧面的方向翻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拔部(2)可翻折至与所述第二侧面(11)垂直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拔部(2)在未受力状态下与所述本体(1)的第二侧面(1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拉拔部(2)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翻折至相对第二侧面(11)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部(2)在未受力状态下与所述本体(1)的第二侧面(11)平行或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