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富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895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5:26
一种新型插头,由面盖、插脚、卡座、底座、螺钉、压脚、刀口、接线槽、定位凸台、压臂A、压臂B、凸齿、压臂挡位、插脚槽位组成;其特征是:插脚上设计有刀口、接线槽,当导线压入接线槽时先经过刀口再进入接线槽内,刀口能将导线的包壁割开并使其卡在接线槽上,导线的线芯即可与接线槽接触导电。卡座设计有压臂A、压臂B,压臂的头部带有凸齿,压臂A和压臂B呈八字型;当电源线往插头内部拉时,压臂A、压臂B向后打开至压臂挡位处;当电源线往插头外部拉时压臂A、压臂B向前合拢咬紧电源线。底座上设计有插脚槽位;面盖上设计压脚,合上面盖,压脚会直接压紧安装在接线槽上的导线以及导线的包壁,可增加接触面积和抗拉摩擦力,提高插头的抗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插头。尤其是家庭用或工作用插头,实现用铜片割开电源包壁,使导电部件的可靠连接,该结构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本低,使用寿命有很好的提升。
技术介绍
现阶段,一般的电源线插头的接线,需要先剥开线头包壁使线芯露出,然后用螺丝拧紧压紧线芯链接,螺丝扭力不足时线芯容易松脱,螺丝扭力过大又容易扭断部分裸露的线芯,降低导电性能,因此此种安装方法不可能通过拉力测试。为了通过拉力测试,必须在总线处再另外增加压紧结构,连同包壁一起压紧才有足够的摩擦力通过拉力测试,这样做的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插头结构。一种新型插头,由面盖(1)、插脚(2)、卡座(3)、底座(4)、螺钉(5)、压脚(1-1)、刀口(2-1)、接线槽(2-2)、定位凸台(2-3)、压臂A(3-l)、压臂B(3-2)、凸齿(3_3)、压臂挡位(4_1)、插脚槽位(4-2)组成;其特征是:安装时只需将各股导线分别经过插脚(2)的刀口(2-1)压入接线槽(2-2)内,再将总线从卡座(3)引出,合上面盖(I),然后用螺钉(5)固定面盖(I)和底座即完成安装。插脚(2)上设计有刀口(2-1)、接线槽(2-2),当导线压入接线槽(2-2)时先经过刀口(2-1)再进入接线槽(2-2)内,刀口(2-1)为锋利的铜片,能将导线的包壁割开并使其卡在接线槽(2-2)上,导线的线芯即可与接线槽(2-2)接触导电。卡座(3)为塑胶材质;卡座(3)设计有压臂A(3-l)、压臂B(3-2),压臂的头部带有凸齿(3-3),压臂A(3-1)和压臂B(3-2)呈八字型;当电源线往插头内部拉时,压臂A(3-l)、压臂B(3-2)向后打开至压臂挡位(4-1)处,使电源线能顺利拉入接线;当电源线往插头外部拉时压臂A(3-l)、压臂B(3-2)向前合拢咬紧电源线,使电源线不被拉出。底座(4)上设计有插脚槽位(4-2),插脚槽位(4-2)的形状尺寸与插脚(2)的相吻合;插脚(2)设计有定位凸台(2-3),插脚(2)插入底座(4)的插脚配槽位(4-2)时,定位凸台(2-3)将插脚(2)卡在底座(4)上,使插脚(2)不松脱。面盖(I)上设计压脚(1-1),压脚(1-1)的形状尺寸与插脚(2)的接线槽(2-2)相吻合,合上面盖(1),压脚(1-1)会直接压紧安装在接线槽(2-2)上的导线以及导线的包壁,可增加接触面积和抗拉摩擦力,提高插头的抗拉性能。本实用型适用于三角插头,也适用于两角插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底座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面盖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卡座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插脚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图7的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插槽的结构图。附图标记面盖(I) 插脚(2)卡座(3) 底座(4) 螺钉(5)压脚(1-1) 刀口(2-1)接线槽(2-2)定位凸台(2-3)压臂A(3-l) 压臂B(3-2) 凸齿(3-3)压臂挡位(4-1)插脚槽位(4-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现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由面盖(I)、插脚(2)、卡座(3)、底座(4)、螺钉(5)组成。