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铭永专利>正文

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66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特指一种载物架专供自行车装设有后避震器者使用,是于载物架辅助固定杆的三结合点设固定器,而三结合点对应于载物架上依承载板、二支撑臂上设调整长槽,以达到由固定器、辅助固定杆的调移于调整长槽,确保载物架装设固定后的水平,该载物架适用于多品牌规格的各后避震自行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尤指一种针对自行车装设有后避器的专用载物架的结构。在周休二日的风气下,休闲活动越来越受重视,而休闲活动中又以户外踏青最受欢迎,因应该等浪潮而普受喜爱者乃是越野脚踏车,越野脚踏车除可达运动的目的外,还不会污染环境,且速度慢又可沿路观赏风景,可谓一举数得,而越野自行车大体上均会于车后加设后避震器,让自行车行走于野地也不会过于颠簸,使骑乘更舒适,而后避震自行车后装有载物架以供放置载物使用。常用后避震自行车的载物架,其辅助固定杆系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于载物架上,然而因为每家工厂制造的后避震自行车的座管角度不定,座管后的固定位置不定,二固定点的距离不定,造成载体架必须依各厂家的各规格定制,载物架无法预先生产,生产过剩易造成成本积压,为其缺点。本技术主要目的,即在于消除上述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其中该载物架辅助固定杆的三结合点设固定器,而三结合点对应于载物架上依承载板、二支撑臂上设调整长槽,据以达由固定器、辅助固定杆的调移于调整长槽,确保载物架装设固定后的水平,且因其改进使载物架得适用于多品牌规格的各后避震自行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设有后避震器的自行车,其特点是一载物架,一体制成包含有承载板与二支撑臂,其中该承载板的中央位置与支撑臂上均设有调整长槽,载物架前端设固定孔;一辅助固定杆,依三结合点位置装设有三固定器,辅助固定杆前端设固定孔;一弹簧夹,装设于载物架承载板上;由上述的组合,辅助固定杆配合固定器于载物架的调整长槽上调整至最适当位置锁固。该弹簧夹扭转弹簧的弯折杆固定位置设拱形板焊接固定于承载板上,以形成孔槽供弯折杆插设。该弹簧夹扭转弹簧的弯折杆固定位置设横杆与承载板保持间隙,以供弯折杆插设。该弹簧夹扭转弹簧的弯折杆反折使作用力直接施于承载板上。本技术的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由于该载物架的辅助固定杆三结合点装设三固定器,而配合三结合点的载物架位置上设具调整长槽,据以载物架与辅助固定杆锁结于自行车,由调整长槽配合固定器的调整,而确实保持载物架装设固定后的水平,改进后的载物架适用于多品牌规格的各后避震自行车,使载货架更为实用。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后避震自行车装设常用载物架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的侧视调整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的俯视调整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的弹簧夹其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的弹簧夹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的弹簧夹再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符号说明10-载物架 11-固定孔20-承载板 21-调整长槽30、40-支撑臂 31、41-调整长槽50-辅助固定杆 51-固定孔60、61、62-固定器70-弹簧夹 71-扭转弹簧72-弯折杆 80-拱形板81-孔槽 82-横杆90、91-固定孔参阅图2所示,一种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主要包含有一载物架10,一体制成包含有承载板20与二支撑臂30、40,其中该承载板20的中央位置与支撑臂30、40上均设有调整长槽21、31、41,载物架10前端设固定孔11;一辅助固定杆50,依三结合点位置装设有三固定器60、61、62,辅助固定杆50前端设固定孔51;自行车的座管二突耳亦设有固定孔90、91(参阅图1所示),由该固定孔90、91乃分别对齐载物架10的固定孔11与辅助固定杆50的固定孔51,再以螺丝锁结固定载物架10于自行车上。参阅图3、4所示,因座管突耳的固定孔90、91位置、距离,每家厂商制作者均不相同,载物架10的固定孔11对齐后,如果辅助固定杆50的固定孔51无法对齐,可将固定器60、61、62所固锁的螺丝放松,此时固定器60、61、62得放松辅助固定杆50并可螺丝活动调移于调整长槽21、31、41,辅助固定杆50乃得以作固定孔51侧的上下调整与整支辅助固定杆50的斜向前后移动,使固定孔51得以对齐固定孔91并调整保持载物架10的水平,而不会有无法固定的问题,使载物架更为实用、且适用于各厂家规格。参阅图5所示,该载物架10并具设有一弹簧夹70,而载物架10承载板20上乃焊接固定有一拱形板80,拱形板80焊接于承载板20上形成一孔槽81,弹簧夹70的扭转弹簧71中段弯折杆72乃得以插设于孔槽81定位,使其扭转弹簧71发挥压制弹簧夹70弹力功效。参阅图6所示,其弹簧夹70的扭转弹簧71中段弯折杆72对应载物架10的承载板20处,于承载板20上乃固设一横杆82,该横杆82乃与承载板20保持若干间隙,该间隙乃可供扭转弹簧71的弯折杆72插置,据以固定该弯折杆72,而使扭转弹簧71发挥压制弹簧夹70弹力功效。参阅图7所示,其弹簧夹70的扭转弹簧71中段弯折杆72得以反折至作用力恰可压制于承载板20上,如此可使扭转弹簧71发挥压制弹簧夹70弹力功效外,还具节省横杆82或拱形板80制作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设有后避震器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一载物架,一体制成包含有承载板与二支撑臂,其中该承载板的中央位置与支撑臂上均设有调整长槽,载物架前端设固定孔;一辅助固定杆,依三结合点位置装设有三固定器,辅助固定杆前端设固定孔;一弹簧夹,装设于载物架承载板上;由上述的组合,辅助固定杆配合固定器于载物架的调整长槽上调整至最适当位置锁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簧夹扭转弹簧的弯折杆固定位置设拱形板焊接固定于承载板上,以形成孔槽供弯折杆插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簧夹扭转弹簧的弯折杆固定位置设横杆与承载板保持间隙,以供弯折杆插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簧夹扭转弹簧的弯折杆反折使作用力直接施于承载板上。专利摘要一种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特指一种载物架专供自行车装设有后避震器者使用,是于载物架辅助固定杆的三结合点设固定器,而三结合点对应于载物架上依承载板、二支撑臂上设调整长槽,以达到由固定器、辅助固定杆的调移于调整长槽,确保载物架装设固定后的水平,该载物架适用于多品牌规格的各后避震自行车。文档编号B62J7/00GK2416016SQ00216588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陈铭永 申请人:陈铭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避震自行车载物架结构,设有后避震器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一载物架,一体制成包含有承载板与二支撑臂,其中该承载板的中央位置与支撑臂上均设有调整长槽,载物架前端设固定孔;一辅助固定杆,依三结合点位置装设有三固定器,辅助固定杆前端设 固定孔;一弹簧夹,装设于载物架承载板上;由上述的组合,辅助固定杆配合固定器于载物架的调整长槽上调整至最适当位置锁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永
申请(专利权)人:陈铭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