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调整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666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动调整臂,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臂及安装壳体,所述调节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手臂及摇臂,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输出限位槽及输入筒,所述摇臂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段及拐角段,所述手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斜段及直段,所述定位段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拐角段与斜段连接,该拐角段与斜段的右侧壁连接处设有第一弧形应力面,所述第一弧形应力面的弧度为10°-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机械
,具体为一种手动调整臂
技术介绍
车辆的制动一般都是利用制动蹄和制动鼓之间的接触摩擦作用而实现的。在行车的过程中,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会频繁地接触摩擦,使两者之间的间隙变大,这会影响车辆制动机构工作的安全性。所以在车辆的制动机构中都会设有调整臂,用以调整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制动间隙,使两者之间的制动间隙能保持一个恒定值,以保证车辆制动机构工作的安全性。现有的手动调整臂的调节臂与汽车部件连接,在汽车驱动调整节臂的过程中,调节臂与调整臂的壳体的连接处容易产生裂纹或者变形,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调节臂从调整臂上断裂脱落,使得调整臂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结构强度大的一种手动调节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调整臂,包括外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臂及安装壳体,所述调节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手臂及摇臂,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输出限位槽及输入筒,所述摇臂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段及拐角段,所述手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斜段及直段,所述定位段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拐角段与斜段连接,该拐角段与斜段的右侧壁连接处设有第一弧形应力面,所述第一弧形应力面的弧度为10° -15°,所述拐角段与斜段上侧壁及下侧壁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弧形连接面及第二弧形连接面,所述直段与输出限位槽及输入筒连接,该直段与输出限位槽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面板,该加强面板包括第一加强段及第二加强段,所述第二加强段与输出限位槽外侧壁之间设有减震壁,所述第一加强段的厚度大于第二加强段厚度,所述斜段与第一加强段连接,该斜段与第二加强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弧形应力面,该第二弧形应力面的弧度为5° -7°,所述直段与输入筒之间通过加强角连接。进一步,所述输入筒上开设有蜗杆轴轴孔及定位盲孔,所述蜗杆轴轴孔包括大轴孔和小轴孔,大轴孔的孔深与定位盲孔的深度相同,所述定位盲孔与大轴孔部分重叠。进一步,所述输出限位槽外壁与输入筒外壁之间设有加强肋骨,所述加强肋骨呈三角形状。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本申请文件中的拐角段与斜段上侧壁及下侧壁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弧形连接面及第二弧形连接面,两个弧形连接面能增大拐角段与斜段连接时的内应力,在摇臂受到垂直方向的作用力时,两个弧形连接面产生的内应力能完全抵消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在摇臂受到扭力时,第一弧形应力面能增大摇臂侧壁上的剪应力,第一弧形应力面能保护摇臂受到扭力时不变形;在斜段与第二加强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弧形应力面,第二弧形应力面能增大连接处的剪应力,使得斜段与加强段具有很强的抗扭力;在调节臂与安装壳体连接时,通过设置加强面板来增大两者连接的结构强度,由于述第一加强段的厚度大于第二加强段厚度,故在第二加强面板与输出限位槽外侧壁之间设有减震壁,该减震壁能提高第二加强面板与输出限位槽外侧壁的连接强度。在调节臂与安装壳体连接时,通过设置加强角来增大两者连接的结构强度,在安装壳体与调节臂受到外力撞击时,加强角能保护输入筒受外力挤压不变形,保证了输入筒内的零部件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手动调整臂,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臂I及安装壳体2,所述调节臂I包括相互连接的手臂3及摇臂4,所述安装壳体2包括相互连接的输出限位槽5及输入筒6,所述摇臂4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段41及拐角段42,所述手臂3包括相互连接的斜段31及直段32,所述定位段41上开设有定位孔410,所述拐角段42与斜段31连接,该拐角段42与斜段31的右侧壁连接处设有第一弧形应力面43,所述第一弧形应力面43的弧度为10° -15° ;若第一弧形应力面43的弧度大于10° -15°时,拐角段42侧壁向内凹陷大,使得摇臂的力矩变小,在摇臂受力时容易变形;若第一弧形应力面的弧度小于10° -15°时,拐角段与斜段的连接处的剪应力降低,使得拐角段与斜段的连接强度降低。