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远专利>正文

自行车托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20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行车托物架,它包括衣架(1),其特征在于衣架(1)装有可转动的左、右托物框架(2)、(3)。(*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衣架,特别是涉及现在自行车衣架的改进后,能更方便地、安全撑托较宽大或较重的物体的自行车托物框架。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自行车王国。不论大小城市、也不管农村乡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有路的地方,都会有自行车。代步的交通自行车,其后面均有用于载物的衣架。但现行自行车衣架与被载物的接触范围窄小,为了能增大现行自行车衣架与被载物的接触范围,常见的措施是在衣架上捆绑两根支撑件,如杆、棒等,或用一板材置于衣架上,以此来增加衣架与被载物的接触范围,达到被载物体能平稳之目的。此类作法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太麻烦、也不尽安全。为了自行车能方便安全可靠的载物,不少有心之人对此进行了创新,如中国专利ZL89209260,(自行车托货架),中国专利ZL01239902(可调多用自行车后座)等,但这类技术方案仍显制作繁琐,使用不方便,收折不灵活,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现有自行车衣架稍加改进,既能提高现行自行车衣架的载物接触范围,又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外型美观的自行车托物框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它主要包括现行自行车衣架1,其特征在于衣架装有能沿衣架1左、右转动的左托物框架2,右托物框架3组成。上述的左、右托物框架2、3的宽窄,长短不等,相互交叉反向旋转构成平面架,即交叉反向旋转后一托物框架落入另一托物框架内,构成一平面架。上述的左右托物框架2、3与衣架1直接活动连接的两端加工成钩形。上述的衣架1与左右托物框架2、3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上述的连接件4为U型转动钢码,U型转动钢码上有对称孔,左、右托物框架2、3各自的两端头穿过对应U型转动钢码的对称孔固接。为防止左右托物框架2、3各自的端头从U型转动钢码孔中脱落,故在穿出U型转动钢码孔外的部位上有一孔7,该孔装入锁钉5锁紧。本技术自行车托物框架不用收折后,为使其左右托物框架2、3不出现左右摆动,可配固架钢卡6,该固架钢卡6为8字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体现在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使用寿命可达10年。可载重20公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收折后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左托物框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左托物框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U型转动钢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锁钉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锁钉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固架钢卡结构示意图。图1中右托物框架3与左托物框架2结构完全相同,故省略右托物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首先用钢材制作左、右托物框架2、3,用铝材,锌板、不锈钢板等制作U型转动钢码4,用钢材制作固架钢卡6、锁钉5。左、右托物框架2、3,其中左托物框架2的宽度和长度大于右托物框架3,反之亦可,具体宽窄长短以左、右托物框架沿衣架1交叉旋转后,形成一平面架为准。随后,将4个U型转动钢码安装在衣架1的左右两边各2个,U型转动钢码4能沿衣架1自如转动。其具体位置应与左、右托物框架2、3的宽度相一致,继后,将左、右托物框架的端头穿过U型转动钢码4的对称孔固接,U型转动钢码4与托物框架形成一整体。最后将锁钉5装进左、右托物框架的端头孔7,配上固架钢卡6。实施例2首先制作左、右托物框架2、3,左、右托物框架2、3的宽度长短要求同实施例1同。其不同点在于左、右托物框架各自的端头与衣架1之间无连接件4,而是将端头制作成钩形,直接套接在衣架1上并能沿衣架1转动。再配上固架钢6卡。权利要求1.自行车托物架,它包括衣架(1),其特征在于衣架(1)装有可转动的左、右托物框架(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托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托物框架(2)、(3)宽窄,长短不等,相互交叉反向旋转构成一平面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托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托物框架(2)、(3)的各自的两端头为一钩形并与衣架(1)直接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托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衣架(1)与左、右托物框架(2)、(3)之间有连接件(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托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4)是具有对称孔、并能沿衣架(1)转动的U型转动钢码,左托物框架(2),右托物框架(3)各自的两端头穿过对应的U型转动钢码的对称孔固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行车托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托物框架(2)和右托物框架(3)的端头装有一锁钉(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托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托物框架(2),右托物框架(3)各装有固架钢卡(6)。专利摘要自行车托物框架,它主要包括衣架、左、右托物框架、左右托物框架的宽窄长短不等相互交叉旋转构成一平面架。左右托物框架既可直接与衣架活动连接,又可通过连接件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体体现在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操作灵活、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可托物20公斤,其使用寿命达10年。文档编号B62J7/00GK2570147SQ02276488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永远 申请人:刘永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远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