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9306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包括运行车体和杠杆机构,所述运行车体包括万向轮(1)、车体底板(8)和立柱(9),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杠杆轴(6)、支架(4)和吊抓单元,所述万向轮(1)安装于所述车体底板(8)的底面,所述立柱(9)安装于所述车体底板(8)的顶面,所述支架(4)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立柱(8)的顶面,所述支架(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杠杆轴(6),所述吊抓单元安装于所述杠杆轴(6)的前端,所述杠杆轴(6)的后端至支架连接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杠杆轴的前端至支架连接位置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结构简易、操控简便,基于杠杆原理实现了低动力抬运减速器壳芯子,仅需一人便可完成减速器壳芯子的搬运过程,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很强的市场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减速器壳芯子的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减速器壳芯子是主减总成中的重要安装壳体部件,多数工程车、客车等中重型汽车中减速器壳芯子的质量在70kg以上,在汽车驱动桥的组装和维修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搬运减速器壳芯子,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两种搬运方式:一种方式是纯粹的人工搬运,即由两名以上员工共同将减速器壳芯子抬起来搬运到预定地点;另一种方式是人工借助搬运车,这种搬运车采用普通的平推车,搬运过程中由两个以上员工将减速器壳芯子抬起后放到搬运车上,然后将搬运车推送到下芯工位处,再由两个以上员工将减速器壳芯子抬下搬运车,这种减速器壳芯子搬运方式与第一种方式大同小异,主要不同在于输送过程中借助搬运车,但是都需要至少两个员工将减速器壳芯子抬起,导致这种现有技术中的减速器壳芯子搬运方式费事费力,人力劳动成本较高,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容易出现人员受伤事故,再者因减速器壳芯子体积有限,因此对于质量在10kg以上的较重的减速器壳芯子难以通过人工抬起的方式进行搬运,需要借助起重吊机等更为复杂和昂贵的机械装置实现,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创新的提出一种结构简易、操控简便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基于杠杆原理实现了低动力抬运减速器壳芯子,仅需一人便可完成减速器壳芯子的搬运过程,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很强的市场实用价值。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包括运行车体和杠杆机构,所述运行车体包括万向轮1、车体底板8和立柱9,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杠杆轴6、支架4和吊抓单元,所述万向轮I安装于所述车体底板8的底面,所述立柱9安装于所述车体底板8的顶面,所述支架4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立柱8的顶面,所述支架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杠杆轴6,所述吊抓单元安装于所述杠杆轴6的前端,所述杠杆轴6的后端至支架连接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杠杆轴的前端至支架连接位置的距离。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中所述车体底板8为矩形板结构,所述万向轮I沿车体底板8的长度方向分成两组安装,第一组为前轮,第二组为后轮,所述前轮中的万向轮I为转轮,所述后轮中的万向轮I为定论。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中所述前轮和后轮各包括两个万向轮1,所述前轮中的万向轮I可沿360°进行转动,所述后轮中的万向轮沿车体底板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中所述车体底板8采用长和宽均为800_的四方板构成,所述万向轮I采用直径为150_的橡胶万向轮。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中所述立柱9焊接于所述车体底板8的顶面中心位置或者顶面中心偏后的位置,所述车体底板的后端设置有护板。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中所述立柱9焊接于所述车体底板8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靠近后轮对应位置的顶面上,并采用直径为90mm钢管。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中所述支架4为万向轮支架,并能够在立柱9的顶面进行360°周向旋转,且相对于立柱9顶面略微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中所述支架4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杠杆轴6长度的1/4位置附近,所述杠杆轴上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中所述杠杆轴的前端至支架顶端的长度为900mm,所述杠杆轴的后端至支架顶端的长度为2700mm。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中所述杠杆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杠杆轴后端的手柄7,所述吊抓单元包括抓紧机构2和吊钩机构3,所述吊钩机构3安装于所述杠杆轴的前端,所述抓紧机构2安装于所述吊钩机构3的下端,且所述抓紧机构2由两个卡爪通过支点销连接而成。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I)、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运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控简便,仅需一人便可完成对减速器壳芯子的搬运,大大降低了汽车驱动桥组装和维修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所述转运装置能够对减速器壳芯子按照360°方位进行抬运,满足了减速器壳芯子多种布置方式下的搬运条件,同时能够对适用于中重型车的几乎所有减速器壳芯子进行搬运,使用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实用前景。【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万向轮,2_抓紧机构,3-吊钩机构,4_支架,5-杠杆机构,6_杠杆轴,7_手柄,8-车体底板,9-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但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整体包括运行车体和杠杆机构,其中所述运行车体具体包括万向轮1、车体底板8和立柱9,所述杠杆机构具体包括杠杆轴6、支架4、手柄7、抓紧机构2和吊钩机构3。在所述运行车体中:所包括的万向轮I为四个直径在150mm的橡胶万向轮,并安装于所述车体底板8的底面,所述车体底板优选采用长和宽均为800mm的矩形板构成,所述四个万向轮I沿车体底板8的长度方向分成两组安装,第一组的两个万向轮为前轮,第二组的两个万向轮为后轮,所述前轮中的两个万向轮为转轮,可沿360°进行转动,从而能够随时调整整个机构的运行方向,所述后轮中的两个万向轮为定轮,沿车体底板行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车体底板在四个万向轮的支撑下能够进行滚动移动。在所述车体底板8的顶面上焊接着所述立柱9,所述立柱9优选焊接于车体底板8顶面上沿车体底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靠近后轮对应位置的顶面上,即在车体底板8的顶面中心偏后的位置,亦可根据需要焊接于车体底板的顶面中心,立柱9的材料为Φ90πιπι的钢管,在所述车体底板的后端进一步设置有护板。所述杠杆机构具体包括杠杆轴6、支架4、手柄7、抓紧机构2和吊钩机构3。其中所述支架4安装于所述运行车体的立柱9的顶面,优选的所述支架4为万向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器壳芯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行车体和杠杆机构,所述运行车体包括万向轮(1)、车体底板(8)和立柱(9),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杠杆轴(6)、支架(4)和吊抓单元,所述万向轮(1)安装于所述车体底板(8)的底面,所述立柱(9)安装于所述车体底板(8)的顶面,所述支架(4)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立柱(8)的顶面,所述支架(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杠杆轴(6),所述吊抓单元安装于所述杠杆轴(6)的前端,所述杠杆轴(6)的后端至支架连接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杠杆轴的前端至支架连接位置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新李益年王平军郑亮亮杜秋丽王阳春宋向斌王帅李晓国李忙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金鼎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