故第一弧形应力面的弧度为10° -15°拐角段与斜段连接时结构强度及摇臂的结构强度最佳。所述拐角段42与斜段31上侧壁及下侧壁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弧形连接面44及第二弧形连接面41,所述直段32与输出限位槽5及输入筒6连接,该直段32与输出限位槽5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面板7,该加强面板7包括第一加强段71及第二加强段72,所述第二加强段72与输出限位槽5外侧壁之间设有减震壁75,所述第一加强段71的厚度大于第二加强段72厚度,所述斜段31与第一加强段71连接,该斜段31与第二加强段71的连接处为第二弧形应力面73,该第二弧形应力面73的弧度为5° -7°,所述直段32与输入筒6之间通过加强角61连接。输入筒6上开设有蜗杆轴轴孔60及定位盲孔62,所述蜗杆轴轴孔60包括大轴孔600和小轴孔601,大轴孔600的孔深与定位盲孔62的深度相同,所述定位盲孔62与大轴孔600部分重叠。输出限位槽5外壁与输入筒6外壁之间设有加强肋骨8,所述加强肋骨8呈三角形状,加强肋骨能提高输出限位槽外壁与输入筒的连接结构强度,由于加强肋骨是三角形状,自身具有很强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手动调整臂,包括外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臂及安装壳体,所述调节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手臂及摇臂,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输出限位槽及输入筒,所述摇臂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段及拐角段,所述手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斜段及直段,所述定位段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拐角段与斜段连接,该拐角段与斜段的右侧壁连接处设有第一弧形应力面,所述第一弧形应力面的弧度为10° -15°,所述拐角段与斜段上侧壁及下侧壁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弧形连接面及第二弧形连接面,所述直段与输出限位槽及输入筒连接,该直段与输出限位槽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面板,该加强面板包括第一加强段及第二加强段,所述第二加强段与输出限位槽外侧壁之间设有减震壁,所述第一加强段的厚度大于第二加强段厚度,所述斜段与第一加强段连接,该斜段与第二加强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弧形应力面,该第二弧形应力面的弧度为5° -7°,所述直段与输入筒之间通过加强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调整臂,其特征是:所述输入筒上开设有蜗杆轴轴孔及定位盲孔,所述蜗杆轴轴孔包括大轴孔和小轴孔,大轴孔的孔深与定位盲孔的深度相同,所述定位盲孔与大轴孔部分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调整臂,其特征是:所述输出限位槽外壁与输入筒外壁之间设有加强肋骨,所述加强肋骨呈三角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机械
,具体为一种手动调整臂,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臂及安装壳体,所述调节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手臂及摇臂,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输出限位槽及输入筒,所述摇臂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段及拐角段,所述手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斜段及直段,所述定位段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拐角段与斜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调整臂,包括外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臂及安装壳体,所述调节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手臂及摇臂,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输出限位槽及输入筒,所述摇臂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段及拐角段,所述手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斜段及直段,所述定位段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拐角段与斜段连接,该拐角段与斜段的右侧壁连接处设有第一弧形应力面,所述第一弧形应力面的弧度为10°‑15°,所述拐角段与斜段上侧壁及下侧壁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弧形连接面及第二弧形连接面,所述直段与输出限位槽及输入筒连接,该直段与输出限位槽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面板,该加强面板包括第一加强段及第二加强段,所述第二加强段与输出限位槽外侧壁之间设有减震壁,所述第一加强段的厚度大于第二加强段厚度,所述斜段与第一加强段连接,该斜段与第二加强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弧形应力面,该第二弧形应力面的弧度为5°‑7°,所述直段与输入筒之间通过加强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达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达青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