将插脚(2)插入到插脚槽位(4-2)处,将电源线各股通过插脚(2)上的刀口(2-1)割破包壁,卡入到接线槽(2-2)处;电源线经卡座(3)通往插头外,当外拉时,卡座(3)上的压臂A(3-l)和压臂B(3-2)往前收紧,咬紧电源线,使其不松脱;用螺钉(5)将面盖⑴和底座(4)锁紧,即已完成整个的安装流程。面盖⑴上的压脚(1-1)的尺寸方向设计同插脚⑵吻合,当合紧时,压脚(1-1)露出部分卡入到插脚(2)的接线槽(2-2)处,使电源线不能松动。插脚(2)上设计有定位凸台(2-3),使其卡入到底座(4)中,不能轻易松动。【主权项】1.一种新型插头,由面盖(I)、插脚⑵、卡座(3)、底座(4)、螺钉(5)、压脚(1-1)、刀口(2-1)、接线槽(2-2)、定位凸台(2-3)、压臂A (3-1)、压臂B (3-2)、凸齿(3_3)、压臂挡位(4-1)、插脚槽位(4-2)组成;其特征是:插脚(2)上设计有刀口(2-1)、接线槽(2-2),当导线压入接线槽(2-2)时先经过刀口(2-1)再进入接线槽(2-2)内,刀口(2-1)为锋利的铜片,能将导线的包壁割开并使其卡在接线槽(2-2)上,导线的线芯即可与接线槽(2-2)接触导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头,其特征是:卡座(3)为塑胶材质;卡座(3)设计有压臂A(3-l)、压臂B(3-2),压臂的头部带有凸齿(3-3),压臂A(3-1)和压臂B(3_2)呈八字型;当电源线往插头内部拉时,压臂A(3-l)、压臂B(3-2)向后打开至压臂挡位(4-1)处,使电源线能顺利拉入接线;当电源线往插头外部拉时压臂A(3-l)、压臂B(3-2)向前合拢咬紧电源线,使电源线不被拉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头,其特征是:底座(4)上设计有插脚槽位(4-2),插脚槽位(4-2)的形状尺寸与插脚(2)的相吻合;插脚(2)设计有定位凸台(2-3),插脚(2)插入底座(4)的插脚配槽位(4-2)时,定位凸台(2-3)将插脚(2)卡在底座(4)上,使插脚⑵不松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头,其特征是:面盖⑴上设计压脚(1-1),压脚(1-1)的形状尺寸与插脚⑵的接线槽(2-2)相吻合,合上面盖(1),压脚(1-1)会直接压紧安装在接线槽(2-2)上的导线以及导线的包壁,可增加接触面积和抗拉摩擦力,提高插头的抗拉性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头,其特征是:本实用型适用于三角插头,也适用于两角插头。【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插头,由面盖、插脚、卡座、底座、螺钉、压脚、刀口、接线槽、定位凸台、压臂A、压臂B、凸齿、压臂挡位、插脚槽位组成;其特征是:插脚上设计有刀口、接线槽,当导线压入接线槽时先经过刀口再进入接线槽内,刀口能将导线的包壁割开并使其卡在接线槽上,导线的线芯即可与接线槽接触导电。卡座设计有压臂A、压臂B,压臂的头部带有凸齿,压臂A和压臂B呈八字型;当电源线往插头内部拉时,压臂A、压臂B向后打开至压臂挡位处;当电源线往插头外部拉时压臂A、压臂B向前合拢咬紧电源线。底座上设计有插脚槽位;面盖上设计压脚,合上面盖,压脚会直接压紧安装在接线槽上的导线以及导线的包壁,可增加接触面积和抗拉摩擦力,提高插头的抗拉性能。【IPC分类】H01R13/72, H01R13/502【公开号】CN204905531【申请号】CN201520470062【专利技术人】徐富刚 【申请人】徐富刚【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7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插头,由面盖(1)、插脚(2)、卡座(3)、底座(4)、螺钉(5)、压脚(1‑1)、刀口(2‑1)、接线槽(2‑2)、定位凸台(2‑3)、压臂A(3‑1)、压臂B(3‑2)、凸齿(3‑3)、压臂挡位(4‑1)、插脚槽位(4‑2)组成;其特征是:插脚(2)上设计有刀口(2‑1)、接线槽(2‑2),当导线压入接线槽(2‑2)时先经过刀口(2‑1)再进入接线槽(2‑2)内,刀口(2‑1)为锋利的铜片,能将导线的包壁割开并使其卡在接线槽(2‑2)上,导线的线芯即可与接线槽(2‑2)接触导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富刚
申请(专利权)人:徐富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